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錫
(山東省菏澤市成武縣大田集鎮中心小學)
談小學班主任工作的開展
◆張德錫
(山東省菏澤市成武縣大田集鎮中心小學)
小學班主任工作做的成敗,直接關系到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會影響到孩子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要做好小學班主任工作要從幾個方面著手:寬容尊重學生;加強自身道德修養;公平公正處理班內事務;對學生嚴愛相濟。
小學班主任 班級管理 嚴愛相濟
韓愈在《師說》中提到:“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這句話用非常簡練的文字概括出教師的職業角色。作為小學班主任,每天與班內的小學生朝夕相處,無形中對學生們產生著方方面面的影響。為人處世方面給孩子樹立榜樣,向孩子們傳授寶貴的知識財富。所以,作為孩子們的“師者”,小學班主任的工作不能有任何偏差,我們要從多個方面著手帶好每一個班,做好孩子們的班主任。
在孩子們的面前,班主任需要放下內心中的偏見,孩子身上出現的任何不良行為,其實都不是穩固不變的,小學生有著非常強的可塑性,只要我們首先尊重他們,對他們的錯誤能做到寬容,做他們的好朋友,就一定可以改變他們身上的不良之處。比如,有的學生上課時不認真聽講,會搞小動作,如果老師就是簡單的批評教育,甚至在學生多次固態復萌的時候,老師會向學生發泄自己的憤怒。遇到類似的情況,一定不要被自己內心的成見所左右,我們要時刻記得,我們內心產生的情緒實際是受到我們的想法所左右,之所以憤怒,老師內心的想法可能是,這個學生太不尊重我了或者這個孩子真是沒救了,我遇到他真是倒霉,等等。而有的班主任面對相同的情況,內心可能沒有任何的波瀾,心中的想法是,這個孩子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問題,我課下的時候好好跟他談談。所以,想法不同,情緒自然也不同,進而我們的行為也就大不相同。另外,我們要學會做學生的好朋友,努力營造師生之間平等友愛的氛圍。我們內心要始終謹記,我們都是平等的,所以,不是一定要讓學生先向我問候,見到孩子們我先打招呼也很好;學生跟我問候之后,我一定友好的回應;平時多內省,多換位思考,今天我哪句話說的不對了,孩子內心有情緒了,我得跟孩子道歉,以后我得改。只有當班主任真正從內心接納每一個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孩子才真正會把我們當成朋友,才會向我們把他們的心門打開,才會給我們更多了解幫助他們的機會。
身教勝于言教。道理誰都會講,但是只會講真的有用嗎?記得一個非常著名的小實驗,一位教師在課堂上做演示,提前跟學生們說,大家按照我說的做。教師邊演示邊說,請伸出你的雙手,孩子們照做了,接下來,老師說,請把雙手在胸前交叉,而老師的動作卻是把雙手高高舉過頭頂,試想孩子們會怎么做?沒錯,他們也像老師那樣,把雙手高高的舉過了頭頂。學生們不光聽我們說什么,而且更看重我們怎么做。當初選擇做教師這個職業,我們內心就很明白,這個職業對我們提出了怎樣的要求,所以,“德高為范”應該成為我們的座右銘,自己首先做一個言行合一的人,我們教導學生愛國,我們首先就是愛國的,愛國不是喊口號,他透露在生活很多的細節中。做一個敬業的人、誠信的人、友善的人,用我們個人去感染每一個孩子,做他們學習的榜樣。
一個班有幾十個學生,班主任不可能每件事情都了解屬實,偶爾就會帶上自己的主觀色彩,倘若事實并非像班主任了解的那樣就輕易下結論,那么這樣不僅是學生委屈,班主任將面臨信任的危機。細心調查每一件小事,是贏得學生的信任的關鍵。武斷的作法只會讓老師進入誤區,表面上看威風,正確,但在小學生心里卻永遠和你隔著一層?小學生對事物的辨別能力差,自制力差,容易犯錯誤。如果不問青紅皂白訓斥學生,那么不僅對學生認識錯誤、改正錯誤無益,還會嚴重挫傷學生的自重,從而產生逆反心理,師生間產生隔閡,從此信任老師,改正錯誤。
我們對學生的愛不是沒有原則的,有原則有底線,這樣的人才是一個社會所需要的人。在班級事務中,我們首先要跟學生一起協商,我們需要哪些班規,這樣,讓學生跟我們一起制定班規,如果有人違反班規了,我們該如何處理。有的學生在家里面受到的是懲罰教育,會講如果某人違反班規了,罰他打掃衛生、跑步,曬太陽……孩子們的想法還真不少。不過,我們一定要知道,為什么要制定班規呢,是因為讓我們大家都能考慮到別人的感受,讓課堂有個良好的秩序,我們每個人都心懷善意與別人相處,發現別人的不對,善意地指出,不讓他感到很尷尬,沒面子,不是更好嗎?所以,我們在跟學生互動時,要時刻記得尊重,我們施與尊重,學生才能學會尊重。
總之,做好一名班主任,就要多和學生交流、探討,知道學生喜歡什么,需要什么,通過師生雙邊活動,讓學生自覺地尊敬老師,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形成一個優秀的班集體。
[1]呂亞娟.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J].學周刊,20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