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琳,劉 慧,夏令國,張 承,劉婷婷,王道峰,張美華
(1.濟寧醫學院附屬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山東 滕州 277500;2.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人民醫院,山東 棗莊 277101)
“滕-山醫聯體”運行3年的社會效益調查
林 琳1,劉 慧1,夏令國1,張 承2,劉婷婷1,王道峰2,張美華1
(1.濟寧醫學院附屬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山東 滕州 277500;2.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人民醫院,山東 棗莊 277101)
[目的]調查患者及家屬對“滕-山醫療聯合體”的知曉情況,評估“滕-山醫療聯合體”的社會效益。[方法]隨機抽樣問卷調查醫聯體成員單位周圍居民人群中在所調查醫療機構接受過診療的患者及其家屬對“滕-山醫療聯合體”的認知和評價,對問卷結果進行統計分析。[結果]353名調查對象中,有242人(68.6%)表示知曉“滕-山醫聯體”,其中占76.4%的人是通過口碑傳播途徑知曉的;97.3%的被調查對象認為醫聯體專家能滿足自己的就診要求,認為“滕-山醫聯體”運行后看病更加方便了的占91.3%;看病水平更高的占59.3%;醫療費用節省的占56.1%;看病時間節省了占79.2%。但仍有26.9%患者及家屬表示即便患“感冒”等常見病也不會首選去鄉鎮衛生院,主要原因包括:鎮衛生院可用藥品太少不能滿足治病需要(46.7%),醫生診療能力不足(43.8%),輔助檢查設備不足(75.6%)等。[結論]“滕-山醫療聯合體”社會效益顯著,口碑傳播為最重要品牌擴散途徑;目前急需提升鄉鎮衛生院醫生診療能力、增加可用藥品、提升輔助檢查技術設備水平。
滕-山醫聯體;問卷調查;社會效益;服務質量
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整合和協同,是國際醫療體系發展和改革的趨勢。美國正在探索的醫療責任組織、英國的整合醫療網絡等,都在爭取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的同時降低醫療成本[1-2]。區域醫療聯合體的組建是當前深化公立醫院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業界公認實現“分級診療、基層首診、雙向轉診”的有效途徑[3-6]。醫聯體雖然形式和模式多種多樣,但組建目的基本一致,都以實現醫聯體共同利益為目標,包括:發揮大型三級核心醫院的技術優勢和引領作用,促進和帶動基層醫療機構的技術升級、管理理念更新、社會經濟效益提高,通過不同層級醫療衛生機構的聯合和資源共享,來應對醫療服務的供需矛盾和醫療費用過快增長問題,更好地為社區居民和鄉鎮農民群眾的醫療保健服務。雖然關于區域醫聯體的研究持續至今已經30余年,也已經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有關區域醫聯體的社會效益評價研究文獻尚較少見。文獻檢索僅見有針對醫聯體核心醫院改革前后綜合效益、政策效果、實踐思考等方面的簡單報道[7-11]。本課題組抽樣調查了5家醫療機構周圍居民人群中在所調查醫療機構接受過診療的患者及其家屬,就區域醫療聯合體的知曉情況的客觀認知、服務滿意度等社會效益的主觀評價進行了調查,調研結果對評估醫聯體社會效益、完善醫聯體發展策略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1.1 調查對象
調查“滕-山醫聯體”內5家醫療機構周圍居民人群中在所調查醫療機構接受過診療的患者及其家屬,5家醫療機構其中包括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棗莊市山亭區人民醫院和山亭區3家鄉鎮衛生院。
1.2 調查內容
