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善順
(濟南市平陰縣榆山街道第二中心幼兒園)
幼兒園環境創設問題研究
◆鄭善順
(濟南市平陰縣榆山街道第二中心幼兒園)
幼兒園環境創設,可以更好地豐富幼兒的成長環境,讓幼兒更快地融入到幼兒園這個大集體,推動幼兒的學習發展。做好幼兒園環境創設工作,是培養現代幼兒的基本條件。幼兒園環境創設中教師主導化、環境創設過程單一化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幼兒的成長。從國內幼兒園存在的問題、幼兒園環境創設問題的解決對策等方面進行研究,以探討出實現幼兒園全面為幼兒服務;努力為幼兒創造一個科學的、適宜的、符合幼兒年齡特色的環境;促使幼兒和諧健康成長為目標的科學途徑。
幼兒 幼兒園環境 問題 策略
1.幼兒園環境。環境對幼兒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兒在成長及受教育過程中一定程度上受自身所處教育環境的影響。幼兒天生的強烈求知欲,會促使幼兒自我對周圍環境的學習。優良的環境是實現幼兒教育目標,完成幼兒教育任務所必備的條件;良好的環境有助于幼兒教育過程的有序進行,促使幼兒健康科學發展。
2.幼兒園環境創設。幼兒園環境創設,主要是指教育者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要求下,根據幼兒園教育的要求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需要,結合當地的風俗習慣以及幼兒園辦學特色,充分挖掘和利用幼兒生活環境中的教育因素,積極創設活動場景,把環境因素轉化為教育因素,促進幼兒身心主動發展的過程。
幼兒處于人生發展成長的敏感期,對外界環境的敏感程度變化迅速,不同年齡階段,幼兒在生理心理方面都存在差異性。所以幼兒園在進行環境創設時必須以幼兒教育為目標,從幼兒的立場出發及時發現環境創設在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大主題明顯,主次關系模糊。現在國內幼兒園更多的將環境創設傾向于簡單的環境布置或者說成空間安排,往往將大主題確定下來后,就開始進行單一的設計安排,幾乎忽視了精神環境的存在,單一乏味的班級環境創設甚至是班級墻飾的裝扮成了大趨勢,這嚴重誤解了環境創設的根本意義。導致環境創設過程中主次不分,抓不住環境創設的根本目的,無法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及教育意義。
2.材料運用不靈活。幼兒園內環境創設大部分由教師制作并實施布置,且一經完成,保留時間較長,個班級之間沒有對比比較活動,教師的布置安排比較隨意,環境創設完成后,短時間內不會進行更新,除非人為損壞等原因,使得教師不得不重新修改。
3.理論大于實際,形式大于內涵。我國大多數幼兒園在進行環境創設時,更多的只注意到《綱要》中理論知識帶來的規矩要求,簡單地根據理論的要求進行幼兒園內的環境創設,環境創設與實際的行動時間嚴重脫鉤,這也就導致幼兒園環境創設過程中問題的出現。
1.凸顯主題,注重層次分配。加強環境創設主題的研究,將教學目標更好的融入到環境創設中去,將環境創設融入多元化因素;加強整體性、和諧性,促使整體環境創設的和諧性;加強各部分之間的聯系,融入幼兒必需的精神、教育元素,更好的為幼兒教育服務。
2.多方取材、合理利用。在進行幼兒園環境創設過程中,應充分挖掘、發現、采集周邊環境中可利用的材料。例如,就報紙、雜志、飲料瓶、紙箱、舊輪胎等多種材料,采取多樣化的創作方法,加大對環境創設內容的增添,以更好地引發幼兒興趣、適應幼兒的成長習慣。
3.美化與教育相結合。在進行幼兒園環境創設過程中,在增加幼兒園環境美化功能的基礎上,注意強調環境創設所帶來的教育作用,應當將教育作用始終放到首位,為達到科學健康的教育幼兒目標,創設更加有意義的環境,同時結合園區內各種元素,使環境創設更加豐富多樣,以達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增強幼兒的認知度的目的。
4.教育環境創設方面。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形式與內涵相結合。幼兒園要注意將相關的環境創設理論與實際的環境創設實際經驗相結合,在注重《綱要》要求的同時,將實際操作經驗融入到環境創設中,使環境創設既有理論基礎,又存在實踐經驗,這樣進行環境創設,才能創設出真正符合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的良好環境。
綜上所述,幼兒園環境創設問題,已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環境創設的合理性科學性,切實關系到幼兒的生理心理的發展成長。我們應當在追隨經濟發展的腳步的同時,關注幼兒園環境創設教育的實踐,為更好地創設適宜幼兒健康成長的新環境不斷探索。從而培育出社會主義新人才。
總之,幼兒園的環境創設,首先要遵守國家相關政策的指導,然后根據各個園區的不同情況,結合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重點培養教師的專業素養,提升教師的職業道德操守與意識,加強對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的研究,更好地完成幼兒園環境創設,教育出更加優秀的祖國花朵。
[1]楊曉紅,王莉紅.關于構建幼師學校環境教育體系的探索[J].學前教育研究,2003,(Z1).
[2]王燕津.“環境教育”概念演進的探尋與透析[J].比較教育研究,2003,(01).
[3]王昌標.論蘇霍姆林斯基環境教育思想及其對我國學校德育的啟示[J].海南師范學院學報,2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