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黎
(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郭家堡小學)
讓主動學習進入課堂
◆劉小黎
(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郭家堡小學)
主動學習,能讓學生更好地完成知識學習。為了可以讓主動學習進入課堂,就需要教師不斷努力,用興趣引導、培養學生會學、善學的能力。
主動學習 課堂 自覺
新時代的學校教育觀念要轉向終身教育的觀念,“怎樣培養學生學習主動性”,取決于學生是否“愿學”“會學”“善學”。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僅是為了讓學生擺脫枯燥、乏味的課堂氣氛,更是為了有效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課堂教學的效益不在于教師教了多少,而在于學生學到多少,而學生學到多少取決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和主動性。只有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充分地思考,教師的努力才能取得效果。
語文教學活動,只有當學生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活動中,才可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課堂變得生動、輕松起來。因此我們首先就要著力創設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興趣。
1.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大膽讓學生進行自由討論,發言交流,贊揚學生一些獨特看法,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到學習是快樂的。
2.巧妙設問以激發學生好奇。只有學生感興趣的東西才會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入門的向導。”語文老師在課堂上所提的問題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學的效果。因此,老師所提的問題要與學生的興趣緊密相連,投其所好,巧妙設計疑問,讓他們的好奇心成為語文課堂上事倍功半的催化劑。
3.建立一個激勵評價機制來激發學生興趣。激勵性的評價,能給學生以幫助,給學生以鼓勵,給學生以信心。評價中既要關注結果,更要關注過程及變化發展,既關注水平,更要關注學生情緒態度。激勵評價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
4.多種提問方式,引起學生興趣,激發學生思考。
(1)利用25分鐘左右時間進行授課,授課結束后,剩余時間用來給學生提問。優先鼓勵主動舉手的同學進行提問,這對于提高學生積極性很重要。
(2)采用隨機點名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提問。這樣使得平時不愿意主動的學生變得主動思考起來,因為他們不知道什么時候會被點到,所以不得不集中精力思考問題。
(3)對于回答問題比較多或比較積極的同學,給予一定的積分鼓勵。這樣會讓很多同學積極參與到提問中來并積極主動回答問題,促進教學互動效果。
(4)采用多種提問語氣和問題方式,如“是什么”的判別型;“怎么樣”的描述型;“為什么”的分析型;“有什么異同”的比較型;“可能會怎樣”的想象型。避免提問方式太過統一和生硬,也提高學生面對不同提問的應變能力。
5.游戲教學,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融入到學習氛圍中,發揮主觀能動性。在整個小學語文教學中都可以設計不同游戲,如拼音游戲;識字游戲;詞語游戲;成語游戲;說話游戲,等等。總之,作為教師,要深入孩子們的內心世界,探索和研究激勵他們的途徑和方法,在實踐中恰到好處地運用這些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從而這到培養人,發展人,形成學生健全的個性和素質教育的目標。
6.用多媒體技術,優化課堂教學,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語文這一學科是非常靈活的,它的意境優美而且無限,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不是照本宣科,需要讓學生身臨其境的體會到當下的環境,從視覺和聽覺上感受到優美的意境。
自主學習是新課程標準教學的一個方向,是新課程標準真正進入課堂的一把標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之一。學生有了這種能力,才能掌握探索知識的主動權。課堂是學生展現自我、發展自我的舞臺。
1.讓學生學會自主預習。語文教學中的預習,既有利于讓學生運用已知去探索未知,開發學生的智力,又有利于從開發智力入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學生通過預習,了解了課文內容,掃除了閱讀障礙,才能更好地參與到教學中來,為下步的自主參與、自主質疑奠定基礎。同時,學生通過預習,強化了學習動機,提高了學習積極性。
2.讓學生學會自主質疑。課堂質疑是開啟學生智慧的鑰匙,自主質疑有助于培養學生積極探索的主動學習精神和聽說讀寫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我喜歡引導學生從題目質疑入手,如《將相和》一文中,先讓學生讀課題,接著,面對課題,自己心中有什么疑問,或想從文中了解到什么。此時,學生便會大膽的質疑,如“將”是誰?“相”又是誰?將、相為什么要和好?之前,將相為什么不和?這樣增強了學生的求知欲,產生了興趣,讓學生進入了“我要學”。自主質疑的關鍵是教師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有效討論,討論作者要表達什么樣的思想感情,領會中心思想;討論文章在結構上有著怎樣的聯系,了解寫作思路。教師要通過學生的討論,肯定正確觀點,排解學生的疑惑,要善于捕捉學生課堂反饋的信息,迅速地進行判斷、調控,做出反應;引導學生發揮自己內部潛在力,去獲取知識,形成能力。
3.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增強自主學習的動力。語文教學應創設讓學生活動的機會,以活動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在活動中使學生學知識、長見識、練才干。在讀寫過程中加進了說和演,提供學生語言實踐的機會,開辟領悟和運用語言的天地,對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是很有裨益的。同時,就學生的學習過程來說,有益有趣有效的活動也是促進自主學習的動力。
教會學生“善學”,是培養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更進一步。著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就要讓學生在“愿學”與“會學”的基礎上,發展學生自主探究和創新能力。
1.扎實構建學生探究學習的基礎。教師幫助學生扎實地構建起探究學習的基礎是學生進行探究學習的前提條件。它包括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較持久的學習注意力、堅韌的毅力、良好的學習習慣、科學的學習方法作充分的調查研究,在弄清學生的基本情況后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幫助。教給學生探究學習的科學方法是構建學生探究學習基礎的關鍵。教師應教會學生明確探究學習的方向、目標、步驟環節和基本方法。
2.精心組織和指導學生的探究學習過程。在學生探究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明確探究學習的目標和重點,做到每課時要都有一得。對小學高段學生的教學中,要指導學生探究方法,引導學生課外獨立地預習課文,查閱有關資料,了解有關時代背景,劃出重點詞句,初步感知課文內容;要指導學生在學習中獨立地閱讀思考,每個人的所悟暫時保密,當學生都各有所悟,問題不能獨立解決,有些該注意的問題而未引起注意時,組織學生討論交流,然后歸納小結。教師要在學生的探究學習過程中起著策劃、組織、啟迪、督查的促進作用。
3.要注意激勵學生的創新思維。在指導學生探究學習過程中,教師要細心激發、培養、呵護學生的創新精神,教給學生創新思維的方法,如順向思想與逆向思維法,發散思維與聚集思維法,聯想、類比思維與求異思維法等,鼓勵學生大膽創新,異想天開,勇于標新立異,不盲從,不局限于書本,也不迷信書本,從而使學生的探究學習落到實處,收到實效。
總之,新課程下的語文教學,要以我們要以培養學生“愿學”“會學”“善學”為己任,以終身教育為方向,培養學生學習主動性,讓我們的教學由“受之以魚”轉向“授之以漁”,培養出主動參與學習,能夠自主構建知識體系的高素質學生。
[1]尹建文.構建學生主動學習的課堂——懷特海過程教育思想對教學創新的價值和啟示[J].江蘇教育研究,2015,(16):33-36.
[2]范慧慧.以創新教學模式促進課堂中的“主動學習”[J].教學研究,2015,(03):8-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