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峰 梁國棟 王 巖 劉海瑞 王 斌 楊玉波
(吉林省腫瘤醫院肝膽胰胃外科,吉林 長春 130012)
?
肝細胞肝癌組織中miR-21表達水平及與預后的相關性
劉峰梁國棟王巖劉海瑞王斌楊玉波
(吉林省腫瘤醫院肝膽胰胃外科,吉林長春130012)
摘要〔〕目的探討肝細胞肝癌患者組織中miR-21的表達水平及其預后意義。方法共收集50例肝細胞肝癌的患者,采用免疫組化法檢測肝細胞肝癌及配對癌旁組織中miR-21的表達水平,分析miR-21蛋白的表達與患者臨床病理特征及預后生存的相關性。結果肝細胞肝癌組織中miR-21表達水平顯著高于癌旁組織(58.0% vs 6.0%,χ2= 31.07,P<0.000 1)。miR-21高表達與臨床T分期相關(χ2=8.043,P=0.018);但miR-21蛋白表達水平與患者年齡、性別、腫瘤大小、臨床分期、N分期及分化程度均無顯著關聯(P>0.05)。高表達miR-21的肝細胞肝癌患者總生存時間明顯降低(P=0.032),但患者無疾病進展生存期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116)。 結論肝細胞肝癌患者miR-21高表達可能作為腫瘤患者預后不良的重要標志物之一,而與腫瘤的發生及發展的機制性研究尚需進一步驗證。
關鍵詞〔〕 肝細胞肝癌;miR-21;免疫組織化學
第一作者:劉峰(1968-),男,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消化道腫瘤外科的臨床研究。
目前雖然有多種臨床手段治療肝細胞肝癌,但患者預后差,且5年生存率僅約10%〔1〕。miRNA作為內源性非編碼小分子RNA,參與至少30%蛋白編碼基因的調控及多種疾病發生與進展〔2〕。研究顯示miR-21可能成為肝癌不良預后的標志物之一〔3〕。miR-21高表達在多種腫瘤中,且其表達程度參與腫瘤的發生與發展,但在肝癌中的研究尚未見報道,且缺乏預后生存的證據。本研究擬通過免疫組化方法檢測肝細胞肝癌樣本中miR-21的表達水平及其預后意義。
1材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吉林省腫瘤醫院肝膽外科住院肝細胞肝癌患者50例,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齡>50歲28例,<50歲22例;腫瘤大小<5 cm 20例,>5 cm 30例;低分化29例,中/高分化21例;臨床分期ⅡA期6例,ⅡB期7例,ⅢA期12例,ⅢB期14例,ⅢC期11例;T分期:T2期9例,T3期21例,T4期20例;N分期:N0 7例,N1期15例,N2期13例,N3期15例。由兩位臨床病理醫生根據肝細胞肝癌臨床病理分型對患者評定TNM分期。術后將患者腫瘤組織與癌旁組織分別進行病理分析,癌旁組織選擇正常的肝組織,本實驗已獲吉林省腫瘤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免疫組化將石蠟切片置于60℃烤箱中烘片3 h,脫蠟至水后浸于枸櫞酸緩沖溶液中高壓復性5 min,選用3%的H2O2封閉內源性過氧化酶并使用羊血清抑制非特異性結合。以1∶1 000倍稀釋miR-21抗體(美國CST公司)并4℃過夜。染色強度判定由兩位來自吉林省腫瘤醫院病理醫生負責。根據染色陽性細胞數進行評分: 0分為無色,1分為<10%細胞,2分為10%~50%細胞,3分>50%細胞表達miR-21。根據染色評分結果將患者分為miR-21高表達(2~3分)與低表達(0~1分)。
1.3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7.0軟件進行χ2檢驗、t檢驗和Kaplan-Meier。
2結果
2.1肝細胞肝癌及癌旁組織中miR-21蛋白的表達水平50例樣本中29例患者miR-21高表達,其中評分2分11例,3分18例。配對的癌旁組織3例為miR-21高表達,miR-21在肝癌中的表達明顯高于癌旁組織(χ2= 31.07,P<0.000 1)。
2.2miR-21表達水平與肝細胞肝癌臨床病理因素的相關性研究miR-21高表達與T分期相關(P= 0.018)。但miR-21表達水平與患者年齡、性別、腫瘤大小、臨床分期及分化程度均無顯著關聯(P>0.05)。見表1。

表1 miR-21表達水平與肝細胞肝癌患者
2.3預后統計統計患者隨訪時間總計為27個月,其中失訪4例,失訪率達8.0%。高表達miR-21的肝細胞肝癌患者總生存時間明顯短于miR-21低表達者(P=0.032)(圖1),而無疾病進展生存時間則無顯著性差異(P=0.116)(圖2)。

圖1 miR-21表達水平與患者總生存率的相關性

圖2 miR-21表達水平與患者無疾病生存率的相關性
3討論
80%的肝細胞肝癌患者對于化療療效不佳,而化療敏感的患者在治療一段時間后也將產生耐藥。近來已有研究證實,miRNA是一種非編碼RNA(UTR),通過靶基因 3'UTR的結合來調節靶基因表達程度,從而參與腫瘤細胞生長、增殖、分化和凋亡等信號通路的調控過程〔4〕。相關研究顯示miR-21在肝細胞肝癌耐藥機制中起著重要作用,參與細胞趨化運動并與腫瘤細胞侵襲轉移緊密關聯。miR-21在高表達的乳腺癌、結直腸癌及胃癌等惡性腫瘤中患者預后生存差〔5,6〕,Romanska等〔7〕研究顯示miR-21表達水平與臨床分化程度無相關性(P<0.05),但miR-21表達陽性率隨著腫瘤臨床分期升高而增加。而有關miR-21在肝細胞肝癌中的預后生存研究少見。
在進一步實驗中本研究團隊將通過基礎實驗驗證miR-21在人肺癌細胞系(hepG2)等肝癌細胞中的生物學作用,進一步表明miR-21在肝癌細胞中表達的相關機制研究,為臨床肝細胞肝癌的診斷、預后評估和臨床新治療模式提供前期基礎。
參考文獻4
1Ferlay J,Shin HR,Bray F,etal.Estimates of worldwide burden of cancer in 2008:GLOBOCAN 2008〔J〕.Int J Cancer,2010;127(12):2893-917.
2Wierstra L,Alves J,Fox M.A typical proliferation associ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J〕.Biol Chem,2007;388(12):1257-74.
3Kang BW,Lee D,Chung HY,etal.Tetraspanin CD151 expression associated with prognosis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J〕.J Cancer Res Clin Oncol,2013;139(11):1835-43.
4Allen KE,Weiss GJ.Resistance may not be futile:microRNA biomarkers for chemoresistance and potential therapeutics〔J〕.Mol Cancer Ther,2010;9(12);3126-36.
5Zhong M,Ma X,Sun CJ,etal.MicroRNAs reduce tumor growth and contribute to enhance cytotoxicity induced by gefitinib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Chem Biol interact,2010;184(3):431-8.
6Z?ller M.Tetraspanins:push and pull in suppressing and promoting metastasis〔J〕.Nat Rev Cancer,2009;9(1):40-55.
7Romanska HM,Berditchevski F.Tetraspanins in human epithelial malignancies〔J〕.J Pathol,2011;223(1):4-14.
〔2015-01-07修回〕
(編輯袁左鳴/滕欣航)
通訊作者:梁國棟(1983-),男,主治醫師,博士,主要從事普通外科的臨床研究。
基金項目:吉林省科技廳項目(200705274)
中圖分類號〔〕R73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2016)01-0105-02;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0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