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引導、規范文化產業園區健康發展,提高文化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為實現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戰略目標提供有力支撐,近日,文化部辦公廳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完善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創建工作的通知》。
《通知》對創建工作提出了四項要求:首先要突出導向,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以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其次要嚴格標準,要嚴格把關、堅持標準、提高水平,確保所推薦創建園區在全國、區域和行業中的示范性和影響力,特別是要堅決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土地等資源閑置浪費以及以文化產業園區名義開展其他建設經營活動;第三要控制數量,要從當地文化產業發展實際出發,綜合考慮規劃布局和功能定位,提前做好審核篩選,嚴格控制申報數量,防止一哄而上、過多過濫,每省(區、市)每批申報名額不超過一個;第四要加強督導,要加強督促檢查和業務指導,突出創建過程,定期評估創建效果,確保創建方案確定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以《通知》附件形式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完善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創建工作方案》對申報創建示范園區的基本條件進行了嚴格規定,園區發揮社會效益、土地等資源使用效率、集聚企業數量、非文化類商業及其他配套面積占比等方面都有明確要求;明確了此次創建周期為3年,從2016年開始分3批開展示范園區創建工作,期滿驗收合格的,命名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嚴格規定了園區創建的工作程序,在驗收命名、動態管理等環節都做了嚴格規定;明確了對驗收合格的示范園區的激勵機制。此外,對現有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國家級文化產業試驗園區和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后續建設管理工作進行了明確規定,并明確文化部暫不再開展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申報命名工作。(來源:中國文化報)
【智庫評論】
文化產業園區(或基地)的建設對于推動文化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通知》及《工作方案》對于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的建設從導向、標準、質量、數量、過程、管理等方面都作出了相關規定,有利于今后提高和完善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的建設,并對其他的文化產業園區(或基地)建設形成示范效應。不過這些規定能否產生良好的效果,還有賴于今后的文化產業園區(或基地)建設能否領會文件的精神,真正做到建設前周密調研、科學規劃,建設過程中動態管理、嚴格驗收,建設完成后定期考評,不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