患者及家屬的性別、年齡、學歷、健康狀況、參保與否等基礎信息,對“滕-山醫聯體”的知曉情況、知曉途徑,對下派專家坐診專業的知曉情況、“滕-山醫聯體”運行后診療服務的便捷性、綜合成效評價、首診選擇情況以及對鄉鎮衛生院不滿意的地方等內容。
1.3 調查方法
采用簡單隨機抽樣方法,對調查對象采用統一發放問卷的方式調查相關內容,采用SPSS 16.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1 調查對象的基礎信息
本次調查,課題組共發放調查問卷360份,回收有效問卷353份,回收率為98.1%。調查對象的一般情況:門診患者22人(6.2%),住院患者331人(93.8%);男性164人(46.5%),女性189人(53.5%);公職人員10人(2.8%),工人40人(11.3%),農民275人(77.9%),個體戶20人(5.7%),其他職業8人(2.3%);初中及以下學歷295人(83.6%),中專20人(5.7%),高中26人(7.4%),大學及以上12人(3.4%);155人(43.9%)患有慢性病,198人(56.1%)無慢性病;30人(8.5%)參加城鎮職工醫保,313人(88.7%)參加居民醫保(新農合),1人(0.3%)參加商業保險,9人(2.5%)沒有參加任何保險;家庭年收入3萬以下257人(72.8%),3萬~4萬54人(15.3%),4萬~5萬31人(8.8%),5萬以上11人(3.1%)。
2.2 醫聯體知曉情況
患者及家屬對“滕-山醫聯體”是否知曉?353名調查對象中,有242人(占68.6%)聽說過,111人(占31.4%)則沒有聽說過。
2.3 知曉途徑
對知曉滕山醫聯體的242人就知曉途徑進行分析發現,通過家人、親戚、鄰居介紹的有100人(41.3%),通過醫院醫生介紹的有85人(35.1%),兩項合計通過口碑傳播途徑知曉的占76.4%;通過新聞報紙等媒體宣傳途徑的有45人(18.6%),通過其他途徑的有12人(5.0%)。
2.4 專家坐診專業知曉度
患者及家屬對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專家到山亭區人民醫院坐診專業的知曉情況見表1,內、外科的專家知曉度最高,婦產科知曉度位居第三位,其他專業的知曉度較低。

表1 患者及家屬對專家坐診專業的知曉情況 n(%)
2.5 診療服務的便捷性評價
“滕-山醫聯體”運行后,242名有效調查對象中有150人回答本人或其家人(62.0%)得到過坐診專家診治,其中146人(97.3%)認為專家能滿足自己的就診要求;221名患者及家屬認為看病更加方便了(91.30%)。
2.6 對“滕-山醫聯體”的綜合成效評價
“滕-山醫聯體”運行后對患者及其家屬而言,其成效評價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看病水平更高(131人,占59.3%)、節省醫療費用(124人,占56.1%)、節省去大醫院看病的時間(175人,占79.2%)、其他方面(26人,占11.8%)。
2.7 “感冒”等常見病首診醫療機構選擇情況
患“感冒”等常見病是否會優先選擇去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回答中,首選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有177人,占73.1%;不會優選去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有65人,占26.9%。
2.8 對鄉鎮衛生院不滿意的地方
主要不滿意的地方有以下幾個方面:可用藥品太少不能滿足治病需要(113人,占46.7%)、醫生診療能力不足(106人,占43.8%)、輔助檢查設備不足(183人,占75.6%)、輔助檢查水平不高(192人,占79.3%)、醫保報銷不及時或有時不給報銷(81人,占33.5%)、其他方面(40人,占16.5%)。
3.1 “滕-山醫聯體”的構建和運行已在當地獲得較高認同并取得顯著成效
