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莉,段占祺,陳 文,潘驚萍,任 燕,曾 多,劉丹萍
(1.四川省衛生信息中心,四川 成都 610041;2.四川大學,四川 成都 610041)
?衛生服務?
四川省農村居民就醫行為現狀調查及對策分析
劉曉莉1,段占祺1,陳 文1,潘驚萍1,任 燕2,曾 多2,劉丹萍2
(1.四川省衛生信息中心,四川 成都 610041;2.四川大學,四川 成都 610041)
[目的]了解四川省農村居民的就醫行為及其原因,為完善農村醫療服務提供參考。[方法]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在成都市、宜賓市、遂寧市隨機抽取農村居民進行問卷調查。[結果]調查的農村居民共453人;最近一次患病選擇的就醫機構以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為主,其次為二級醫院;最近一次就醫選擇原因以“距離近”或“技術高”為主要原因;自覺病情一般時選擇到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等就醫,自覺病情嚴重時選擇到二級醫院等就醫;選擇醫院的主要途徑以熟人朋友所占比例最高,選擇醫院關注的信息主要是醫院口碑、醫務人員信息和花費水平。[結論]農村居民對不同等級醫院的關注程度不同,根據病情的輕重程度對醫院的選擇不同,完善農村醫療服務市場,加強農村居民醫療保障。
農村居民;就醫行為;影響因素;對策
就醫行為是醫療衛生和醫療保障制度發生、發展、變化的根本動因,了解農村居民利用醫療服務的情況,明確農村居民的就醫需求,從而能夠有針對性地對農村醫療衛生領域的改革和完善提出優化建議[1]。因此,本研究選擇四川省農村居民為對象進行調查,通過現場問卷調查、個人深入訪談了解和分析農村居民的就醫選擇意愿及選擇原因,了解影響其就醫行為的因素,有針對性地提出對策建議。
1.1 調查對象
采用整群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在成都市、宜賓市和遂寧市隨機抽取農村居民進行問卷調查。農村居民納入條件為:在所在地區居住滿6個月及以上,且調查前兩周內有患病就醫經歷。
1.2 調查和統計方法
通過現場問卷調查、個人深入訪談了解和分析農村居民的就醫選擇意愿及選擇原因,農村居民調查問卷的內容包括:①農村居民個人及家庭基本情況;②農村居民最近一次就醫選擇醫療機構的原因,以及對醫療機構的看法及評價;③平時農村居民自覺病情一般及嚴重時分別選擇就醫機構的情況及其選擇原因;④患者對醫療信息的收集與評價。
采用Epidata 3.0建立數據庫并進行雙人核實錄入數據,使用SPSS 19.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統計分析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和卡方檢驗。
2.1 調查對象個人基本情況
共調查的農村居民共453人,其中男性、女性分別占38.6%、61.4%,41~64歲的中年人占比最大,大多數為已婚者和本市戶口的居民,大部分都參加了社會醫療保險,個人年收入在1萬元以下的占一半以上,文化程度以小學和初中居多。

表1 農村居民個人基本情況

續表1 農村居民個人基本情況
2.2 農村居民的就醫行為調查
2.2.1 最近一次就醫選擇
農村居民最近一次患病選擇的就醫機構以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為主,其次為二級醫院,見表2。
2.2.2 最近一次就醫選擇原因
農村居民選擇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藥店坐堂醫生和私人診所以“距離近”占主要原因。選擇二級醫院和三級醫院處就醫的居民以“技術高”占主要原因,見表3。

表2 農村居民最近一次就醫選擇的醫療機構
2.2.3 自覺病情一般、嚴重時的就醫選擇情況
自覺病情一般時,農村居民選擇到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私人診所、藥店坐堂醫生就醫和自我醫療為主,均以“距離近”為主要原因。自覺病情嚴重時,農村居民均選擇到醫療機構就醫,其中,選擇到二級醫院、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和三級醫院就醫的居民占到絕大多數,其中選擇到二級醫院的最多,均以“技術高”占主要原因,見表4。
2.3 農村居民選擇醫院的途徑
農村居民選擇醫院的途徑,以熟人朋友所占比例最高,其次為電視和自身就醫體驗。其中最主要和最信任的途徑均是熟人朋友,其次為自身就醫體驗,詳見表5。
2.4 農村居民選擇醫院關注的信息
農村居民選擇醫院關注的主要是醫院口碑、醫務人員信息和花費水平,其中最關注的信息仍然是醫院口碑、醫務人員信息和花費水平,詳見表6。

