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建立健全多部門多學科協作機制 提高醫院管理效率

2016-02-21 13:37:23彭佑群
現代醫藥衛生 2016年22期
關鍵詞:學科醫院手術

彭佑群

(重慶市高新區人民醫院400039)

建立健全多部門多學科協作機制 提高醫院管理效率

彭佑群

(重慶市高新區人民醫院400039)

醫院管理工作和醫療業務活動均需工作人員集體協作和密切配合才能完成。建立健全多部門多學科協作機制是提高管理效率和醫療質量、確保醫療安全的有效措施。該文對建立多部門多學科協作機制的方法、步驟進行了介紹,并以二級甲等醫院為例闡述了在醫院行政、后勤管理工作和醫療業務活動中需建立多部門多學科協作機制事項、各部門職責分工及工作要求。內容全面翔實,值得醫院管理者參考借鑒。

醫院管理; 全面質量管理; 安全管理; 多科協作機制

醫院是為人民群眾提供疾病的醫療、康復、健康教育和預防保健等醫療衛生服務的專業機構。醫院各種管理工作和醫療工作并非單一的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各項診療活動中、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急危重癥患者的搶救、疑難及危重患者的診治、多臟器疾病及復合性損傷的診治、群體性病傷事件的處置、規章制度的落實、醫療服務項目的實施等方面均需工作人員集體協作和密切配合才能完成。然而,在工作中時常會出現每個部門都管,而每個部門都管不到位,導致工作效率低下、工作質量不佳,無法按時完成,有時甚至影響到醫療業務開展的情況。建立健全多部門多學科協作機制是解決這種現象的有效措施[1]。

1 多部門多學科協作機制概念

在醫院的管理、醫療業務、后勤保障工作中有許多需多部門配合完成的事項。在醫院行政和后勤管理中為使管理工作更加規范有序、提高管理效率而建立的多個職能部門相互協調和配合的工作模式;在醫療業務工作中為提高患者的診斷準確性、制訂更加優化的就醫流程、更加科學的診療方案、更加合理的治療措施而建立的一種多部門多學科全面協作、密切配合推進各項工作順利進行的工作機制或工作模式。

2 在醫院管理及醫療工作中需多部門多學科協作的事項

2.1 醫院管理方面需建立多部門多學科協作機制的事項 在醫院管理工作中需多部門多學科協作的事項是方方面面的,如法律法規和行業規范的執行,各種管理措施和規章制度的制訂和落實,醫療服務項目的實施,藥品、物資物品、設施設備供應、后勤保障服務及其他一切需要多部門多學科參與或協作的事項。

2.2 醫療業務工作中需建立多部門多學科協作機制的事項 在日常診療活動中有許多需各臨床科室和醫技部門協作的事項,如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急危重癥患者的搶救、疑難及危重患者的診治、多臟器疾病及復合性損傷的診治、群體性病傷事件的處置等均需多部門多學科協作。

3 多部門多學科協作機制的建立

3.1 醫院成立多部門多學科協作機制的組織機構 為推進多部門多學科協作機制的有效建立,醫院應組建由行政主要負責人(院長)牽頭的工作組,負責建立及實施多部門多學科協作機制,分管副院長及各職能部門負責人組成工作組成員,以便在協作工作中充分調動醫院最優質的資源,協同發揮最大效益,確保醫院管理效率最大化及醫療救治效果最優化。

3.2 梳理需多部門多學科協作的工作事項 各職能部門根據業務管理需要梳理需多部門多學科協作的事項,匯總后由工作組集體研究決定。

3.3 明確各部門在不同協作事項中的職責 根據不同工作事項的要求,確定分管領導、牽頭部門和協作部門。所有需多部門多學科協作的事項均按業務分管范疇,由分管業務副院長負責,分管業務的職能部門牽頭,確定協作部門并負責組織召開會議、分解工作任務、協調部門之間的工作、督查工作落實情況并收集整理資料,協作部門積極配合參與,建立良好的溝通、交流、協作機制,確保工作順利完成。

3.4 重大事項、較為復雜的項目或活動的牽頭部門和協作部門 對重大事項、較為復雜的項目或活動在難以確定牽頭部門和協作部門時提交工作組或醫院院長辦公會研究確定牽頭部門和協作部門。