針對“滕-山醫聯體”內三級5家成員單位周邊居民人群中在所調查醫療機構接受過診療的患者及其家屬的問卷調查結果表明,轄區居民(患者及家屬)對“滕-山醫聯體”具有較高的知曉度(68.6%),本人或家人得到過坐診專家診治的占62.0%,獲診療的人中有97.3%認為專家能滿足自己的就診要求。這一研究結果與課題組同期針對5家醫療機構醫院工作人員的調查結果高度一致,后者對“滕-山醫聯體”的模式及其運行機制表示知曉和支持的比例超過90%,且在不同等級醫療機構、不同等級個人職稱人群中結果無差異[12]。結果充分說明,“滕-山醫聯體”在當地已經形成了較高的知名度,當地居民(患者及家屬)中大部分知曉并主動接受其診療服務。
調查結果還顯示,91.3%的患者及家屬認為“滕-山醫聯體”運行后看病更加方便了,當地醫院(醫生)的看病水平更高了(59.3%),既節省了醫療費用(56.10%),也節省了去大醫院看病的時間(79.20%)。前期調查結果顯示[12]:高達96.30%醫務人員認為“滕-山醫聯體”對提升當地醫療機構診療能力與服務水平有幫助或有很大幫助,半數醫院工作者感受到了工作量的增加,58.5%的調查對象認為“滕-山醫聯體”運行后自身作用得到了更好地發揮。這些結果表明,“滕-山醫聯體”在滕州和山亭兩地已經獲得了較高的認同并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
3.2 口碑傳播是“滕-山醫聯體”運行效果和作用得到廣泛傳播的主要途徑
調查顯示,通過接受過診療服務的家人、親戚、鄰居或醫院醫生的主動宣傳介紹獲悉“滕-山醫聯體”運行效果和作用的占76.4%,通過新聞報紙等媒體宣傳途徑的僅占18.6%,說明“滕-山醫聯體”運行效果和作用得到廣泛傳播的主要途徑是通過口碑傳播完成的,而媒體宣傳顯然比口碑傳播效果要差一些,而提高口碑傳播強度和擴散范圍的最有效途徑仍然是方便病人看病并能夠看好病。患者及家屬對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內、外科的專家到山亭區人民醫院坐診專業的知曉度最高,婦產科知曉度位居第三位,其他專業的知曉度較低,這與所調查的5家醫院有1家二級醫院和3家鄉鎮衛生院都在本地,是承擔轄區常見病、多發病為主要任務的基層醫療機構有關。
雖然總體上看,調查對象對“滕-山醫聯體”的熟悉程度較好,但仍有10.9%的調查對象對其不太熟悉,甚至完全不熟悉。很多居民,特別是近三年本人或家人未患過疾病者,對醫聯體的內涵不了解,不知道對他們有怎樣的好處。有31.4%的患者及家屬表示未聽說過“滕-山醫聯體”,大部分人對坐診專業中是否有婦科、產科、兒科、五官科等都不太了解,說明針對“滕-山醫聯體”的有效宣傳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充分發揮好“滕-山醫聯體”的作用,讓當地百姓能夠及時方便地看上病、看好病,為提升居民健康水平做出更大貢獻。
3.3 單純依靠“醫聯體”實現分級診療、基層首診和雙向轉診還有較大難度
最近幾年,組建區域醫療聯合體一度被業界公認是實現“分級診療、基層首診、雙向轉診”重要而有效的措施[3-6]。“滕-山醫聯體”創建運行迄今為止已超過3年,總體上講在當地的品牌美譽度、成效知曉度和社會經濟效益都達到比較理想的程度,但調查結果顯示,仍有26.9%患者及家屬表示即便患“感冒”等常見病也不會首選去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接受診療服務,究其原因主要是:鄉鎮衛生院可用藥品太少不能滿足常見、多發病治療的需要(46.7%),醫生診療能力不足(43.8%),輔助檢查設備不足(75.6%)、輔助檢查水平不高(79.3%),醫保報銷不及時或有時不給報銷(33.5%)等。這些問題有的通過創建和運行醫聯體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如提升基層醫療機構醫生的診療能力,共享輔助診療設備和輔助檢查診斷專家(水平),但還有一些是醫聯體也無法解決的。如醫聯體內不同等級醫療機構基本藥物目錄不同、使用要求不同的問題,新農合與居民醫保整合后報銷政策與管理方式不同等問題,都是需要在今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深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進程中予以重視并加以改進完善的。
[1] 陶 然,吳華章.國外醫療聯合體模式研究概述[J].國外醫學(衛生經濟分冊),2015,32(3):97-100.
