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兵
(遼寧省沈陽市第二十中學)
“以生為本”視域下的高中英語教學改革探討
◆張 兵
(遼寧省沈陽市第二十中學)
隨著時代的進步,傳統的教學方式由于沒有關注學生的自身需求已不能被學生所接受。以生為本是一種理念,它指的是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指導為輔助,創新教學方法,最終使學生得到個性化的發展。主要介紹了高中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的探討,敘述了“以生為本”的理論和實施的必要性。
以生為本 中學英語 教學改革
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很早之前便被意識到,但一直以來沒有被完全應用于實踐。在2003年,《英語新課程標準》便被制定,并提出英語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語言應用能力。語言綜合能力涉及多個方面,它的形成需要不斷地學習理論知識,還要形成實踐能力,為學生的發展創造條件。以生為本的教學模式的關鍵在于實踐和創新。
傳統教學模式注重學生的理性發展,沒有專門訓練學生的認知和實踐能力,沒有重視學生精神需求。通常情況下,這種教學方式往往會導致學生情感受到抑制,特性不能得到充分發展,變成一個思想僵化的學生,這樣的人是不能滿足社會需要的。根據心理學理論,人的需求有多個層次,包括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實現。其中人們對自我價值實現的追求是諸多層次的最高境界,也是追求目標。自我實現來源于認識自己,改造自己,充分發揮出人自身的潛能。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是對傳統教育模式的深刻轉變,符合心理學價值的追求,以學生作為中心,而教師的作用在于讓學生了解周圍環境,了解自己,發揮特長,實現自我及價值。
新的時代需要新的教育模式,人們總是希望教育能夠幫助加快科技的進步、社會的發展,實現個人物質和精神的雙重需求。教育的本質不在于學生通過讀書能獲得多少改變命運的知識和能力,而在于幫助更多的人有激情,有活力,有目的地生活下去,實現人生價值。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順應時代發展,符合社會潮流。
1.創設愉悅的課堂氛圍。英語是一門語言類的學科,將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應用于實踐,讓不同學生皆有所得是英語教學的目標。輕松的氛圍是高效學習的最好方式,在沒有以往壓抑氣息的教室中學習效率自然成倍提升。不僅如此,寓教于樂的教學模式能夠使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和諧。
課堂上一味照本宣科,學生在課堂后期往往不能集中注意力。因此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愉快參與教學是十分重要的。學生往往對新鮮事物很有興趣,因此上課的時候涉及到相關內容便可讓學生分成小組進行討論,并建議大家用英語交流,之后對于表現優秀的學生可給予適當獎勵,因此這種方式能充分調動大家積極性,構建起和諧氣氛。此外,教師可以事先準備一段或幾段精彩視頻錄像,這樣便能夠吸引學生眼球。
2.為學生構建個性化的學習空間。不同的學生由于成長環境、先天因素等方面原因,興趣愛好、思維方式各有不同。為學生構建個性化的學習空間就是要尊重每位學生的學習習慣,實現不同學生的共同發展。這種個性化的學習環境的建立直接體現了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在筆者早期從事英語教學工作時,由于受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課堂上我向同學們介紹語法知識大都以分析句型為主,大部分學生由于初中接觸過語法有一定基礎,且興趣濃厚。但有部分同學對我所講的語法知識茫然無措,奇怪的是他們對句子理解得很深刻,英語水平也很高,用他們的話說覺得這些句型很自然。后來我才明白他們的學習方式是閱讀大量英語文章并背誦。之后我鼓勵他們繼續根據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并適時指導,取得了良好效果。
3.轉變教師角色,建立平等師生關系。在新的英語教學模式之下,學生與老師的關系應該是平等的,教師有必要把每個學生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看待,教師在課堂上是一個引領者,而不是主宰者。教師有必要從傳統教學方式中扮演的角色轉變過來,建立起平等的師生關系。
如何轉變教師角色,與學生建立好關系是許多教師面臨的問題。筆者通過以下多種方式圓滿完成了教學任務,與學生關系良好,以供參考。如當學生分組進行討論時,教師可以從講臺上面下來,與同學們相互交流并指導。當學生分享自己想法時,教師應該全神貫注凝聽,并且適當鼓勵。在課堂下與學生交流學習心得,聽聽學生們的想法。
4.關注每一節課,力求全面發展。講課的目的主要還是讓學生學到知識,結構清晰、互動頻繁的課程才稱得上是精品課程。教學的關鍵還是在于讓學生主動學習,只有發自內心地積極去探索知識的海洋才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實踐證明,不同的教學模式會培養出不同的學生,以生為本的教學模式重點在于幫助學生個性的養成,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教的每一節課都是教育理念的實踐,若每堂課都是以學生全面發展為目的的,并且每一節課學生都感覺輕松自在,促使他們主動追求知識的高峰,那么這種教學就是成功的,是真正以生為本的。
5.以應用活動為載體,延伸語境教學的空間和時間。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推行多種活動,擴展教學空間有助于使學生開拓視野,更好地學習知識。新型教學模式提倡課內學理論,課外學實踐,寓教于樂的方式。課堂上的時間和空間是有限的,我們需要開展各項活動幫助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當前,傳統教學模式既不能滿足學生個性化的需求,也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教學模式的轉變是教學理念和思維的轉變。以生為本的教學模式否定了傳統教學中以教師為知識提供者,學生為被迫接受者的現象。它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找到適合學生自己的學習方式,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最終實現不同學生的全面發展。
[1]黃子成.中學英語教學建模[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3.
[2]李英,黃艷明.英語新課堂教學設計[M].大連: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