3.5 在日常醫療業務工作中長期需多部門多學科協作的事項 牽頭部門應制定工作流程和工作規范,對全員進行培訓,并定期督查各協作部門的工作,定期總結、定期組織召開會議分析評價協作工作的成效,確保協作機制長期有效,工作落實到位。對突發性的工作或階段性的任務,牽頭部門按需組織會議、協調落實各項工作,任務結束后作好總結評價。

4 多部門多學科協作機制中各部門職責

根據衛生行業規范及等級醫院評審要求,結合各醫院實際,在各種協作事項中應明確各部門職責,以促進

多部門多學科協作機制完善并落到實處。現以二級甲等醫院為例,將多部門多學科協作機制中各部門職責及工作要求闡述如下。

4.1 醫院管理工作中需多部門多學科協作事項的職責分工

4.1.1 對提高工作效率、優化醫療服務流程、縮短患者就醫等候時間和住院時間而開展的多部門多學科協作調研 有研究表明,有效的多部門多學科協作能明顯優化就醫流程,暢通綠色通道,體現急救的時效性,提高工作效率,提高醫療護理服務品質,提高患者滿意度[2-3]。牽頭部門應該為醫院質量控制科,協作部門為醫務科、護理部、各臨床科室等,責任領導為醫院院長。

4.1.2 醫院質量與安全管理委員會及各質量管理委員會的分工協作 牽頭部門應該為質量控制科,協作部門為醫療、護理、醫院內感染管理、病案管理、臨床用血管理、藥事管理、醫學裝備、醫學倫理、生物安全、治安綜合治理十大質量與安全管理委員會負責人及秘書等,責任領導為醫院院長。

4.1.3 醫療、護理等職能部門組織實施全面醫療質量管理與醫療安全管理的持續改進 醫療的牽頭部門應該為醫務科,護理的牽頭部門應該為護理部,協作部門為各職能部門、醫技科室、臨床科室等,責任領導為分管醫療業務副院長。

4.1.4 對多重耐藥菌管理、細菌耐藥監測及預警 牽頭部門應該為醫院內感染管理科,協作部門為醫學檢驗科、藥劑科、醫務科等,責任領導為分管醫院內感染管理副院長。

4.1.5 對消毒隔離制度的管理 牽頭部門應該為醫院感染管理科,協作部門為護理部、消毒供應中心、各臨床醫技科室等,責任領導為分管醫院感染管理副院長。

4.1.6 對患者進行跌倒、墜床風險的安全管理 牽頭部門應該為護理部,協作部門為總務科、各臨床科室等,責任領導為分管護理工作副院長。

4.1.7 對電子病歷系統的管理 牽頭部門應該為信息科,協作部門為醫務科、護理部、各臨床科室等,責任領導為分管醫院信息管理副院長。

4.1.8 信息化管理 牽頭部門應該為信息科,協作部門為行政辦公室、黨委(總支)辦公室、財務科、設備科、各職能部門等,責任領導為分管醫院信息管理副院長。

4.1.9 信息公開管理 對社會信息公開的牽頭部門應該為行政辦公室,對內部職工信息公開的牽頭部門應該為醫院工會組織,協作部門為醫務科、護理部、藥劑科、財務科、人事科、黨委(總支)辦公室、信息科等,責任領導為醫院院長。

4.1.10 醫德醫風管理 牽頭部門應該為黨委(總支)辦公室,協作部門為患者服務部(中心)、醫務科、護理部、人事科等,責任領導為醫院黨組織主要負責人。

4.2 醫療業務工作中需多部門多學科協作事項的職責分工

4.2.1 雙向轉診工作中的多部門多學科協作機制 在分級診療工作中建立完善以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為基礎的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或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為基礎的城市三級衛生服務網絡的雙向轉診分工協作機制。牽頭部門應該為醫務科,協作部門為患者服務部(中心)、各臨床科室等,責任領導為醫院院長。醫務科負責建立工作流程,由患者服務部(中心)負責與各級醫療機構對接,各臨床科室配合完成。