表3 農村居民最近一次就醫選擇機構的原因

表4 農村居民自覺病情一般時的就醫選擇

表5 農村居民選擇醫院的途徑

表6 農村居民選擇醫院關注的信息
3.1 醫療服務的可及性影響了醫療機構的選擇
江洪濤等研究指出醫療服務的可及性影響了醫療機構的選擇,距離可及性直接影響農村居民的就醫行為[2,3]。調查發現,最近一次農村居民就醫主要選擇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藥店坐堂醫生和私人診所,均以“距離近”占主要原因。自覺病情一般時,農村居民選擇到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私人診所、藥店坐堂醫生就醫和自我醫療為主,均以“距離近”為主要原因。選擇就醫的農村居民并非片面地追求醫療價格低廉,他們首先關心的是就醫的方便性。
3.2 對疾病的認知和健康狀況影響了醫療機構的選擇
農村居民對自己所患疾病嚴重程度的認知狀況會影響到就醫行為[4]。如果居民認為所得疾病癥狀一般,則傾向于自我治療或者就近醫院治療;相反,如果個人認為所得疾病較為嚴重,則傾向于去技術較好的二級醫院和三級醫院。
3.3 選擇醫療機構的途徑和關注的信息影響了醫療機構的選擇
農村居民選擇醫院以熟人朋友介紹為主,一方面醫院可以提高醫院醫務人員的主人翁意識,通過醫務人員來影響周邊的朋友;一方面醫院需提高醫院的服務質量,通過患者來影響周邊的朋友。農村居民選擇醫院關注的信息主要是醫院口碑、醫務人員信息和花費水平,醫院可以針對這幾方面提高醫院的服務質量,培養更有能力的醫務人員,從而提高醫院口碑。
3.4 建立科學的雙向轉診體系,引導農村居民合理的就醫行為
雙向轉診是實現分級醫療的關鍵,建立科學的雙向轉診體系[5,6]。實行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首診原則,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醫務人員根據疾病的嚴重程度決定是否向上級醫院轉診,上級醫院對轉診的患者進行病情控制可以又轉到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進行康復治療。對病人進行合理分流,讓小病在鄉鎮衛生院看,大病在縣級醫院看,避免衛生資源浪費,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效率。
3.5 改善農村衛生服務滿足農村居民就診需求
合理劃分醫療機構提供衛生服務的層次、范圍,加強基層醫療機構建設,加大對基層醫療機構的衛生投入,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提高診療技能,保障基層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隊伍建設,提升醫療服務能力,促進農村基層衛生機構不斷適應新的衛生服務需要,以更好地滿足衛生服務需求,滿足農村居民就診需求[7,8]。
[1] 廖薇薇,周燕榮,鐘曉妮,等.忠縣農村貧困居民就醫行為定性調查[J].重慶醫科大學學報,2006,31(5):711.
[2] 江洪濤,汪 鑫,范文燕,等.九江地區農村居民就醫行為的調查分析[J].九江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1):104-107.
[3] 魏 敏,肖錦鋮,楊善發,等.2003-2013年農村居民就醫行為相關影響因素文獻計量分析[J].醫學與社會,2014,27(3):57-62.
[4] 唐秀娟,張菊英,葛 杰,等.四川省農村貧困居民衛生服務利用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08,35(2): 211-212.
[5] 李湘君.江蘇農村居民就醫行為影響因素分析[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4(1):40-43.
[6] 王乃信,裘維焰,張耀鋒.雙向轉診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醫院,2014,18(5):66-68.
[7] 錢東福,尹愛田,孟慶躍,等.甘肅省農村居民選擇住院醫療機構的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衛生經濟,2008,27(1):40-43.
[8] 張 宇,張鷺鷺,歐崇陽,等.我國農村人群就醫行為影響因素分析[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09,16(5):414-417.
(本文編輯:張永光)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Medical behavior for Sichuan Rural Residents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situation of rural residents medical behavior in Sichuan
LIU Xiao-li1, DUAN Zhan-qi1, CHEN Wen1, PAN Jing-pin1, REN Yan2, ZENG Duo2, LIU Dan-pin2
(1.SichuanHealthInformationCenter,ChengduSichuan610041,China2.Sichuan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0041,China)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rural residents medical behavior and reasons in Sichuan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perfecting rural medical services. Methods With random sampling method, to do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rural residents in Chengdu, Yibin, and Suining cities. Results Total number of investigated person were 453 . The latest medical organizations which patients chose were village and township hospitals as first priority, the second class hospitals were the second choices. The latest medical choices factors were mainly in short distance or high medical skill, the patient chose the village and township hospitals when they thought their conditions were not too serious. Second class hospitals were chosen by the patient with serious illness degree. In the high proportion, patients chose hospitals through acquaintance and friends in major way. The main factors of chose hospitals were hospitals reputation, doctors information and the cost level. Conclusions Rural residents will pay different level attention depending on the classes of different hospitals. They will select hospital based on their illness degree which is serious or not. To improve the rural medical service market and enhance rural residents medical security
rural resident, medical behavior, affection factors, countermeasures
2015-10-23
10.3969/j.issn.1003-2800.2016.01.008
四川省科技廳省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項目
劉曉莉(1982-),女,四川成都人,碩士,工程師,主要從事衛生計生信息化方面的工作。
段占祺(1984-),男,河南漯河人,碩士,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衛生統計方面的工作。
R195
A
1003-2800(2016)01-003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