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珊珊,蘇曉倩,趙凱薇
(河北農業大學理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0)
?
大學生就業中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研究
陳珊珊,蘇曉倩,趙凱薇
(河北農業大學理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摘要:從1998年我國實行畢業生開始擴招之后,大學生的數量逐年增加,同時也給大學生就業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在這種逐漸遞增的就業壓力下,進一步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提升學生專業知識技能的同時也有助于學生高尚道德的修養。這也是未來高效就業指導的工作中的一個主題。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思想政治教育
在我國改革開放之后的30年,我國由傳統的“計劃分配”轉變為“自由選擇、雙向選擇”,這樣在給大學生以及單位創造出更多優勢、機會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弊端。例如:從1988年擴大招生之后,我國每年的就業人數不斷增加,這樣給市場造成供大于需的現象。此外,大學生在就業的過程中,如果只注重薪資的待遇那么很容易出現各種弄虛造假、毀約的情況發生。當這種情況頻繁出現時,很容易影響大學生的順利畢業以及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所以,在大學生畢業之際有必要對大學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1大學生就業過程中常見問題及原因分析
第一,大學生就業期望值高,就業觀念落后。對于大多的畢業生來說,很多人都是向往大城市、大企業。他們之中沒有根據自己的情況加以考慮,總是感覺留在大城市或者是大企業中才會更好的發揮自己的才能。對于那些私人企業、偏遠的地區很多大學生都不予考慮,對于這類畢業生來說則是缺乏一定的自主創業、艱苦奮斗的精神。
第二,很多家長的錯誤思想對學生的就業有一定的影響。對于大多數家庭來說,家長認為畢業后要去大企業上班才會體面,只有進入好的事業單位以后才會有機會成為國家干部。在他們眼里大學畢就業直接影響著他們的未來,正因文這種思想觀念的存在,對大學生的就業選擇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第三,大學生誠信意識淡薄,出現就業誠信危機。在日益激烈的就業環境下,很多的大學生為了增加自己的就業優勢,往往把心思用在如何包裝自己、假造更多的證書等,而不是從根本上出發出提升自己的真實能力。此外,很多大學生在簽訂就業合同之后并未按照合同的相關規定進行,而是我行我素。各種毀約情況的發生在給就業市場造成一定混亂的同時也從整體上降低了大學生就業的誠信度。
2高校就業指導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就業人數的不斷增加,大學畢業生就業壓力持續增加。正因如此,社會對于大學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但要求學生具備相應的專業的技能、較強的學習能力還要求學生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思想素質。高效開展就業指導工作中心思想政治教育涵蓋了整體的思想政治教育,這樣可以讓學生對自己進行有效的衡量,確定自己的能力水平。在不斷發展自己不足的同時,通過對應的專項練習不斷提升自己的水平。此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還可以有效調整大學生的心理素質,讓學生對自己的優勢、劣勢、潛力等進行充分的分析,從而確定適合自己的就業目標,同時還對大學生的就業心理壓力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3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3.1成立思想政治教育團隊
3.1.1首先需要成立思想政治教育團隊,其中以班級輔導員或者班主任為中心,然后輔導員在關注學生平時學習、日常生活的同時,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態度、理想目標和與人溝通能力等潛在素質,其中對于不明確或者價值取向有問題的學生,要及時給于指引或糾正。
3.1.2把就業問題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就業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學生比較關注的問題,高等學校教育可以把就業指導問題融合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中,對課程重新編寫和教學,針對大學生找工作時碰到的問題進行歸類總結,找到正確的改善方法和策略,提高學生的就業情況。
3.2指引大學生到基層就業
高等學校應該加強形勢與政策的教育,全面分析各行業、各崗位的就業情況,使大學生能夠謹慎地選擇恰當的單位。其中,應當指引大學生深入基層,到我國急需人才的地方擇業。利用暑期實踐和名人講座等途徑,讓大學生意識到就業時會遇到艱難、痛苦和挫折,從而樹立不怕艱難、勇往直前和愛國敬業的精神。另外,將大學生到基層創業成功的事例作為典范,積極引導學生到基層就業的觀念。
3.3提高大學生擇業、就業和誠信意識
3.3.1提高大學生的擇業觀念。擇業觀是構成職業價值觀的重要元素,有利于學生就業時如何選擇單位。大部分剛畢業的大學生都擁有自己的夢想,都盼望著能到自己理想中的單位工作,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就業夢想應當以社會事實和自身能力為根本,符合自身發展和社會需求。
3.3.2提高大學生的職業素質。高等學校教育應當增強關于學生的職業素質培養,樹立熱愛崗位、奉獻社會的思想,加深學生的責任心、職業心和義務敢等。在進行就業指導課程教學時,將各種行業和崗位的職位需求和法律要求,同時對學生進行指導,培養大學生的職業素質和責任感。
3.3.3提高大學生的誠信意識。在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融入就業誠信教育,培養大學生的誠信意識,做到誠信做人誠信辦事。例如:利用宣傳欄、校園廣播、社團、校園媒體等在學校里面宣傳誠信教育,創造誠信氣氛;然后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誠信詩歌比賽等社團活動,使誠信融入腦海;另外可以建議學校設定與就業誠信相關制度。
4結束語
隨著我國就業人數的不斷增加,大學生就業壓力逐漸增加,針對這一情況我國各個高校有必要開展相應的思想政治教育。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讓很多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目標,以及根據自己的優劣勢選取適合自己的工作單位。與此同時,在這種競爭壓力較強別的環境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還會有效緩解學生的就業緊張壓力。
參考文獻:
[1]李晨.論新時期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J].才智,2011年24期.
[2]朱衛嘉.當代大學生心理素質欠佳的道德背景及教育對策[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2012年02期.
[3]肖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原因研究綜述[J].法治社會,2010年20期.
作者簡介:陳珊珊(1994.10-),女,漢,河北邯鄲人,本科,河北農業大學,學院理學院。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602(2016)10-01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