4.2.1.1 由同級或下級醫院轉診到二級醫院 二級醫院承擔轄區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民營醫療機構、個體診所轉來院進行檢查、治療或住院患者的診治任務。由二級醫院患者服務部(中心)將醫院業務范圍、診療項目、科室分布、就診制度及流程以書面形式告知所有轉診醫院:(1)僅作輔助檢查的患者轉診由轉診醫院醫務人員開俱檢查申請單,寫明患者基本信息、類別(醫保、工傷或自費等)、確定檢查項目、是否急診等事項。接診醫院的醫學影像科、醫學檢驗科、超聲診斷科根據檢查申請單按要求進行檢查。對檢查中發現危急值者應按危急值報告程序報告轉診醫院申請醫生;如病情緊急且危重應立即報告醫務科,醫務科協調相應臨床科室進行緊急處理后根據患者病情收入院或轉回轉診醫院診治。(2)緊急情況下急診危重患者由轉診醫院(中心、站)醫務人員電話聯系二級醫院患者服務部(中心)或行政總值班、醫務科或急診醫學科,急診醫學科派出“120”救護車及醫務人員出診,“120”醫生視病情就地處置或接回醫院救治。(3)平診轉診的門診患者由患者服務部(中心)協調門診醫生優先診治,患者服務部(中心)協調有困難時應報告門診部主任協調優先診治。(4)平診轉診的住院患者由轉診醫生開俱住院證,根據患者主要診斷收治到相應臨床科室,住院部各臨床科室應優先安排轉診患者的住院床位。

4.2.1.2 由上級醫院轉回二級醫院 接收上級醫院轉回的患者原則上應為診斷明確、治療方案確定、在本院診治能力范圍內的患者,在接收時請上級醫院提供患者較完善的病歷資料,以便下一步的診治。接收前應由醫務科協調,接收的臨床科室優先安排好床位,提前做好接收患者的準備。

4.2.1.3 由二級醫院轉診到上級醫院 對部分急危重癥患者或具有特殊情況的患者在二級醫院診治有困難時可由主管醫生提出,科主任簽字后報告醫務科轉往上級醫院。如病情允許轉院前可進行全院大會診和(或)邀請上級醫院專家會診,寫好病情介紹、準備好相關病歷資料,同時,盡量幫助患者聯系所轉診醫院、科室和床位。

4.2.1.4 由二級醫院轉回到下級醫院進行康復治療 對有適應證轉回下級醫院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的康復期患者應事先直接或通過患者服務部(中心)與接收醫院聯系,安排好床位,轉診患者的主管醫生應寫好病情介紹(包括主要癥狀、體征、輔助檢查及診斷、治療情況)和下一步治療方案的建議等,交給接收醫院,以便下一步的治療。在雙向轉診過程中應根據患者病情決定護送方式,可由接收醫院接送或由轉診醫院派救護車轉送。

4.2.2 急診患者及急診手術患者救治的多部門多學科協作機制 急診患者管理的牽頭部門應該為門診部,協作部門為醫務科、急診醫學科、各醫技科室、各臨床科室等,責任領導為分管門、急診工作副院長。急診手術管理及患者術后醫療服務的協調牽頭部門應該為醫務科,協作部門為護理部、麻醉科、醫技科室、外科系統各臨床科室等,責任領導為分管外科系統業務副院長。緊急情況下多學科聯合會診,如涉及急危重癥患者搶救會診、多專科疾病患者的急診手術術前會診等,門診部接到臨床科室緊急電話申請或提交書面申請后即開始組織會診,各受邀科室接到通知后必須按急會診管理規定及時派專家到現場參加會診、討論和聯合搶救工作。

4.2.2.1 各職能部門職責 門診部負責急診患者救治的日常協調管理工作,在緊急情況下負責調配全院力量對患者進行全力搶救。重大突發事件的醫療救治應立即上報院領導,由院領導負責全面指揮、協調。設備科、總務科負責急救工作中設施設備器械的配備、救護車的調度、水電氣的供應等所有后勤保障工作。

4.2.2.2 急診醫學科職責 凡診治急診患者急診醫學科負責落實院前急救工作,按照首診負責制的要求檢查診治患者,對診斷不明確者應邀請相關專科會診協助診治。需急診收入院者根據病情開通生命綠色通道完善相關檢查,決定收治的臨床專業科室,在無法決定收治的科室時急診科應邀請相關臨床科室緊急會診,做好轉科準備,并護送患者轉入病房。對急危重癥患者進行初期搶救后收入重癥醫學科,必要時上報門診部組織全院力量搶救。對可能需急診手術治療的患者應立即請相應外科專科急會診。

