◆劉培勝
(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泉河頭鎮泉河頭小學)
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初探
◆劉培勝
(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泉河頭鎮泉河頭小學)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使學生“領悟”出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能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實際,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成為小學數學教師重視的問題。所以,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如何讓數學生活化,積極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師面臨的關鍵問題。
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 數學生活化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已有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教學中,要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和發展的過程,獲取積極的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力量,同時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應重視學生的生活體驗,把數學教學與學生的生活體驗相聯系,把數學問題與生活情景相結合,讓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究竟如何讓數學教學更貼近生活,我從以下方面談談個人的理解。
1.利用生活經驗,引出數學問題。學生不是一張張白紙,而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在他們的頭腦中已經積累了許多生活經驗。教師在教學中就要充分利用這些生活經驗引出數學問題,引出一種學習的需要,從而使學生能積極主動的投入學習、探索中。
例如,教學“圓的認識”時,可讓學生說一說現實中看見過哪些物體的面是圓形的,學生會列舉出許多實物,比如水桶底,下水道洞口的蓋子,汽車的輪子等等。我繼續追問:為什么把它們設計成圓形?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講出許多為什么這樣設計的理由。接著,我引出學習的內容。由于有了這種聯系生活實際的開頭,學生學習圓的知識不再感到枯燥乏味,學校的目的性更強了,興趣自然產生。
2.創設生活情景,感受數學問題。小學生的生活經驗畢竟有限,但不能說數學就可以脫離實際,而是要盡量的創設一些情景讓學生從中感悟到數學問題的存在,從而激起學習的需要。這是重視數學教學源頭的一個方面。
例如,在對“按比例分配”應用題復習時,我出示下列生活片段:小張和小王合伙做生意,小張出資4000元,小王出資6000元從,年底共賺15000元,請你想一想,該怎樣分配最合理?這樣使學生真正感受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實際,從而感受到數學知識不在乏味,而變得十分愉快和有意義。
3.聯系生活實際,溝通數學問題。數學是人們認識現實世界中的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一種語言,它是生活語言的一種補充,彼此間有著天然的聯系。我們可以用生活語言表達人與人之間的種種關系:比如,父親、兒子是親屬等。表示幾種數量間的關系則是數學語言:比如,我國2013年人均純收入比2012年的2倍還要多,等等。教師在教學中不能拘泥于數學知識這狹小的圈子,要從數學中走出來理解數學,善于運用生活知識啟發學生,溝通數學知識。
4.參與實踐活動,認識數學問題。知識來源于人的實踐活動,任何束縛學生手腳,只允許他們冥思苦想的教學方法是不科學的。例如,教學“長方形面積計算”時,教師發給每個學生一個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和一張長方形白紙,請他們用手中的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或直尺量出這張長方形白紙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量的時候想一想怎樣量最方便?同學間可討論。接著讓她們動手操作測量、計算。這樣,經過學生探索得出的長方形面積公式來源于學生的實踐。此時,學生所掌握的知識才更有價值,更有意義。
1.引導學生用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例如,學習完“平方數”后,引導學生根據自家的某一方面為主題進行調查,收集數據,通過求出平均值分析、說明問題等,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學以致用”。
2.引導學生用已有的數學知識解決其他學科中遇到的問題。在小學的其他學科教學中,學生會遇到許多數學問題。比如在科學這一學科中有很多的數量問題,在美術課中會遇到大量的幾何圖形問題。教師應鼓勵學生對這些問題大膽進行思考,尋求解決辦法。這樣,不僅可以溝通學科間的聯系,還可以逐步使學生養成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事物的好習慣。
《數學課標》指出:“學生能夠認識到數學存在于現實生活中,并被廣泛應用于現實世界,才能切實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學習數學知識,是為了便于更好的服務生活,用于生活,學以致用。因此,每次學完新課后,我都編了一些實際應用的題目,讓學生練習,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學生在學習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以后,讓學生在自己的照片裝飾上精美的邊框;在教學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后,我讓學生回家計算一下紙板蘋果箱、火柴盒外盒的表面積。教學簡單的統計后,問學生統計表在自己的現實生活中能解決哪些問題?并讓學生制作一張本校各年級人數的統計表,使他們知道課本例題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教學了“認識人民幣”后,布置學生和父母一起購物。在上完《分類》這一課后,布置學生到商店進行調查,看看他們是按什么規律把物品進行分類的,之后再讓學生帶來各種不同的東西,把教室布置成商店,讓學生扮演售貨員,把各種物品按自己的想法進行分類。這樣,既讓學生在實踐中得到鍛煉,又讓學生在生活中感悟數學,運用數學;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預算能力、社會能力,又十分有效的鞏固了所學的數學知識,做到了學以致用。
總之,開展小學數學生活化的教學,就是要求教師認真耕耘好生活實際這塊“土壤”。一方面讓學生在生活實際的情境中體驗數學問題,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認知水平,圍繞問題的解決,逐步把生活常識數學化。另一方面,讓學生自覺的把數學知識運用到各種具體的生活情境中,實現數學知識生活化,從而達到提高學生數學素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