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焰 嚴玉玲 豆一玲 李陽 申玉飛
基于項目主線、賽說結合、能力為主的食品檢驗基本操作技術課程構建*
◆郭焰 嚴玉玲 豆一玲 李陽 申玉飛
10.3969/j.issn.1671-489X.2016.12.075
基于“項目主線、賽說結合、能力為主”改革食品檢驗基本操作技術課程教學,關鍵在于課程體系的框架設計、項目的選擇實施。課程體系以工作項目為載體組織教學活動,以工作任務為中心組織課程內容,通過真實的實訓場景、完整的工作過程,把食品檢驗基本操作技術課程滲透在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中,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
食品檢驗基本操作技術課程;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課程改革
食品檢驗基本操作技術課程是高職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的核心能力課程,面向食品行業的企事業單位化驗員、品控員、質檢員等職業崗位群培養必備的專業技術技能,對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和職業素質養成起到明顯的促進作用,為學生學習專業課程進行技能儲備,尤其對學生獲得從事食品檢驗職業崗位必需的職業能力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主要學習食品檢測中各種單元操作的基本規律、基本原理、基本操作技能,是一門應用性強、覆蓋面大、實踐性強的職業基礎課程。該課程之前的教學采取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教學形式單調,考核形式單一;教學內容應用性差,學生多處于被動接受知識,抑制了自己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理論與職業需求嚴重脫節,不能滿足畢業生崗位需求。這種教學模式不利于在實踐中培養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力,不利于提高教學質量、提升教學效益。
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中對“增強針對性”提出的舉措是:一是堅持5個對接,即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二是強化教學、學習、實訓相融合的教育教學活動。
基于此,探索適應新疆區域經濟發展要求的食品檢驗基本操作技術課程改革是必要的,本研究提出構建“項目主線、賽說結合、能力為主”課程體系是可行的。
課程體系設計以職業能力培養為重點,秉承“學習的內容是工作,通過工作完成學習內容”的原則;以“食品檢驗工作過程、典型工作任務”為導向,設計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核評價方式;“以能力為本位、就業為導向”,建立以職業崗位需求為核心的教學體系。
項目主線 即課程設計中以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為依據,緊緊圍繞新疆食品行業生產檢驗員、品控員的崗位能力,以中、高級職業資格食品檢驗工職業標準為準則,堅持與企業共同開發課程的原則,進行課程內容的選取與組織,實施整體課程設計,體現課程的職業性、實踐性、開放性。課程設計遵循高職學生認知規律和職業技能成長規律,將課程所要求掌握的基本技能分解成若干項目與任務,借助實訓引入相關的專業知識,理論以必須夠用為度,突出基本功訓練,重點強化檢驗操作技能。項目內容由易到難、螺旋遞進,從單一技能訓練到綜合訓練,由生疏到嫻熟,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
賽說結合 即為了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入“基本功比賽”和“樣品測定比賽”到教學中,并將比賽成績作為學生的考核成績之一。督促學生在實訓中養成操作的規范性、準確性;培養學生自信心、應變力、團隊協作精神和公平競爭意識;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重視課堂學習,奠定堅實基礎[1]。
注重學生參與性,提高學習趣味性,開展以學生為主的主動研究、討論型教學、角色互換等教學活動。如將教材中“化驗室建設與管理”章節留給學生講授,小組學生分工協作查閱資料、認真備課,一人主講、其他輔助;每組講完,大家點評、討論,教師再補充講解、總結。學生直接參與教學可以提高學習興趣,師生互動性好,課堂氣氛活躍。
*基金項目:新疆職業教育學會科研規劃項目“基于項目主線、賽說結合、能力為主的‘食品檢驗基本操作技術’課程構建研究”(編號:XJZJXH2015-06。主持人:郭焰)。作者:郭焰,新疆輕工職業技術學院食品與生物技術分院副教授、高級實驗師,主要從事食品加工與檢測技術教學與研究;嚴玉玲、豆一玲、李陽、申玉飛,新疆輕工職業技術學院(830021)。
能力為主 即課程教學設計遵循“項目引領、能力遞進”的原則。通過單一項目初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施綜合項目系統培養學生綜合實踐、勤于動手的能力,采用競賽項目重點培養學生規范操作、公平競爭的能力,運用說課項目深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團隊合作的能力。
教學目標設計 課程是以職業能力為需求,確定以項目導向引領教學,突出課程的實用性和技術性,使學生獲得從事食品檢驗職業崗位工作所必備的基礎知識、基本操作技能、規范的操作手法為教學總目標[2]。具體目標是:掌握定量分析中的誤差分析和數據處理方法,熟悉化學試劑的分類、使用、存放方法,掌握實驗室安全與防護知識、應急處理方法;會配制和標定各種標準溶液,會重量分析法與容量分析法的基本操作,會正確判斷實驗結果,進行數據處理和數據誤差分析,會正確撰寫檢驗分析報告,能運用規范的、安全的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具有嚴謹細致、認真求實、自律向上、善于學習、探索創新、團結協作的素質。
教學內容設計 為了突出食品檢驗職業崗位應具備的知識、能力和素質要求,教學內容選取按照“以必需為準,加強針對性;以夠用為度,加強實用性”的原則,將食品檢驗工職業資格必備的能力鑲嵌在教學項目中,形成與職業崗位工作任務需求相適應的各個項目(包含多個工作任務)。通過實訓項目,完成職業崗位實際工作任務所需要的各項知識、能力、素質要求,為學生學習后續專業課程奠定扎實的基礎。