4.2.2.3 協作科室職責 受邀請的臨床科室作為協作科室應立即派科主任或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醫生進行急會診。在決定急診手術后立即邀請麻醉醫生會診,手術主刀醫生或第一助手和麻醉醫生應詳細向患者和(或)家屬說明病情、手術必要性、手術風險、替代治療方案等情況。征得患者和(或)家屬簽字同意后進行手術治療。如患者因特殊原因(如昏迷、無民事行為能力)且家屬不在場時應立即報告醫務科或行政總值班進行手術審批。并立即開通急診手術患者生命綠色通道,將患者直接送入手術室,力爭在最短時間內實施手術,

挽救患者生命。醫學檢驗科、醫學影像科、超聲診斷科等醫技科室應按綠色生命通道工作要求優先檢查急危重癥患者,對出血等緊急患者可先將檢查結果口頭告知臨床醫生,隨即在30 min內出具書面急診報告,在24 h內出俱正式報告,為臨床搶救患者提供依據。輸血科負責血液的備存,根據業務量和用血數量儲備血液,原則上每個血型至少應儲備2個單位以上的血液,備用血一旦使用應立即補足儲備血,以保證緊急情況下的用血需求。藥劑科負責急救藥品的準備,在緊急情況下立即向醫藥公司或附近大醫院求援,保證搶救藥品的及時供應。

4.2.3 門診疑難患者多科會診制度 牽頭部門應該為門診部,協作部門為醫療專家組。會診對象為病情較為復雜,但不屬于急診的患者,如門診患者就診3個專科或在1個專科就診3次以上尚未確診者或所患疾病診斷較為明確但病情涉及多學科、多系統、多器官需多個專科協同治療者。首次接診醫生認為有必要進行會診,在征得患者或家屬同意后向門診部提出申請,填寫會診預約單,患者或家屬持預約單到門診部按規定辦理有關手續。在就診過程中患者或陪同家屬認為只有專家會診才能解決診療問題,患者或家屬也可直接向門診部辦公室提出會診要求,門診部甄別后委托首診醫生或指定與疾病關系最密切的專科接診醫生填寫會診預約單,患者或家屬持預約單到門診部辦公室辦理相關手續。門診部根據患者病情及要求負責確定會診專家與會診時間。會診應在接受申請后24 h內完成。會診專家為各相關專業副主任醫師以上工作人員,參加每例會診的專家數量不得少于3名。接到會診通知后專家必須在約定時間準時參加會診。會診患者必須攜帶門診病歷、檢查報告、化驗結果等全部資料如約提前抵達指定地點,等候會診專家問診及查體。會診由門診部主任主持。會診程序為首診專科醫生報告病歷與診治經過,提出會診目的;會診專家補充詢問病史并進行查體、集中討論,會診專家組須對患者的診斷、治療計劃或醫囑寫出書面意見;會診完畢主持人委托適當的專家將會診意見轉告患者,并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如有保護性醫療方面的考慮會診意見或結論只向患者的家屬反饋。門診部須對會診后患者的去向、療效進行追蹤了解,對患者或家屬進行電話隨訪,收集患者或家屬對會診工作的反饋意見。門診部須定期總結門診疑難病例會診工作,及時發現和解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不斷改進會診工作,提高會診質量。

4.2.4 醫療質量與醫療安全管理和持續改進工作多部門多學科協作機制。

4.2.4.1 門、急診聯席會制度 門、急診是醫院首次接待患者的窗口,診室繁多、程序復雜、流程冗長,需各部門密切配合方能為患者提供便捷、優質的醫療服務。為加強門診各部門之間的協作,建立門、急診聯系會制度。

由分管門、急診工作的業務副院長主持,門診部主任、門診部全體工作人員、臨床和醫技各科室負責人、掛號收費人員、咨詢臺/分診處工作人員定期或不定期召開門、急診聯席會議,分析門、急診醫療服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進措施,不斷改善門、急診服務質量,提高患者滿意度。

4.2.4.2 臨床、醫技聯席會制度 各臨床、醫技科室的密切配合是建立健全多部門多學科協作機制的基礎。病理科、醫學檢驗科、放射科、超聲診斷科等醫技科室應設置會診聯絡人,以保證在接到會診通知的情況下能及時安排人員參加多部門多學科協作聯合診療工作。定期召開臨床、醫技科室聯席會議,加強臨床科室與醫技科室之間的溝通,整改醫療服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落實《檢驗科臨床隨訪制度》、《醫學影像科臨床隨訪制度》等,要求醫學檢驗科、超聲診斷科、放射科診斷醫生到臨床科室隨訪患者,了解醫技輔助診斷與臨床診斷及病理診斷的符合情況,不斷積累經驗,提高診斷水平;同時,要求臨床醫生定期參與醫技會診及閱片,提高臨床醫生診斷水平。臨床與醫技科室合作加強危急值管理,每年調整1次危急值項目及具體危急值,分析在危急值處理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落實責任部門并加以整改,以此加強臨床與醫技之間的聯系,確保醫療安全。

