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霞
(山西師范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山西 臨汾 041000)
淺析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問題及策略
高文霞
(山西師范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山西 臨汾 041000)
摘要:小組合作學習在近幾年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歡迎。但是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因此我們需要探索如何選擇合作的學習內容,提高學習的效率。針對上述問題,本文對中學英語小組合作學習法進行了一些探討。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小組合作學習;問題;對策
1問題的提出
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要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自主、合作與探究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和健康發展。然而傳統的教學法中學生在學習中很少有合作互助的機會,合作的意識和動機不是十分強烈。其根本原因在于初中英語教學長期存在“重知識講授、輕能力培養”的傾向。
2小組合作學習的理論基礎
小組合作學習率先在美國興起。它的產生除了其獨特的政治經濟背景,主要是為了克服傳統教學存在的弊端,改革課堂教學。基本做法是將全班學生根據他們的學業水平、能力傾向、個性特征、性別乃至社會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異組成若干個學習小組(每組3-6人),創設一種情境。在這種情境下,小組成員不僅要努力爭取個人目標的實現,更要幫助小組同伴實現目標,最后以小組為單位展示其成果。
3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小組合作學習有許多優點。但是,在實踐中也暴露出很多問題。經過一段時間的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的探索與實踐,現將一些問題總結如下:
3.1學生方面
3.1.1沒有準備,倉促活動。許多學生未經準備就開始一些活動。比如,課堂上,教師布置了任務,如果有的同學事先沒有預習,他就無法深入地思考。這樣的討論是無效的,因為他對組內的不同見解無法提出贊同或反對,更無法形成自己的觀點。
3.1.2被動參與,配合不當。學生參與面不廣,配合不積極。有的學生性格內向,很多時候保持沉默;有的學生基礎薄弱,想參與活動又力不從心;有的同學基礎較好,但不自信,由此難以形成真正的合作。
3.1.3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由于學習的差異,導致學生的英語水平各不相同,成績也有很大的差距,成績較差的學生無法真正參與小組合作學習。
3.2教師方面
3.2.1忽視學情,盲目設計。不少教師盲目地過多安排小組互動的內容和次數,好像非小組合作學習不能解決問題,每節課都用。
3.2.2活動過多,深度不夠。一節課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多次使用會影響問題的解決。課改中雖然大力提倡小組合作,但并非每一節課都要使用。
3.2.3小組操作,缺乏規范。在日常教學中,教師經常忽視小組的劃分。最常見的是按座位分成兩人或四人小組,這樣分組雖然方便開展小組活動,但人員搭配并不合理,也不利于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交流學習。
4改進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策略
4.1有效開展活動
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可根據教學安排和教學內容的不同在課前、課中和課后進行。
4.1.1課前小組學習活動一般可設計三種:
A、預習(包括查字典,找相關背景知識的資料,找出重點、難點,提出質疑以及做課后練習等),小組的每個成員分別做好準備,再相互討論、補充,記錄小組的集體成績。
B、課前表演。課前表演就是在每堂課開始的前約5分鐘,讓學生圍繞學過的,將要學的內容,采用英語表演的形式創設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以便學生迅速、輕松地進入學習狀態。
C、課前活動還可圍繞當天天氣、學生出勤、班級記事和名人故事等安排“課前幾分鐘報告”活動。
4.1.2課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應自然融入課堂教學中。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圍繞教學內容,創設有利于小組交流的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地開展一些交際活動。教師要有意識地組織小組學習成果的交流,如小組會話比賽、聽力競賽、單詞接龍競賽等,以增強小組成員間的合作意識和競爭能力。
4.1.3教師還應指導課后的小組合作活動。如:布置小組成員間的詞語聽寫、課文朗讀與背誦、檢查書面作業、進行會話、寫作練習、學生補差等。課后小組活動組織好了,不但可以以減輕教師大量的工作量,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4.2進行適時有效、科學民主的管理
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必須仔細觀察各小組成員的合作情況,并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采取一定的調控措施。尤其要注意以下方面的情況:
4.2.1避免出現總是讓一個人說,以擴大學生的參與面,努力使合作成員的表達機會均等。
4.2.2教師應培養學生事先準備資料的學習習慣——包括查閱資料、了解問題的背景等,并在進行中多多走動,觀察各小組的進展情況,啟發和引導學生之間的互動,并適時地為學生間的活動提供語言、句式等方面的幫助。
4.2.3建立多樣化的的評價機制
合作學習的意義不在于每個學生都取得成功,而是每個人都在一點點的進步。因此,在合作學習中,應從不同的角度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評價。教師不能只看重學生的學業成績,更要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同時,還要根據參與度以及學習積極性等方面做出多元化的評價。另外,除了將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還要小組集體評價與對成員個人評價相結合,培養學生的集體責任和合作意識。每學期既要設置“優秀小組”,也要設置“進步小組”,既要考慮成績,也要平時的表現。以便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小組合作學習正在成為教師重要的一種課堂教學組織形式。但如何發揮出它的優點,克服它的缺點,有賴于廣大教師對課堂合作學習作更深一層的探討、嘗試和研究。
參考文獻:
[1]鄭士強. 小組合作學習低效現象的反思與解決策略[J]. 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3(4).
[2]鄭保和. 小組合作學習中的低效現象及解決策略[J]. 教育評論,2005.
[3]Harmer, J. How to Teach English[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中圖分類號:G6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602(2016)12-017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