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茉莉
(武昌理工學院城市建設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4)
?
淺議中國古代文學教學的困境與策略
田茉莉
(武昌理工學院城市建設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4)
摘要:當今學校課程中,中國古代文學作為文學類專業的基礎課程,對承接中國傳統文化,提升學生的人格修養,完善學生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而在現今時代發展條件下,古代文學教學的現狀并不容樂觀仍然存在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在此情況下,在學習中國古代文學時,必須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樹立正確的教學目標,不斷增強對古代文學學習的興趣,才能促使中國古代文學教學擺脫困境并實現新的發展。本文從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中國古代文學教學的現狀和問題以及解決的途徑和方法,使中國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和發展。
關鍵詞:中國古代文學;文學教學;困境;策略
1中國古代文學的相關概述
古往今來,中國古代文學所傳達的愛國憂民的情懷、永恒魅力的藝術形象、膾炙人口的語言深受文人墨客的喜愛[1]。如今,古代文學對于傳承中華文化的關鍵有作用,并被列入高校文學專業的主要課程。作為一門極為傳統深刻的學科,中國古代文學具有教學內容豐富深刻、教授持續時間冗長、教授難度系數較高、現實作用不明顯等特點,同時受到現代盛行的網絡文化的沖擊,傳承中國古代文學的過程任重道遠。
2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和困境
2.1學生對古代文學的認可度較低。進入21世紀以來,電子產品和網絡充斥了現代學生的學習生活,學生立場、興趣點、情感、心理、價值觀、世界觀等也隨之發生了不小的變化,受現代快餐文化的影響,他們更易接受一些輕松活潑有趣、能為生活帶來直觀愉悅感受的事物,對一些嚴肅、經典、正統的知識,如唐詩宋詞、明清小說、古典名著這類古代文化難以產生共鳴,甚至產生排斥反感的心理[2]。
2.2古代文化課程冗雜、內容太多不易接受。學生對古代文化本身并沒有太大的興趣,并且對文學知識了解的基礎較為薄弱,而現代古代文學課程設置得過多,導致學生學習的內容只停留在表面并且內容繁雜,直接導致學生學習的興趣不高,學習效率也比較低。
2.3教師教學能力有待提高、教學方法不得當。教學相長是教師教授知識過程中應該時刻謹記的一點,而現代學校教學過程中,教師這方面的意識有所缺失。在授課時,許多教師語言書面化、過于理論化,不善于結合學生實際進行知識傳授。學生在學習古代文學時,更希望教師運用現代幽默有趣的方式講解文學作品,將原本嚴肅刻板的古典文化賦予新潮的味道,并且注意與學生進行有趣的互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擺脫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困境的策略和方法
3.1加大古代文化的學習宣導力度,提高學習意識。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迅猛發展,人們物質生活水平不但提高,但精神文化生活相對比較匱乏,這一現象導致整個社會道德文化水平的下降、古代優良傳統美德傳承的斷層。近年來,針對這種情況,國家開始著眼于文化事業的發展,提出創新發展文化體制、大力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繁榮等重大決策。而政府相關政策的出臺也為中國古代文學得發展傳承提供了機會,中國古代文學傳授者們也會在這文化繁榮的時機下大有作為[3]。總而言之,當今社會中國古代文學必須受到重視,得以傳承。
3.2端正學習態度,明白學習古代文化的最終目標。作為學習者,必須明白學習中國古代文學的最終目標是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自身道德文化修養,因此,以往傳統守舊的知識傳授方法已經不能滿足社會人文發展的需要,必須更加注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提升。在學習中國古代文學的過程中可以了解到,一方面古代文化為學生帶來基礎的經典知識,另一方面通過文學的方式教導學生學習思考的方法和能力,從而豐富自己的內涵,提高文化素養。眾所周知,學習文學專業很大一部分依靠自身課外閱讀,因此,學習者必須在提高學習古代文化意識的同時,著重培養自身的閱讀思考能力,在品味經典作品的同時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4]。
3.3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針對現代古代文學課程設置冗雜、內容教授難度大等問題,教師們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興趣點合理高效的安排課程,并且不斷優化自身的教學方法。授課前,教師可以通過設置問題的方法提起同學們的學習興趣,授課時發動學生針對問題進行討論以此來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最后由教師自己進行講解歸納總結,這樣既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又合理的節省了教學時間,并且高效地完成了課程內容的講解,成分實現了教學效率的提高。
3.4倡導閱讀古代名著,提高課外閱讀對課堂教學的輔助效果。在完成古代文學課程基礎課堂教學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對課堂內容的接受情況以及學生自身的性格特點,為他們介紹一些與課堂內容相關并且對學生有益的教學參考書,提醒學生進行課外文學閱讀,提高自身文學鑒賞能力。與此同時,學生一旦培養了一種較好的閱讀習慣,興趣就會成為他們學習古代文學的動力,學習的積極性便會自然而然的提高。
4結束語
面對當前中國古代文學教學面臨的認同感不足、教學模式老套、課程冗雜、參考資料較少等問題,古代文學教師應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不斷對古代文化教學工作進行創新改革優化,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教學相長。在向學生講授古代文化知識時,可適當地將現代文化融入,采用新潮活潑的方法貼近學生的生活進行講解,讓學生更易接受理解。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創新是一項持久且繁雜的工作,需要進行古代文學教學的老師們共同努力探索實踐,最終使得這一古典深刻的學科以更加嶄新的面貌為人們的生活增添光彩。
參考文獻:
[1]王娟.論中國古代文學教學的當代價值及其實現途徑[J].教育觀察(上旬刊),2014(02):2-3.
[2]趙麗霞.古代文學教學促進大學生人文素質培養機制研究[J].山西青年,2013(22):5-6.
[3]李曉霞.對古代文學教學改革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3(05):7-8.
[4]第小明.關于中國古代文學教學的困境及思考[J].榆林學院學報,2013(03):3-4.
中圖分類號:G23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602(2016)08-01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