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芳
(甘肅省蘭州市第八十八中學)
初中數學課堂生活化的意義和構建
◆李愛芳
(甘肅省蘭州市第八十八中學)
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所以,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數學知識,根據課堂教學內容來設置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教學活動,就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對如何把數學教學和生活結合起來,使數學課堂生活化,進行了探討。
初中生 生活化 數學課堂 意義 構建
隨著素質教育對學生能力教育的要求,數學教學也將重點關注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不但能點燃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欲望,而且能讓教學程序簡單化,使學生學習起來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也更能增強學生數學知識的綜合能力。所以,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實施,不單是方法的教學探尋,它也有更加深層次的教學意義和學習作用。
(一)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
初中數學課堂生化的教學可以直觀、生動地將深奧、抽象的數學知識呈現給學生,這樣的教學不方式不但使教學內容更加形象生動,通俗易懂,而且能徹底改變常期以來數學在學生心中形成的公式化和嚴密性,以及一些需要對公式、定義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通過聯系實際生活的學習方式,才能讓學生更加有效地認識數學,愛上數學,從激發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欲望。
(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初中階段的學生由于年齡的原因,在理解能力方面還有一定的欠缺。但是他們聰明、靈動,對于生活的感悟能力卻有超越年齡的能力和優勢。作為教師設計生活化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能夠使學生在生活的接觸中、操作中、應用中、在熟悉的生活數學中發現數學問題,吸收、積累數學知識,完成對數學知識信息的收集和完善,形成自己獨特的數學視覺和創造靈感,獲得創造性的思維,從而提高學習數學的能力,提高教學效率。
(一)課堂導入生活化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讓一堂數學課有一個良好的開始,吸引學生注意,引發學生興趣,使學生能在學習中燃起智慧的火花,開啟思維的閥門,教師就要巧妙地設計課堂導語。如選用與生活有關的情趣動畫、制作貼近學生生活的課件、提出與生活有關的問題,等等,都能收到先聲奪人,事半功倍的導入效果。現在的數學課程設置,大多都是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并根據學習內容創設不同的生活情景,為學生提供看得到見,聽得見、感受得到的生活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通過引導,使學生在活動中思考、探索,主動獲得數學知識,培養自主創新能力,獲得學習數學的樂趣。
(二)教學過程生活化
為了使學生更加理解數學,懂得數學,教師要在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運用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為例,把數學教材中抽象化的、缺少生活氣息的問題,放到生動的學生熟悉的生活中去,讓學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經驗探索新知,感受數學。
比如,我讓學生“用正方形的紙折出一個無蓋的長方體,使其體積最大。”這個問題從學生熟悉的折紙活動開始,讓學生通過操作、分析和交流、形成問題的代數表達;然后通過收集有關數據和對同一數據的歸納,猜測和探索“體積變化與邊長變化之間的聯系。”最后,再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與驗證等活動,得出正確的解。通過這個學生熟悉的折紙與數學知識的聯系活動過程,使學生體會到“圖形的展開與折疊”“字母表示數”和“制作與分析統計圖表”等方面的知識聯系與綜合應用。從而使學生在這樣的活動過程中自主探索、親身實踐,在合作交流的氛圍中解除困惑,明確自己的思想,分享他人思想和想法,在動手動腦的親身體驗和探索中認識數學,解決問題,激發興趣,體會數學知識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功能和魅力。
(三)概念學習生活化
數學概念的一些東西,如果讓學學生根據教材硬生生的理解,學生只能是記下,但是不一定能真正理解。所以,教師要把數學中一些抽象的、深奧的概念結合生活,使概念生活化,使教學生活化,讓學生更加容易理解。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說:“教學絕對不僅僅是簡單地告訴,教學應該是一種過程的經歷,一種體驗,一種感悟。”由此可見,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密切聯系數學概念的現實原型,讓學生帶著數學走進生活,引導學生通過分析日常生活和生產中常見的事例,來觀察有關的圖示、實物、模型,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引入抽象概念。如,在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教學中,我就結合學生的熟悉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熟悉的教室座位、電影院的座位等,引入平面直角坐標系知識的概念,使學生快速、親切、自然地接受新知,充分理解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概念,掌握核心知識,理解數學概念的形成過程,達到教與學最理想的效果。
總之,為了提高初中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數學原素,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討論的學習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現數學在生活中的真正價值,從而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