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桂雪
(青海省果洛公路總段,青海 西寧 810003)
?
會計信息失真的危害及原因分析
林桂雪
(青海省果洛公路總段,青海 西寧 810003)
當前,會計信息失真已經引起了廣泛關注,成為我國經濟運行過程中必須研究和解決的問題。本文首先結合某企業會計造假案分析了會計信息失真的危害,在此基礎上闡述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
會計信息失真;會計行業危機;會計舞弊
1.1 會計失真案例分析
以上市公司為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違反了會計一般原則中的客觀性原則,即不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事項作為依據,不如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主要表現為:會計核算材料失真。一些企業受利益驅使,不惜冒險對會計核算材料造假。某股份公司是一家農業上市公司,為了騙取上市資格,它在股票發行申報材料中仿造有關證件,虛增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1100萬元;偽造公司及下屬企業三個銀行帳戶。2010年12月的銀行對帳單.共虛增銀行存款2770萬元,占公司財務報告中銀行存款總額的62%,騙取了上市資格。成本失真。在2012年滬市上市公司年報中,發現一家ST公司繼2011巨額虧損后,在2012扭虧無望時索性對應收款項及對外擔保等計提巨額壞帳準備,管理費用增至27多億元,達到2011年同期數的8倍,使得公司2012發生巨額虧損.制作了虛假的上市申報資料.騙取了上市資格。往來款項失真。在上市公司帳面上.存在許多已確認收不回來的債權或付不出去的債務處于長期掛帳,懸而不決狀態,但事實上卻已不復存在,武漢市發現一家上市公司長達四年沒有進行財產盤點與清理對帳。據統計,60%以上的上市公司往來帳戶不清。資產計價失真。ST黃河科技存貨成本高于市價49,6.82萬元,未計提存貨跌價準備;佛山興華長期股權投資順德泰安家用電器廠已停產,應收款項合計1103.97萬元,應作為投資減值及壞賬處理,但公司未作處理;西藏明珠對北海恒峰實業發展公司占有表決權資本的60%投資。
截止至2015年10月止,以上海二中院為例,共受理與某企業相關案件26件,涉及標的8.5億元,蒸發了大量貸款。造成國家巨額損失的主要原因便是會計信息的造假。
1.2 會計信息失真的危害
(1)破壞市場經濟秩序:一個企業的壯大和發展必須依靠資金和市場。上市公司為了能夠在資本市場籌集必要的資金,往往將其財務狀況和盈利情況信息向公開市場的投資人提供,從而吸引市場上的潛在的投資者。而顯然,普通投資者難以對每一個企業的生產情況有清楚的了解,所以,必須依靠上市公司提供的會計報告信息對企業經營狀況進行了解。當一個上市公司向社會公布會計報告,所有的報表使用人就能夠結合報表所反映的信息來進行決策。所以,投資者最為關心的是所發布的會計報表是否能夠真實反映出其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資金變動情況。因此我們可以把企業會計信息視為準公共產品,也就是說會計信息必須做到真實可信。否則很容易導致公司收入、利潤虛增,財政虛收,企業資產流失。
(2)助長社會腐敗:如果發生會計信息失真,不管企業是故意為之還是無意為之,均能夠造成管理混亂,出現漏洞,從而為不法分子帶來機會。賬實不清,不法分子可以混水摸魚;而企業收入不報,或者企業成本不實截留利潤,就能夠給貪污范分子創造機會;企業如果偽造憑證,虛報冒領,極容易滋生社會腐敗。
(3)造成會計行業危機:對于會計信息,政府部門重視其稅收和征繳,企業的債權人則重視債權按時收回本金和利息,普通的投資人則重視資產是否保值,而企業披露的會計信息是否真實,則可以影響會計行業的信譽。假若出現了虛假的會計信息,人們就會對會計失去信心。
2.1 經濟利益原因
首先,少數企業經營者出于取悅主管的目的,以及應付考核的目的等,令企業財務人員弄虛作假,造成國家利益受損。其次,少數企業管理者頂著保護企業利益的幌子,損害國家利益,違反會計制度,謀取私利。第三,少數政府違反經濟法規,為企業制定過重的考核指標。第四,部分會計從業者出于個人利益,在上級領導的指使下提供虛假信息。
2.2 法制觀念原因
一些企業管理人員沒能樹立明確的法制觀念,對財會工作過于輕視,有法不依。在管理工作中,無視法律,認為權就是法,命令會計人員按照領導的意圖處理會計信息求。一個企業會計人員,假若違反領導的意圖,便會被坐上冷板凳,甚至被調離工作崗位,在這種情況下,不少財會人員只能按照領導的要求處理業務,這是會計信息造假的又一原因。
2.3 缺乏有效監督
企業領導擁有本企業的財政權,但這種制度也存在副作用,那就是領導手中財權過大,缺乏群眾監督,難以發揮企業其他領導的集體決策權。如果企業領導出于自身目的,授意指使企業的會計人員提供虛假信息,便會造成會計信息失真,使國家經濟嚴重受損。
2.4 職業道德原因
不得不說,我國不少會計人員的素質存在問題,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問題是其中表現最突出的。一些會計人員沒能具備客觀公正的工作態度,安于現狀,在日常處理業務過程中,在領導面前沒能堅持原則,也無法公平對待利益各方,通過作假賬使國家利益被損害;許多會計從業者不具備法律意識榮辱觀念,無法做到依法辦事,也沒有膽量行使自己的神圣職責,無法做到知情報告;還有一部分會計師事務所因為利益的驅動,向公眾提供虛假的資產評估信息。另外,企業的會計人員比例不平衡,具備專業知識的會計人員遠遠不夠,不少新從業的會計人員沒能受過非常專業系統的培訓,而年齡大的從業者則知識老化,無法熟練面對新業務。
[1] 王棟.淺談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現狀、原因及對策[J].現代職業教育,2016(19)
林桂雪(1972.04- ),男,漢族,遼寧瓦房店人,2007年1月畢業于青海大學會計專業,現就職于青海省果洛公路總段,會計師,研究方向: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固定資產管理、政府采購、存量資金的使用等。
F233
A
1671-1602(2016)22-016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