1)教學內容選取的針對性。課程的教學內容以食品檢測工作過程為導向,依照化驗員、質檢員、品控員、營銷員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校企雙方共同設計開發。以工作項目為載體組織教學活動,以工作任務為中心組織課程內容,通過真實的實訓場景、完整的工作過程,把食品檢驗基本操作技術課程滲透在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中,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3]。
在食品中總酸含量的測定實訓中,提供牛奶、白酒、飲料、食用醋等樣品,學生自主選擇樣品,按照國標規定的方法,從采樣、試劑配制、儀器校正、分析檢測、數據處理、數據分析、對照檢查、上交檢驗報告這一企業實際檢測程序來完成實訓任務,尤其是檢驗報告必須當天完成,養成“今日事今日畢”的工作習慣。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我講給你聽,我做給你看,你跟我學做”方法進行指導,學生通過學習情境的實施完成工作任務。通過課程教學的實施,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承擔的工作內容即學習時的教學內容,完成的實際工作任務即項目化教學中的教學任務[4]。
2)教學內容選取的適用性。課程以食品檢測分析基本技能為主線,教學任務來源于檢測中的真實案例和工作任務,依據國家頒布的最新檢測技術標準和食品檢驗工職業資格標準進行教學,講述的內容注重就業需要、崗位知識、崗位技能,以培養技能型實用人才為著力點。對畢業生的跟蹤調查顯示:學生進入企業后上手快,能較好地適應化驗員、質檢員等工作崗位。
教學方法設計 按照“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實踐為主導,以課程項目為主線”的行動導向指導思想,課程采用多媒體教學法、演示教學法、情境教學法、項目教學法、網絡教學法、競賽教學法、角色體驗法、工作任務驅動教學法等,從而做到教、學、練、做一體化教學。有效得當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幫助學生快速牢靠地掌握知識,而且滲透著對學生學習方法、思維方法的訓練,對學生素質的提高起著積極作用,有助于學生參加食品檢驗工、微生物檢驗工、微生物培菌工等工種的職業資格考試。
考核方法設計 考核方法是教學改革的指揮棒。以培養目標為依據,以能力考核為中心,以知識考核為參考,采用全過程化考核方法,力求能夠測出學生真實的水平。課程的考核評價按照項目進行,每個項目分為知識、技能與態度三部分,考核依據提交的成果、回答問題、作業、平常表現及小組互評的結果進行。綜合各個項目的成績、基本功與樣品測定比賽成績、小組說課成績、學生自我評價總結后,給出學生期末成績。
“競賽項目”實現“以賽促學” 設計“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的操作基本功比賽”和“樣品測定操作比賽”兩個項目,把“競賽”引入“教學”,讓學生“學以致用”、教師“教有所用”,符合高職學生的特點,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檢閱教師的教學成果、展示學生的技能和職業態度。
職業資格融入能力訓練 將課程中要求掌握的基本技能化解成多個項目,通過項目化這個載體,把食品檢驗職業資格必備的知識能力鑲嵌在檢驗任務中,形成與職業崗位工作任務要求相適應的各個項目,通過“做”實現“教與學”,倡導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在實訓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技能的應用。
考核評價實施全“過程化” 課程的考核評價按照項目進行,項目考核標準參照食品檢驗工中、高級工職業資格標準,全程采用過程化考核。督促學生注重過程、淡化結果,重視每一個訓練項目、每一個任務的完成。
學生評價 有學生反饋:“剛剛領到這本書時,我沒有任何的興趣,起初以為只是理論課,后來發現并不是;這門課安排有很多實訓操作。老師為了讓我們將知識掌握好,還將整本書分為十幾個項目,又在各個項目中細化工作任務,令我記憶深刻的是那場‘化驗員大賽’,它不光考驗了我們所學的知識,更是鍛煉了我們分工合作的能力。”
也有學生總結:“這學期老師給了好多鍛煉自己的機會,第一次是讓我們進行食品檢驗儀器正確使用的比賽,第二次是‘化驗室管理與安全防護’學生說課比賽,第三次是角色體驗,當一次某企業的化驗員。這些活動都調動了同學們的積極性、團結性。‘操作比賽’提高了同學們的動手能力和實踐水平,‘說課比賽’展現了小組之間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這些活動都讓同學們對這門課有了很大的興趣,在興趣中學習是最有效的學習方法。”
企業評價 通過實習生、畢業生企業跟蹤調查問卷顯示:食品檢驗基本操作技術課程按照產品檢驗流程進行項目化教學,強化實踐能力的培養,符合企業實際,課程評價體系合理,重視過程化考核,使學生進入企業后上崗快,適應性強。采用工作情境化教學,有效調動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學生在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中掌握了理論知識,培養了工作意識,適崗能力強,滿足企業用人的需求。
綜上所述,基于項目主線、賽說結合、能力為主的食品檢驗基本操作技術課程建設,以企業工作過程為導向,
突出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使學生的職業能力得到顯著提高。同時能夠適應“一帶一路”特別是核心區建設給新疆帶來的新機遇、新挑戰,適應新疆區域經濟發展和大力培養食品檢驗方面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1]張建中.以賽帶訓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與應用[J].職業技術教育,2012(35):10-13.
[2]翟希東.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物流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構建[J].職業技術教育,2012(35):36-39.
[3]郭焰,李陽,嚴玉玲,等.探索以模塊和項目為導向的應用化學基礎課程教學[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21):97-98.
[4]郭焰,王鵬,申玉飛,等.探索高職食品檢驗基本操作課程建設[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27):94-96.
G712
B
1671-489X(2016)12-007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