4.2.4.3 疑難及危重患者診治的多部門多學科協作機制 (1)疑難及危重患者的救治涉及多學科醫療專業,跨專業情況較明顯,為提高住院疑難及重癥患者診斷質量和臨床療效,為患者提供最佳的個體化綜合診療方案,改善患者預后及生活質量,降低壓瘡等并發癥的發生[4],有效縮短患者平均住院時間及控制患者平均住院費用,凡遇疑難及重癥患者或本專業范圍外涉及多專科情況突出時執行科間會診或多學科聯合查房診療模式:①科間會診診療模式。由經治醫生提出,上級醫生查房同意會診申請,電話通知會診科室,會診科室主任做好相應安排。非急診會診,會診醫生應在24 h內會診查房,并完成會診查房記錄。急診會診,被邀醫生應在規定10 min內到達邀請科室參加會診查房,提出診斷處理意見,并立即完成會診查房記錄。患者所在科室必須按多學科會診討論結果意見,認真執行,并及時將診治情況反饋相關科室,以便評價療效。②多學科聯合查房診療模式。多學科聯合查房診療模式是由多學科專家參與患者診療的工作模式,能明顯提高復雜、疑難及重危患者的診治效果[5-6]。牽頭部門應該為醫務科,協作部門為重癥醫學科、醫療護理專家組成員等,責任領導為分管醫療業務副院長。由專科經治醫生提出申請,經科主任(或科主任指定的負責人)同意并提供病歷摘要,然后報醫務科審核并通知相關專家參加聯合查房,受邀請參加聯合查房的專家必須在確定的時間、地點準時參加。緊急情況下的多學科聯合查房按急診患者及急診手術患者進行,各醫技科室應按要求參加多學科聯合查房工作。多學科聯合查房由業務副院長或醫務科長主持,患者所在科室的科主任和全體臨床醫生參加,患者主管醫生做好聯合查房前資料收集準備工作,并詳細匯報病史和入院后診斷處理情況,提出查房的目的,做好查房記錄;參與聯合查房專家仔細閱讀聯合查房材料,了解聯合查房患者的病情和討論的內容,對診斷、預后評估、治療方案等作出判斷。多學科聯合查房討論內容包括患者目前的診斷、治療方案是否準確、適宜,需進一步做的相關檢查,目前患者最需解決的問題,并發癥的處理,預后分析,確定后續診療方案等。由業務院長或高年資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相應專業的專家匯總各專家會診意見后總結,最后將討論結果記錄于病歷中。查房結束后由業務院長或醫務科長與患者所在科室主任、主管醫生一起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告知其多學科聯合查房情況,并執行多學科聯合查房提出的診療措施。多學科聯合查房診療模式由各專家提出交叉學科間的診療建議,解決診療過程中的難題,有利于拓展專科人員的整體醫學思路。應將多學科聯合查房診療模式列入醫療管理的常規工作,由醫務科主要負責行政協調,并負責監督制度的落實,對存在問題及時反饋,持續改進多學科聯合查房診治質量,不斷提高診療水平。(2)重癥醫學科的多學科協作和支持機制。入住重癥醫學科的患者常是重癥或多系統、多器官病變,病情危重且錯綜復雜,需多科室通力合作,為能針對患者疾病和身體狀況制訂最合理的診療流程、最優化的治療方案,以解決臨床疑難病的診斷和治療問題,應常規建立多部門多學科協作和支持機制。(3)腫瘤多學科聯合會診診療模式。為使腫瘤診治更加科學化和規范化,提高腫瘤治愈率和患者生活質量,減輕患者經濟負擔,應常規實行腫瘤患者多學科聯合會診診療模式。由專病診治科室和腫瘤內科、醫學影像診斷科、病理科、醫學檢驗科專家組成,根據腫瘤分期、病理類型和患者機體狀況制訂合理的診療流程和最佳優化治療方案,并解決晚期和臨床疑難病例的診治問題。有研究表明,多學科協作診治胰腺癌患者能顯著提高臨床近期療效,明顯延長患者生存期,降低血清癌胚抗原、糖鏈抗原19-9和癌抗原242水平,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臨床廣泛推廣應用[7]。(4)實施中醫治療或康復治療的多部門多學科協作機制。發揮中醫特色,建立并完善中醫與西醫臨床科室的協作機制。牽頭部門應該為醫務科,協作部門為中醫科、各臨床科室等,責任領導為分管中醫醫療業務副院長。為提高療效,發揮中醫藥優勢,在西醫內科、外科、婦產科等住院患者中往往有中醫藥或康復治療的需求。在臨床工作中選擇中醫治療優勢明