[2] 黃慶輝,胡 敏.醫聯體建設的模式分析和國際經驗借鑒[J].中國醫院,2015,19(10):56-59.
[3] 黃 培,易利華.基于分級診療的區域醫聯體實踐與思考[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5,22(4):102-104.
[4] 張慧林,成昌慧,馬效恩.分級診療制度的現狀分析及對策思考[J].中國醫院管理,2015,35(11):8-9.
[5] 易利華,黃 培,江淑秋,等.三家醫聯體主體醫院雙向轉診現狀分析及建議[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5,31(4):253-256.
[6] 楊立成,鮑琳輝,田義娟,等.醫聯體模式下構建雙向轉診機制的探討[J].中國醫院,2015,19(7):33-35.
[7] 方鵬騫,林振威,陳詩亮,等.醫聯體聯動模式及其核心醫院改革前后綜合效益分析——以武漢市為例[J].中國醫院,2014,18(7):14-16.
[8] 江 萍,陳支援,繆棟蕾,等.上海市長寧區構建區域醫療聯合體的政策效果、經驗與建議[J].中國衛生政策研究,2013,12(6):19-24.
[9] 陸玉忠.建湖縣推進醫聯體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5,6(6):26-27.
[10] 肖 燕,阮小明.湖北區域醫療聯合體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醫院管理,2012,32(10):12-13.
[11] 萬祥波,朱 夫,楊 揚.鎮江市建立緊密型醫療聯合體的探索和實踐[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3,29(4):263-266.
[12] 劉婷婷,夏令國,王道峰.醫務人員對醫療聯合體認知現狀調查——以滕山醫聯體為例[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6,36(3):335-337.
(本文編輯:謝碧鈺)
Survey on social benefit of three-years “Teng-Shan medical NACF” operating
LIN Lin1,LIU Hui1,XIA Ling-guo1,ZHANG Cheng2,LIU Ting-ting1,WANG Dao-feng2,ZHANG Mei-hua1
(1.AffiliatedTengzhouPeople’sCerterHospitalofJiningMedicalUniversity,TengzhouShandong277500,China;2.ShantingDistrictPeople’sHospitalofZaozhuanginShandong,ZaozhuangShandong277101,China)
Objective Investigate the awareness situation of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to “Teng-Shan medical NACF”. Evaluate social benefit of “Teng-Shan medical NACF”. Methods Random selection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ed the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whom lived near the medcial NACF and accepted the treatment,and their awareness and evaluation to“Teng-Shan medical NACF”. It statistically analyzed the Results. Results Among 353 investigators,there were 242(68.8%)showed that they knew “Teng-Shan medical NACF”,and 76.4% of them knew it by the way of word of mouth spread. 97.3% of investigators thought the experts in “Teng-Shan medical NACF” could met their health service needs. 91.3% thought that it was more convenience after “Teng-Shan medical NACF” operating. 59.3% thought their skill was better. 56.1% thought their medical cost was lower than before. 79.2% thought it saved their time. But 26.9% thought they wouldn’t selected township clinic even though they only got common disease like “bad cold”. Main factors included usable drug was too less to met their health service needs(46.7%),the doctor’s skill was not good enough(43.8%),accessory examination equipment was shortage(75.6%)and so on. Conclusions The social benefit of “Teng-Shan medical NACF” is outstanding. The way of word of mouth spread is the most important way of brand diffusion. Now,it needs to promote doctor’s ability,increase usable drug and promote accessory equipment examination level.
“Teng-Shan medical NACF”,questionnaire survey,social benefit,service quality
2016-02-03
10.3969/j.issn.1003-2800.2016.06.005
山東省衛生計生委2015年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研究課題階段性成果(YG201509)
林 琳(1982-),女,山東滕州人,本科,學士,主管護師,主要從事臨床護理與管理研究
夏令國(1982-),男,山東滕州人,碩士,醫務部副主任,主要從事衛生政策與醫院管理研究。
R197
A
1003-2800(2016)06-0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