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林
(公主嶺市南崴子街道中心小學校)
小學語文“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探析
◆李斌林
(公主嶺市南崴子街道中心小學校)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小學語文學科的語言價值逐漸提高。在新課程改革實施之后,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明顯提高。作文先導式教學方法,給小學語文教師提供了更多的教育選擇。將作文先導式教學方法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是促進小學語文教學創新,推動語文教育水平提升的重要舉措。通過將小學語文“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探析為主題,展開一系列較為深入的探討,希望能對相關人員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 作文 先導式 教學活動 整合
利用作文先導式教學方法實施小學語文教學,能夠一改往日小學語文教學的死板模式,讓學生將生活融入到寫作學習活動中,將學生的語文學習與寫作活動結合在一起,重視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才能讓學生的語言思維逐漸完善起來。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最為困難的一部分。因為部分教師的教學能力有限,一些小學生的作文學習興趣不高。只有積極面對這些問題,才能讓小學語文學科教育在教育改革過程中實現突破。
(一)小學語文教師作文教學觀念落后。小學語文教師的作文教學觀念,是影響作文教學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些小學語文教師認為作文教學之所以難,是因為小學生沒有好好學習,不能積極參與到作文學習活動中,從不考慮自己的教學問題。還有教師總是用舊眼光去看待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以閱讀范文與模仿范文的形式組織小學生練習寫作,認為作文都應當是這樣學習的,學生的作文能力也應當通過這樣的方式得以提高。作文教學觀念落后,讓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活動缺少時代性,不利于其寫作思路的擴展。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手法較為單一。每一次作文課,都是由不同的作文活動組成的。小學生的正處于作文學習的啟蒙階段,教師為了實施作文教學而讓小學生寫作文,無疑是忽視了小學生的作文寫作現狀。為了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成績,教師會讓學生按照三段論的格式去寫作文,不考慮小學生的寫作感受,最終影響了學生的寫作學習積極性。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將寫作教學與語文學科的其它內容分離開來,認為寫作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作文課就是要給學生去寫作文。多年不變的作文教學手法,影響了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水平的提高。
將先導式教學模式應用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積極提高個人教學水平,還要嘗試新的作文教學方法,滿足小學生的語文學習需求,讓作文成為小學生感受語文學科樂趣的主要陣地。
(一)落實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創設合理教學情境。在小學語文教學模式不斷發生改變的今天,教學情境的創設已經成為十分普遍的教學方法,許多教師樂于在語文課堂中創設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要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實現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的優勢,促進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價值最大化,就需要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創設意境。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利用教學語言去講解與描述,讓學生成為課堂情境中的某些角色,促進語文教學與情境的結合。比如,在閱讀失物招領的小故事時,教師可以用自己的語言去創設情境。同學們,想象著我們來到了你們心愛的公園,準備在這里野餐。公園里的衛生管理員唐爺爺(邊說邊請一位同學出來扮演這一角色),帶領大家的老師(再請一位學生扮演),和準備野餐的大家。用這樣的方法去創設情境,并鼓勵學生表達野餐的過程,接著,教師讓扮演老師的學生看故事,并按照故事的節奏發展下去。當扮演教師的學生說出“同學們,剛才張爺爺撿到一些東西,是哪些同學丟的,請到我這兒來認領”時,教師組織學生思考接下來發生的事情,以寫作的方式將自己的預測內容記錄下來。用這樣的方法落實作文先導式,促進小學生領悟到寫作的意義,能夠幫助小學生改變落后的寫作學習觀念。
(二)落實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培養學生閱讀能力。閱讀能力,與學生的寫作能力有直接關系。閱讀群書,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與寫作習慣,才能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將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與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結合在一起,向學生展示文字的魅力,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是提升寫作能力的必然手段。
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具有特殊的意義,對學生寫作能力提高有明顯促進作用。像在講解“雨點兒”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說一說、寫一寫自己眼中的雨點兒,讓學生能夠通過閱讀去思考自己的真實感受,將閱讀與寫作學習結合在一起。用作文先導教學模式實施作文教學,將作文學習與閱讀學習結合在一起,不只是關注課本中的閱讀內容,還要開拓眼界去尋找課外閱讀內容。
(三)落實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拉近師生距離。小學語文課堂中的師生關系,對于課堂氛圍和諧度有直接影響。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是否到位,關系著語文教學的整體水平。在小學語文課堂中落實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教師需要重新審視師生關系,拉近師生的距離,讓寫作成為師生交流的平臺。發揮教師的先導作用,讓小學生了解每一次寫作主題的意義與正確的對應內容,能夠減少學生的寫作心理負擔,促進學生融入到寫作學習活動中去。像在以“我的幸福”為主題寫作時,如果教師只是講解寫作的技巧,或者給學生呈現范文讓他們去模仿,無疑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且會影響課堂的整體氛圍。師生關系上的一點改變,會讓學生的情感發生不小的變化。學生情感上的變化,會反應在他們寫作學習的積極性上,大大提高寫作學習的質量。教師可以分享這樣的故事“我的幸福就是我的職業,我喜歡站在講臺上與自己的朋友分享學習到的知識,解決學習過程中的問題。每一次分享,都會讓我身心愉悅,每一次成功解決問題,都能給我成就感。每天看到你們從不懂到明白,我都為自己驕傲,為你們驕傲,這就是我的幸福”,這一份心里話的分享,會給學生帶去感動,也會讓小學生感受教師對于教育工作的熱愛,珍惜每一分學習時光。同樣,教師的先導,會讓小學生快速找到自己生活中的幸福,并樂于與這樣“大朋友”分享,使自己的喜悅變成多份喜悅。
(四)落實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與語言應用相結合。在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應用自己的語言,是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手段。日記,是作文先導式模式落實的陣地。記日記不僅能夠幫助小學生將自己的生活記錄下來,還能夠培養小學生的寫作意識,鍛煉小學生的個人文學修養。教師鼓勵小學生記日記,在記日記的過程中用漢字表達自己的情感,會改變當前小學生寫作文假、大、空的問題。
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每周在日記本上做一些閱讀摘抄,積累優美的字詞句。也可以規定一周中的一天,讓學生讀一個文章或者短篇小說,寫下讀書感。豐富日記的形式,讓學生在應用語言的過程中接觸寫作,接受寫作,會大大降低小學生語文寫作過程中的畏難情緒,從而保證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價值的發揮。
綜上所述,將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應用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全面了解作文先導式教學方法的背景與具體涵義。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每一部分都結合在一起,與寫作學習結合在一起,不僅有利于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還能激發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推動語文教學水平整體提升。
[1]龐紅衛.小學語文“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述評[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2009,(03):42-46.
[2]劉桂苓.小學語文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探索[J].散文百家,2015,(09):108+160.
[3]單平.小學語文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的幾點思考[J].中學課程輔導,2013,(1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