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熠
(吉林省長春市寬城區自立小學)
談如何讓語文課堂氛圍輕松愉快
◆李曉熠
(吉林省長春市寬城區自立小學)
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真正做到教師只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如何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呢?對此,從五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語文 課堂氛圍 輕松愉快
教態是教師講課時情緒的外在表現,比如,教學心情、表情、體態動作、神態等,是教師開展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輔助手段。學生在課堂上通過教師有聲語言的講解而“察其容”,而且還會通過教師的教態而“觀其色”。教師的教態在無形中形成了一種教學氛圍,學生在無形中感受到一種課堂氛圍。因此,教師的教學態度直接影響課堂氛圍。
1.用微笑面對學生。微笑是人際交流中的一種最好的方式,微笑讓學生對教師沒有恐懼感,課堂氛圍溫和。如果教師板著面孔,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讓學生感到壓抑,學習有緊張感,課堂氛圍變得生硬、冷漠,就不利于教學的開展。
2.給予學生鼓勵。明代教育家王陽明說過:“今教童子,必使其趨向鼓舞,中心喜悅,則其進自不能已。”教學也如此,教師不能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待學生之間的差別,要讓每個學生都能發現自己的長處,懂得欣賞,體驗成功的喜悅。教師要放下嚴厲的批評、呵責,多鼓勵、表揚學生,發現他們的學習的閃光點,給予學習的自信心。教師的言語、表情,對學生的刺激應該是積極的,而不是消極的。
3.多給學生肯定的目光。多夸獎孩子們“好極了”“你真棒”等,教師還可以獎勵學生小紅花、作業本等物品,這樣讓課堂氛圍積極向上,讓學生在寬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學生這樣才能不斷進取,有旺盛的學習興趣。
“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清代學者顏元也說過:“數子一過不如獎子一長”。這都是講贊揚欣賞的激勵效用。贊賞是廉價的,也是無價的。同學的掌聲,老師的贊揚,小小的獎品,都是學生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課堂上我采用多種表揚方式:或用贊許的口吻:“你說得真好”“你的想法真棒”“你想象力真豐富”;或用親切的動作——拍拍肩膀,輕輕一點頭,微微一笑。每節課我盡量多贊賞學生,不光贊賞一個兩個,而是贊賞一群一批,甚至全班;不是虛偽的應付,而是真真切切實實在在的。有了贊賞這一“添加劑”,學生在學習中就能常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學習的樂趣,課堂氛圍活躍,學習效果好。可以說,贊賞出學習興趣,贊賞出進步的學生,贊賞出有特點的學生。通過贊賞融洽了師生關系,活躍了課堂氛圍,激發了創造熱情,對學生的學習質量和能力養成起著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賞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又要賞識學生在學習過程及方法上的優良行為,還要賞識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積極表現。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這句話的意思是,兒童多動手操作促進智力的發展。動手操作的過程,調動了學生的感官參與,手腦結合。學生的思維離不開動作,動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發展的起點,激發了學生對活動的興趣。動手操作建立學生的表象思維,是學生的直觀學習,把書本內容生動化,讓語文學習更加形象,課堂學習氛圍不再是講與聽的形式。
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一些教師不愿活躍課堂氛圍,也不知怎么樣活躍課堂氛圍,唯恐一發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輸式的教育。學生在聽話地聽教師講課,整節課下來,教師講得多,學生說得少。課堂上教師在唱獨角戲,下面學生靜如一潭死水,被動地接受知識,缺少師生互動,課堂氛圍沉悶,導致了教與學被割裂開,處于對立面,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師必須改變這種教育觀念,建立活躍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教師可以設置一些有趣的,帶有挑戰意味的,懸念的情境,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讓課堂氛圍活躍起來,學生在懸念下產生認知矛盾,對疑問有了研究的欲望,自覺地去思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教師讓學生大膽發言,組織討論學習,課堂氛圍活躍,激發了學生的思維,碰撞出靈感的火花。
多媒體教學已成為教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和要素。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使教學形式和教學方式變得靈活多樣,徹底改變了過去單調死板的課堂教學方式;讓多媒體技術與語文課堂教學環節有機結合,生動有趣的教學形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了教學效果。
總之,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給學生創設一個好學上進、互助互愛的寬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創設課堂氛圍方式、途徑多種多樣,教師要結合語文學科特點、教學對象、教學方式等因素,靈活地采取適合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