顯的病種,落實《會診制度》,發揮中醫特色,不斷完善中醫與西醫臨床科室間的協作機制,通過科間會診,開展疑難及危急重癥的病情評估,制定適宜的中醫診療方案,將中醫藥服務拓展到西醫臨床科室,為患者提供適宜的中醫診療服務。卒中單元是典型的卒中患者康復的多部門多學科協作治療模式,卒中患者在卒中單元醫療管理模式下給予藥物治療、肢體康復、語言訓練、心理康復、健康教育等,降低患者病死率、致殘率,提高日常生活能力[8]。中醫科及康復醫學科提供《中醫康復治療的優勢病種目錄》,臨床各科中有需要中醫中藥和康復治療的住院患者提出會診申請,中醫科按會診制度要求選派高年資中醫康復醫生會診,制訂中醫中藥和康復治療方案。如有需要康復醫生親手操作完成的項目,由中醫科派專人定期到臨床科室為患者進行治療。(5)疼痛患者治療多部門多學科協作實施方案。疼痛治療具有明顯的多學科特點,所涉及的學科包括麻醉科、骨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中醫科、康復醫學科等。牽頭部門為醫務科,協作部門主要有康復醫學科和麻醉科,責任領導為分管醫療業務副院長。實施疼痛治療的醫生在臨床工作中均必須與以上學科保持密切聯系,為有需要實施疼痛治療的患者選擇適宜的治療方案,在不影響疾病主要治療方案實施的情況下解除患者痛苦。對術后鎮痛患者麻醉科應派麻醉醫生負責對患者的疼痛治療情況進行查房,如有特殊處理的情況,在患者的病程記錄中進行記載。

4.2.4.4 手術患者的管理 由業務主管部門醫務科牽頭,負責定期組織護理部、各臨床科室等多部門召開專題會議,協調手術患者的管理,嚴格落實《圍手術期管理制度》。臨床科室負責入院時對患者病情進行評估,通過多學科聯合會診、多學科協作治療,有效控制慢性病和基礎病,做好圍術期管理,為手術爭取時間,使手術取得滿意效果[9]。麻醉醫生對手術患者進行麻醉風險評估,術前對高危患者或高風險診療項目進行多科室聯合術前談話[10],并由手術醫生、麻醉醫生、手術護士進行患者的交接、手術安全核查,術后手術醫生、麻醉醫生、手術護士將患者護送回病房,接送雙方醫生、護士完成書面交接并履行交接簽字。麻醉醫生負責患者術后訪視,對自控鎮痛、氣管插管及各種引流管等術后相關事項進行處理:(1)建立外科系統聯席會制度。建立麻醉科與外科系統的聯席機制,加強對醫療核心制度的落實,圍術期管理,手術標本管理,術前、術中、術后醫院內感染等環節管理。定期召開外科系統專題聯席會議,會議由分管外科系統業務副院長主持,麻醉科全體醫生、手術室全體護士、外科系統全體臨床醫生參加,總結、查找手術協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制定措施、落實責任整改存在問題,進一步加強多學科協作和配合,持續改進工作質量,提高手術質量及手術患者的安全。(2)圍術期患者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的多部門多學科協作機制。牽頭部門應該為醫務科,協作部門為藥劑科、外科系統各科室等,責任領導為分管外科系統業務副院長。醫務科牽頭,組織藥劑科及臨床科室主任遴選一類手術切口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的品種和目錄,對各臨床科室一類切口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進行監督管理,落實獎懲制度,定期召開圍術期抗菌藥物預防性使用多部門多學科協作會議。臨床科室嚴格落實《圍手術期抗菌藥物使用制度》,嚴格控制一類切口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藥劑科落實《抗菌藥物處方點評制度》,及時反饋用藥信息并預警,醫院感染管理科加強對抗菌藥物使用情況的監管。在院內構建用藥風險控制系統,做到合理用藥、科學用藥,保證患者用藥安全[11]。(3)心血管內科醫生實施監護保障手術安全協作機制。對合并嚴重心血管疾病的危重患者,在緊急情況下必須實施手術治療,在實施手術前臨床科室按規定上報至醫務科,醫務科負責全面統籌協調,參與麻醉科、心血管內科等相關科室聯合會診,確定術前、術中處理方案。對手術麻醉中可能出現的心血管意外,風險較大的患者由心血管內科派高年資專科醫生到手術室全程參與協作手術,與麻醉醫生共同監護手術全過程,以便在出現危急情況時立即實施搶救,直到患者手術結束安全返回病房或重癥監護病房,制定好術后處理方案為止。麻醉科負責準備好除顫儀等搶救實施設備和急救藥品。

