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君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3-216-01
同年級的小鄧老師向她的學生家長——辦公室另一位老師推薦一篇作文,這位老師的女兒寫的,昨晚完成的。聽著她們有滋有味地朗讀孩子習作中的精彩句段:“我們一臉苦瓜相,猜不出今天作文寫什么,老師得意了!”“又猜錯了,老師更得意了!”“老師高興得像個孩子,手舞足蹈,激動地說:‘你太聰明了,怎么像我肚子里的蟲子,猜準了老師的心思呢?”……聽著她們自豪的笑聲,我忍不住借過來觀摩一下。確實不錯,即興活動、即興作文——《今天作文寫什么》,抓住老師、同學的動作、語言、神態以及自己的心理活動,生動、具體地描繪了課堂上猜作文內容的情景。
聽小鄧老師介紹,她是讀了作文期刊上一篇文章產生的靈感!多會學習的小鄧老師!她班學生行,我班學生也行吧!我也來試試!我迅速理好了思路:在小鄧老師的基礎上,我的表情動作稍微夸張些!請答問的學生到講臺上回答,舉手學生多的話盡量抽個性不同、特點鮮明的學生!以引起全班孩子的注意,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觀察、感受中,讓每個孩子都有話可說。
下午第一節適逢語文課。我故意比平常慢兩分鐘進教室。我跨上講臺,放下書本,神秘地、笑容可掬地向孩子打了一個停止唱歌的手勢,叫大家抬頭望著老師,看誰最可愛。我把兩手背在后面(平常我很少有這樣的動作),充滿激情地夸起了孩子們:“老師改你們昨天寫的作文太過癮了!我還想改呢,可惜改完了!”(這也是我的真心話)說完,我故意沉默不語,滿臉遺憾、期待。孩子們好奇的目光告訴 我,可以進行下面的步驟了。我清了清嗓子,接著說:“干脆我們今天又寫一次作文。猜猜今天作文寫什么?”一小部分學生不假思索地叫出了聲:“自由作文,想寫什么寫什么!”因為我班平時練筆多是此形式。我神秘地聳聳肩、搖搖頭,一字一頓地說:“對不起,猜錯了!”短暫的沉默,有的抓耳撓腮,有的低頭沉思,有的忍不住和周圍同學竊竊私語。(我站在講臺上,一邊觀察,一邊描述,目的是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終于,后排一名男生舉起了手,我請大家回頭看看第一個舉手的,再請這名男生到講臺上回答。就這樣,我又請了班上最文靜膽小的小楠、戴眼鏡的“小博士”小鑫,他們都猜了今天作文內容:寫人吧!因為老師剛剛形容我們的神態、動作都很生動;寫學習了“遨游漢字王國”的感受吧,我們剛學過。但我都神秘地、有禮貌地告訴他們:“謝謝你,你很善于觀察、思考,但是你猜錯了!”沉默,長時間的沉默。又有一個乖巧的女孩信心十足舉起了手。她走上講臺,有點激動地說:“就是寫剛才發生的事吧!”下面的同學有的還未聽清楚呢!有人在說“對!”有人還是一副迷惑不解的神態。我請小女孩重復剛才的話。“對嗎?”我激動了。(后來學生形容我像中了百萬大獎一樣。)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對!”我向小女孩深深鞠了一個躬,感謝她猜中了老師的心思。
“寫剛才的情形,同學們有話可說嗎?”“有!”我很高興,達到了預期效果。我請學生回憶剛才的情形,都想到了哪些好詞好句來形容?孩子們爭先恐后地舉起了手,有些興奮,有些得意,說出了自己積累的詞語、句子:目不轉睛、莫名其妙、笑容滿面、垂頭喪氣、胸有成竹、沾沾自喜、竊竊私語、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他猜錯了,立刻像霜打的茄子——蔫了;老師站在講臺上,雙手背在后面,像個大干部神氣十足的;老師臉上笑成了一朵花,露出一排雪白的牙,嘴角還有一個小酒窩呢……“誰來教教大家,可以從哪些方面寫剛才的情形呢?”我拋出了最后一個問題。“寫老師的表現”“寫答問同學的語言、動作、神態!”“寫我自己的心理活動!”……
我什么也不再講,請學生們以《猜猜看》為題,一氣呵成寫作文。三十分鐘過去了,大部分學生都完成了習作。平常怕寫作文的小興居然自告奮勇讀自己的作文。聽完小興的作文,同學們情不自禁地熱烈鼓掌。他寫清楚了大家猜“今天作文寫什么”的過程,抓住了老師、同學的動作、神態、語言寫,尤其把自己參與活動時心理活動的變化寫得生動、具體:“我迷惑不解地望著老師,不知道她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我聽到老師對小楠說‘謝謝你,心里有點懼怕,千萬別寫人!”“又聽到老師說‘你猜錯了!。我高興得手舞足蹈,上鞋不用錐子——真(針)好!不用寫人了!”“還是不對,我真想跑到老師的肚子里,看一看今天作文到底寫什么?”“老師葫蘆里的藥終于倒出來了,我恍然大悟……”其他孩子,面帶喜色,舉著自己的習作躍躍欲試。
“作文,就是這么簡單。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寫下來,就是好文章。‘欲要看究竟,處處細留心。”我和顏悅色地告訴孩子們。
這是一次最省事的習作,也是一次最高效的習作,創設情境,充分激發學生參與活動興趣,巧妙引導學生細心觀察,鼓勵學生活學活用好詞佳句,積累語言。一舉幾得。
“活到老,學到老。”向書本學、向同事學,結合學生實際創造性地學,是我在本次習作指導中最大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