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怡君
(重慶商務職業學院,四川 重慶 401331)
近年來,食品安全監管方面的問題頻繁出現,威脅著我國經濟的正常發展和國民的身體健康,引起了國家的高度重視,并出臺相關政策進行嚴厲打擊。重慶市政府在黨和國家政策方針指引下,針對食品安全監管不懈努力,以保證食品安全地流入廣大市民的餐桌,使經濟保持又好又快的發展,讓重慶市保持我國經濟發展領跑城市的地位。
相關法律的制定首先由政府相關部門起草一份內容,然后在立法會議上進行討論和立法,這種制度下制定出的法律帶有濃重的部門色彩,在實際推行中常會遇到阻礙。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法律體系不健全。重慶市在國家關于食品安全頒布多個相關法律法規和大量部門規章的前提下仍存在諸多問題,如這些法律大多內容分散,規定的范圍小,且立法分段特點明顯,部分重要的規定存在缺陷和漏洞,對于有爭議的行業及特殊和交叉行業,缺乏明確歸類的食品種類的立法,造成相應部門職責出現混淆,留下食品安全隱患和監督管理的空白。
(2)處罰力度小。目前,重慶市的違法和處罰力度存在不對等的狀況。一些危害程度大、但個體價值小的食品生產廠家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卻較輕,導致法律和社會的畸形[1]。
存在的問題如下:
(1)職責模糊。經濟的迅速發展帶動了食品行業的快速發展,各種新種類的食品和各種用于加工的添加劑層出不窮,也帶動了各種相關經營業態的出現。一個行業發展過快,往往會伴隨產生新的問題。目前,重慶市相關法律法規的更新速度無法滿足市場變化調整的需求,導致政府職能的模糊,出現交叉領域和監管空白。
(2)監管力量不足。就重慶市食品安全流通環節的監管來說,工商管理系統的工作人員較少,但需監管的商戶過多,出現管不過來的現象。食品安全監管需要具有較強專業能力的復合型人才,但這種專業人員卻很少,成為提高監管水平的制約因素。
除上述問題外,重慶市的食品監管還存在安全檢測問題、標準體系問題、信用體系問題等。標準體系存在標準不統一、設置低、操作性和科學性差、與國際監管標準存在差距、標準矛盾和標準短缺等問題[2]。
美國的監管模式與我國不同,他們根據食品的種類劃分監管職能,不同部門負責的食品種類不同,但負責的范圍包含所負責食品的全部過程。總統食品安全委員會等多個部門相互合作,并記錄相關內容,分工明確,避免監管交叉和空白現象。美國的食品監管還實行連坐政策,如果某個商戶或企業的產品存在問題,受處罰的將不僅是這個商戶或企業,參與該食品制造的其他企業也會受到處罰,敦促商戶或企業進行自我檢測,提高食品質量。
(1)法律法規體系的完善。法律法規的完善根本還在于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要加快對農業生產、加工、流通等各個環節的立法,制定生產規范和標準,防患于未然。重慶市和其他地方政府也要對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進行修訂和完善,廢止與國家條例相沖突或不符合社會發展的條例。對各個部門的職責法律化,解決權責模糊的問題,修補漏洞,掃除盲區,保證地方法和國家法律的一致性。
(2)對食品安全監管體系進行創新。食品生產是一個鏈條模式,因此食品產業要求每一個環節都是安全健康的。為確保每一個環節的合法性,需進行分段監管,借鑒歐美國家的連坐制度,使各部門的優勢得到充分發揮。
(3)統一、科學的食品安全監測體系的建立。整合現有可進行檢測的資源,檢測機制要統一規劃,突破界限,建立先進、科學、合理的檢測中心,負責所有食品加工的監測和檢驗。建立快速地檢測通道,實現檢測信息的及時共享,減少資源的浪費。同時也可建立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分點檢測,以縮短檢測的周期和資源。
食品安全是一項長期堅持的工作,重慶市政府要進行有效的管理,提高監管能力。同時發揮人民群眾和新聞媒體的監督作用,讓全社會參與到食品監督中,推動食品行業的安全合理的發展,為重慶市乃至全國的食品安全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田 韌.當前食品安全監管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藥品監管,2004(4):23-25.
[2]李潔麗,車素芳,劉海燕.我國食品安全監管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1):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