4.2.5 開展臨床路徑及單病種質量管理工作多部門多學科協作機制 臨床路徑及單病種質量管理涉及臨床醫療、護理、醫技、信息、病案、藥劑等部門。牽頭部門應該為醫務科,協作部門為護理部、醫技科室、臨床外科系統、有臨床路徑病種的內科、麻醉科、藥劑科等,責任領導為分管業務副院長。醫務科牽頭負責選擇合適病種、制定臨床路徑及單病種質量控制實施方案,負責督查臨床路徑表單的制作與執行,實施后負責定期組織護理部及各科室召開臨床路徑與單病種質量控制會議,并進行全院性分析;信息科負責臨床路徑及單病種信息化建設及操作培訓;各臨床科室負責為每一個病種制作具體臨床路徑表單,制定本科室臨床路徑方案并實施,定期分析,不斷改進;藥劑科負責臨床路徑實施過程中用藥連續性保障工作及用藥合理性分析。

4.2.6 醫療應急多部門多學科協作機制

4.2.6.1 院內患者大出血的急救 醫院應成立大出血搶救技術小組,成員由相關專業業務骨干組成,當醫院出現大出血患者需搶救時應緊急召集搶救小組成員現場實施搶救。搶救技術小組成員集體研究搶救方案,各施其職,對患者進行輸血治療、藥物治療、介入治療及手術治療,集中優勢資源盡全力搶救大出血患者。

4.2.6.2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機制 醫院應制訂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組建醫療衛生應急小組。當突發事件發生時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醫療衛生應急小組成員應無條件服從上級主管部門與醫院的統一安排,醫務科與醫療衛生應急小組成員所在科室統籌協調,保障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與醫院正常工作兩不誤。

4.2.6.3 群體性傷害事件中嚴重創傷的應急協作機制

群體性傷害事件是指在一次事件中有3人以上受到傷害的事件。往往發生突然,受傷人數多,傷情復雜且輕重不一,需多部門多學科協作方能完成傷者的救治。有研究表明,多部門多學科有效協作可明顯提高嚴重創傷院內救治水平[12-13]。在分管業務副院長領導下由醫務科牽頭建立健全應急預案,明確各部門、臨床科室、醫技科室職責。在傷情發生時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醫務科進行全面協調和受傷人員的統計;急診醫學科負責院前急救和院內重癥患者的初期搶救,并根據受傷部位和傷情將患者分流到臨床各科室;如傷情許可進行輔助檢查者醫技科室開通綠色生命通道進行優先檢查并出具急診報告;需進行急診手術者按急診手術患者進行多部門多學科協作處理,確保受傷人員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

醫院建立有效的多部門多學科協作機制是規范醫院管理、提高管理效率、提高醫療質量、改善醫療服務、確保醫療安全的有效途徑。多部門多學科協作機制依托醫院人才優勢、技術優勢,對優質資源進行整合,充分發揮現有醫療資源的協同作用,對醫院進行精細化管理,對患者進行全面、科學的診斷,為患者制定一套最理想的個體化綜合診療方案,有效避免治療目的不明確、過度治療的現象,提高診斷率、治愈率,從而達到提升醫療質量、節省醫療費用、縮短就診時間的目的。同時,通過這樣的工作流程,也促進了醫務人員在全面分析患者病情方面得到提高,在學科和專業學術方面有了更好地了解和互補,應得到各級醫療機構的重視。

[1] 李愛萍,董曉敏,吳立紅.療養院多科室聯合運行模式[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0,17(4):342-344.

