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蕓賓
(西南財經大學中國西部經濟研究中心,四川 成都 611130)
?
中國農業污染問題的探究
康蕓賓
(西南財經大學中國西部經濟研究中心,四川 成都 611130)
摘要:當前,在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的態勢下,我國的環境問題也呈現一系列的問題,尤其是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加劇。就當前而言,我國在工業和城市方面的污染問題已然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可是相對應的農村問題卻并沒有,尤其是農村污染問題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為什么農村污染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呢?其根源是農村的人口的密度較小一些,工業化程度相對低。
關鍵詞:農業污染;現狀;危害;建議
1引言
如今,很多人都有一個相同的觀點,他們認為農業污染屬于面源污染,而工業方面的污染和生活垃圾等等是點源污染。這里還存在一個非點源污染的問題。那么哪些屬于非點源?化肥、農藥和一些幫助生物和植物生長的藥劑用品等等都是非點源污染。那么什么又是所謂的點源污染呢?由于水性生物造成的污染、有規模化地圈養牲畜等造成的污染是點源污染的范疇。當然還有一些是無法給予一個清楚的界定的。
2農業污染的現狀
據數據統計,我國的耕地大約占全世界耕地的8%,可是我們國家的人口總數卻占全世界的23%左右,所以以此看來雖然我國耕地占地面積就全世界而言不是很高,但是我國依然養活了那么多人口。當今,我國又面臨了哪些壓力呢?當然是人口壓力、資源以及環境壓力。面對這些壓力,我國的農業集約化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同時農藥和化肥等的使用成為提高土地的生產水平的最根本的途徑。農業污染問題不再僅僅是生態問題、科學問題,它更是一個經濟問題、社會問題和政治問題。
關于化肥的使用問題,有以下探究。截止2003年底,我國的化肥使用的數量大約有4636萬噸,其中有一種叫做氮肥的肥料,它占全世界的比率大概是31%左右。2002年,我國的化肥的使用數量比2001年增加了5.2%。中國化肥施用量較高的地區主要有福建,單位耕地面積上的化肥施用量高達895kg/hm2。據統計,1984年,中國的農藥使用數量達到86.3萬噸;在2004年,這個數據以顯著上升,增長到了132.6萬噸。農業污染已成為水體、土壤、大氣污染的重要來源。2004年,農用塑料薄膜的使用數量大約是159.3萬噸,相對于2003年說,增加了3.45%左右。那么為什么農業污染會越來越嚴重呢?就當前的形式來看是由于農藥、農用塑料薄膜以及化肥等的大量使用導致的。第一,我們國家在化肥方面的使用遠遠超出了一些發達國家的標準,即發達國家設有規范的化肥使用限度,然而我國卻早已超出了這個規定。
據統計,現如今我國每年大概有1555萬噸以上的廢棄的氮流到了農田之外,進而對地下水造成嚴重的污染、并使得空氣污染和水的營養過度等問題日益突顯。第二,農藥使用量過度。中國不但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使用國,也是最大的農藥使用國。
3農業污染的危害
目前,農業污染問題在我國已經日漸突出,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注意。面臨嚴重的農業環境污染,農業環境政策嚴重缺位。
(1)農業污染不僅危害了土壤和水,對其它方面的破壞也是極大的。近年來,全國各主要湖泊、河流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愈演愈烈。除了上述提到的以外,農業污染還有哪些危害呢?農業污染對土壤的危害是積極明顯的,具體說來,它破壞了土壤的結構,使得土壤肥力有所下降。
(2)農業污染對人們的健康問題和人們生活中食物構成了嚴重的影響。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問題越來越嚴重,已引起全球范圍的廣泛關注。第一方面,有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那就是農藥在農產品中的殘留問題還十分嚴峻,也因而直接危害到人們的健康問題。2006年,農業部的相關組織的一些機構對某些污染情況進行了再一次檢測。具體對哪些方面作出了檢測呢?第二方面,湖泊問題。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在我國大約有一半的湖泊現在處于一種富營養化的趨勢,造成這樣一種現狀的原因主要是人類和牲畜的隨意排放以及農業嚴重污染。
(3)我國一直相當關注農產品的進出口問題。那么如果要想保證農產品的出口貿易不受影響,就必須確保農產品的質量。自1990年以來,我國在農產品出口方面總是遇到瓶頸,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獸藥以及農藥等的剩余。
4建議
4.1政府部門。政府應該制定更多相關的政策來解決農業污染的問題,號召有力人士對于這個問題出力。當然,在這一過程中政府必須要投入更多,對于城鄉二元結構的現狀需加以改善,加大馬力去制定一系列改善農村環境問題的相關政策。具體說來,就是要根據我國國情和我國農村的實際性的現狀來落實一系列的環境保護的制度標準和明文規定。
4.2科學技術。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上升,我國的經濟發展也越來越快,所以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上,我國必須推進科學技術的進步。具體而言,就是加大在化肥、農藥等方面的使用技術,在農耕中多多使用農家肥的使用的數量,進而降低農業生產過程中造成的污染。
4.3生態農業的治理。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出發點在哪里?生態農業。目前我國的面源污染問題相當嚴重且十分突出,那么要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從生態農業著手。生態農業是什么意思呢?它要根據生態學方面的科學依據和原理以及物質循環等來成立一系列的農業的生產方式。所以大力發展生態農業這一理念是減少農業污染和環境污染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郭廷忠,張超,張麗君.中國農業污染問題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9,04:1773-1775.
[2]邱君.中國農業污染治理的政策分析[D].中國農業科學院,2007.
[3]梁書民.中國農業污染區劃和綜合防治政策研究[J].環境保護,2008,18:24-27.
[4]王軍智.我國農業污染治理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8.
[5]方炎,陳潔.農業污染的形勢及應對[J].紅旗文稿,2005,15:25-28.
作者簡介:康蕓賓(1992.7-),女,漢族,四川省達州市,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農村金融。
中圖分類號:S15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602(2016)10-00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