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超,張斯陽
(1.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淮安 223001;2.江蘇京滬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江蘇 淮安 223005)
?
淺析高新技術在轉型企業中的作用
柳超1,張斯陽2
(1.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淮安 223001;2.江蘇京滬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江蘇 淮安 223005)
如今是科技飛速發展和社會日新月異的時代。為了在發展大潮中利于不敗之地,企業必須做出符合市場規律的產品才能生存下去,為此,企業將面臨升級并必須做出合適的選擇。但何時改、怎么改、改后的效果如何,卻與企業的領頭人的想法有著直接的關系,也成為困擾經營的難題,而科技的作用和比重日益增加卻是無疑的,讓“中國制造”成為“中國智造“也是大勢所趨。本文將以蘇北平原上的一家文教用品生產企業的改革之路為例,來說明和解釋這些問題。
科技發展;轉型升級;解決難題
高新技術是指那些對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等各方面的進步產生深遠的影響,并能形成產業的先進技術群。具有高智力、高收益、高戰略、高群落、高滲透、高投資、高競爭、風險等顯著特點。
在現代企業中,高新技術和人才可以說是使企業能夠得以持續發展的核心力量。我們在現實中看到的卻是好多家原本紅火的企業由于不適應市場變化而紛紛陷入“瓶頸”時,紛紛采取降本增效、嚴格內控等措施,這些對適應市場需求,提升銷售額起到的作用卻是微乎其微的。既然如此,它們何不換個思路,在改良產品和提升市場占有率上下工夫呢,是決策層沒想到這方面還是舍不得對科技進行投入?他們肯定沒想到:如果企業因為實施了高新技術而被認定未高新技術企業,不但可以減免稅費,還可以享受到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
在一個現代化企業中,高新技術如果用得到位,不僅可以成倍提高生產效率,縮減人工及相關成本、費用類支出,而且會讓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時時保持思維超前,判斷趨勢的目光精準,從而使企業長期立于不敗之地、產品獨一無二,甚至能影響和帶動周圍企業熱切崇尚或應用科技,在其所駐片區形成一個相互學習、不斷超越自我的新氛圍。
4.1 高新技術改革可以為企業帶來豐厚的收益。好多過分注重收益企業主認為自己生產的產品科技含量低,根本用不著花大價錢引入高科技或做研發。雖然目前這樣能過得下去,但如果不改革,誰能保證這個企業能一直像現在這樣紅火下去?其實,高科技就如同一口優質水井,你只有對它舍得花力氣朝土壤深處挖(投入),才能收到如泉水般源源不斷的回報。拿我所關注的這家文教用品生產企業來說,目前已有包括LLDEP大型組合式戶外教玩具等15項新成果轉化轉化為實際產品,年平均轉化成果4項以上。同時,企業設有專門的技術研發中心,還制定了科學的研發管理制度;項目研發工作明確專人負責,每個項目都進行調研,編寫項目研發立項報告,嚴格制定實施計劃和考核指標;公司設立了技術中心和專業的研發團隊,研發人員12人,占公司員工人數的13.01%,技術中心負責人具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和研發經驗。研發核算體系亦由專人負責,獨立核算,對研發人員實行績效獎勵制度,不斷完善科技成果的研究開發的力度。
4.2 改革是企業得以續發展的必然選擇。隨著市場局面的打開和產品知名度的不斷增加,現有生產力已經很難滿足市場需求,唯有進行改革才能讓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于是乎,這家文教用品生產企業迅速向一些專家咨詢,并由其牽線,與市某高校機械系共建科研平臺,在生產線上首次引進和機械手,不但減少了人工開支,增加了效率,也使之前的“瓶頸”困難迎刃而解。目前,企業又根據需求進行“注塑機械手”的二次更新與研發,預計明年下半年即可投入實際應用。在這兩次技術革新中,雖然企業大概花了500余萬元資金,但僅在第一次改革結束的2014年當年,該改良設備生產的新產品即實現銷售收入1840余萬元(占該企業整體利潤的74%),可以說是當年回本見效益。按照目前該企業產品在全國市場所占的份額計算,它們最終獲得的利潤將是這500萬元的多少倍啊!
科技的力量是無窮的,但只有你相信它、重視它時,它才會用盡全力為你服務并帶來可觀的效益。而技術是由人創造的,重視人才,提升專業技術人員的薪酬和地位是轉型企業必須要面對并解決好的問題。只有解決了這個當務之急,才能確保企業的技術革新之路擁有一個良好的開端。在此提出兩點建議供參考:
5.1 強化產學研聯合力度。企業有資金,高校有科研人員,但只有將二者結合起來,才能讓想象中的財富變為現實。建議企業在遭遇困難時,企業主和管理層能多向科研方面想想,多向有實力的高校求助,這樣必定會得到雙方都期待的“雙贏”結果。
5.2 加強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政府部門也應該踏踏實實做些實事,才能將“為企業服務”口號落實。如在企業遇到難題求助時,政府應盡力盡快予以解決。在新產品研發推廣上,政府亦應考慮做些實事。如搭建供求平臺,為本地產品在本地或外地的銷售提供方便;在一些產品(如各校教具等)的采購中,政府亦可以優先考慮本地企業的產品,除了在當地運送方便以外,還能為企業節省一部分運費資金。此外,政府部門的上門或“電話上門”服務也是有必要的,因為只有關注企業,才能在第一時間獲知企業情況,為企業提供幫助和切實可行的參考意見,也能讓企業感受到政府的關懷,真正實現良性互動。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廣大發展中企業的主人們只有像該企業一樣,認清形勢,銳意改革,才能讓自身立于不敗之地,并希望那些還在徘徊的企業“猛醒”,追上那些已經出發的“先行軍”,共同發展高精尖,重視人才,力求每個企業形成一個或一系列“拳頭產品”,為社會的不斷進步做出應有的貢獻。
[1] 王慶紅.中小企業人才流失的危機管理探析[J].人力資源管理,2014(8):154
[2] 李雙兵.新經濟形勢下的企業人才流失危機管理研究[J].江蘇商論,2016(11):141-142
淮安市級校企合作科研課題 項目編號:KB160501 奇樂娃生產管理流程轉型升級項目技術服務
柳超(1982.2-),男,漢族,江蘇沭陽人,碩士,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企業戰略管理。 張斯陽(1978.12-),男,漢族,南京人,經濟師,本科,江蘇京滬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研究方向:運輸經濟與人力資源。
F062.4
A
1671-1602(2016)22-015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