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富勤
【摘 要】 “自主學習”是學習的一種重要方法,也是當前正在積極探索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就是把學生作為主體,使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協作學習、基本問題的學習或研究性學習。學生學習的主戰場在課堂,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課堂教學是一個雙邊活動的過程,只有營造濃厚的自主學習氛圍,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加強學生分層訓練,才能真正調動學生自身的學習潛能,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關 鍵 詞】 自主學習;小學生;能力
“自主學習”是學習的一種重要方法,也是當前正在積極探索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就是把學生作為主體,使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協作學習、基本問題的學習或研究性學習。學生學習的主戰場在課堂,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課堂教學是一個雙邊活動的過程,只有營造濃厚的自主學習氛圍,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加強學生分層訓練,才能真正調動學生自身的學習潛能,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人全面發展和二十一世紀的需要。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不僅有利于學生今后的學習,而且能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要以學生為本位,在學生積極參與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和提高。本文就此談幾點看法。
一、注重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啟動學生自主學習的關鍵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進行正常教學活動、提高教學效果的保證,對師生雙方良好品質的形成也起著重要作用。教學過程就是教師和學生對世界意義進行合作性建構的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而不是單純的知識傳遞過程。不和諧的師生關系,缺乏情感的維系,學生對教師總帶有一種畏懼、戒備、冷漠等不正常心理。久而久之,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不想也不敢回答問題或提出自己不同的見解,因而課堂效果自然也就無法得到提高。因此,要真正確實有效地在課堂教學中落實創新精神,就必須重新建立一種新型師生關系,營造一種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平時注重與學生溝通,研究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個性特點,了解其認知規律和興趣點,與學生交朋友、談心,進行書信交流溝通,使課堂氣氛和諧民主,給學生創造創新的環境,使其具備創新的品質,并根據學生的特點制訂方案措施,遷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樂學、愛學,使學生能在自主開展研究性學習中大膽發言,大膽實踐,大膽創新。
二、重視“問題情境”在課堂中的作用是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前提
毫無生機的課堂教學不光會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厭惡老師,更會阻礙學生的自主發展。教師要精心創設問題情境,不斷激發學生對新知學習的熱情,拉近學生與新知的距離,讓學生親近數學,使學生經常處于“憤悱”的狀態中,給學生提供學習目標和空間,自主學習才能真正成為可能。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利用實際生活中的例子或利用多媒體等,為學生創造適合的教學情境。以創設應用性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己發現數學問題;以創設趣味性問題情境,引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以創設開放性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以創設直觀性圖形情境,引導學生深刻理解數學概念; 以創設新異懸念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以創設疑惑陷阱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討論; 以創設已有知識的問題序列,引導學生自己獲取新知識的生長點。
三、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主動去感受新知的產生
通過直觀操作,既使學生理解概念、性質,又培養了學生的空間觀念;通過學生直觀操作實驗來研究數學規律,既掌握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又培養了良好的研究問題意識。如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時,我要求每位學生拿出長方體紙盒,認真觀察長方體的面、棱、頂點,引導學生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數一數,逐步抽象概括出長方體的特征。再讓學生用細木條或鐵絲做棱長,用橡皮泥粘成一個長方體框架,從而清楚看到12條棱之間的關系,進一步引出長、寬、高的概念。在此基礎上,可讓學生動手用硬紙板做一個長方體和正方體,通過這樣三個階段的操作,讓學生逐步把握長方體的內涵,明確各部分之間的 聯系,有利于內化新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四、注重生活應用,讓學生樂于在生活中實踐數學
教師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的應用價值。在教學活動學中,教師要讓學生認清數學知識的實用性,能夠用數學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現象;在課堂教學中聯系實際,幫助學生能夠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加強學生的生活實踐,引導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培養學生數學能力。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從實際生活出發,在數學和生活之間架起橋梁,教師提取生活中一些題材,讓學生聯系實際,學會解決問題。
總之,如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同時又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我們應該從唯物辯證法的觀點來看待這個問題,在實際的教育工作中,認真處理好教師的“導”與學生的“學”這一對辯證統一的矛盾,努力營造寬松愉快的教育氛圍,積極尋求開放、生動、變化的課堂教育模式,認真實施誘導、鼓勵的教育策略,使學生以最佳的精神狀態全身心地投入到自主學習的最高境界中去,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杰. 淺析小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 學周刊,2016(5).
[2] 王漫澄. 小學數學自主學習的探究[J]. 新課程(小學版),2015(7).
[3] 繆建英. 淺談小學生的自主學習[J]. 考試周刊,201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