[2] 陳志萍,李玉肖,鄧琳.多科協作優化門診CT增強掃描前患者的護理流程[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醫學下旬刊,2015,12(36):87-89.

[3] 張學萍,魏素芳,沈瑩,等.多科室聯合護理查房優化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流程[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12):1102-1104.

[4] 李明曲,韓曉紅,楊梅,等.多科合作全程銜接預防護理模式對降低危重患者壓瘡發生率的效果[J].黑龍江醫學,2016,40(3):257-259.

[5] 彭慧明,余可誼.北京協和醫院多科協作成功治療130°以上脊柱側后凸畸形[J].協和醫學雜志,2010(2):226.

[6] 陳國棟,吳金榮,周志權,等.多科室聯合腹腔鏡手術56例報告[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2,12(8):761-762.

[7] 謝宣剛.多科協作在胰腺癌患者綜合治療中的應用研究[J].實用癌癥雜志,2015,30(9):1389-1391.

[8] 韓麗.卒中單元管理模式用于治療腦卒中患者的療效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1,9(2):39.

[9] 蔣鴻.603例老年膽結石病的圍手術期綜合治療體會[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13(29):146-147.

[10]李默,庹琳,吳昕霞,等.多科室聯合術前談話預防醫療糾紛效果分析[J].現代醫院管理,2016,14(2):14-16.

[11]石民彥,李鶴梅,吳潤桂.多科協作和患者參與下臨床用藥風險控制系統的構建[J].海南醫學,2010,21(12):118-121.

[12]郝躍峰,顧一利,陶維益,等.探討多科協作因素在嚴重創傷救治中的影響[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5,26(3):48-50.

[13]丁洪香.多科協作視閾下的成批傷護理[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0,19(10):196.

10.3969/j.issn.1009-5519.2016.22.064

C

1009-5519(2016)22-3566-06

2016-10-10)

猜你喜歡
學科醫院手術
【學科新書導覽】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手術之后
河北畫報(2020年10期)2020-11-26 07:20:50
我不想去醫院
兒童繪本(2018年10期)2018-07-04 16:39:12
“超學科”來啦
萌萌兔醫院
論新形勢下統一戰線學學科在統戰工作實踐中的創新
顱腦損傷手術治療圍手術處理
帶領縣醫院一路前行
中國衛生(2015年8期)2015-11-12 13:15:20
為縣級醫院定錨
中國衛生(2014年7期)2014-11-10 02:33:1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麻豆福利av在线播放| 丁香六月激情综合|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 欧洲亚洲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五月婷婷丁香综合| 91破解版在线亚洲| 欧美啪啪精品| 97青草最新免费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毛片| 国产精品视频a| 亚洲熟女偷拍| 欧美日韩在线亚洲国产人| 97国产在线播放| AV在线麻免费观看网站|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网曝门免费视频| 先锋资源久久| 2021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 99在线视频免费| 永久免费无码成人网站| 成人国产精品一级毛片天堂| 夜精品a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二三区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网站| 日韩东京热无码人妻| 日韩成人午夜|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q| 手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chinese男男gay视频网| 国内精品91|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怡春院| 午夜激情福利视频| 成人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国产av无码综合原创国产|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88| 欧美日本在线播放| 91精品国产福利| 乱人伦视频中文字幕在线| 18禁色诱爆乳网站| 四虎综合网| 成人一区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91精品视频| 成人亚洲国产| 在线免费观看AV| 久久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九九精品视频| 日本欧美中文字幕精品亚洲| 亚洲午夜天堂| 农村乱人伦一区二区| www.亚洲一区| 国产乱子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AV| 99999久久久久久亚洲| 成人亚洲视频| 综合社区亚洲熟妇p| 欧美日韩动态图| 中文字幕伦视频| 亚洲女人在线| 啪啪永久免费av| 欧美综合中文字幕久久|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波多野结衣一二三| 亚洲人成成无码网WWW| 天天综合色网| 手机在线国产精品| 永久成人无码激情视频免费| 国产亚洲高清在线精品99| 老司机午夜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天堂成人在线| 中文天堂在线视频| 国产白浆视频|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成人片| 巨熟乳波霸若妻中文观看免费|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福利片|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成年人国产视频| 中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午夜精华无码福利| 国产乱人乱偷精品视频a人人澡| 波多野结衣视频一区二区 |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第一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