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凌濤
(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內蒙古 包頭 014035)
?
食品檢測教學模式轉變的探討
葛凌濤
(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內蒙古 包頭 014035)
食品檢測是保障食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手段。針對近幾年來國內外頻發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21世紀對食品安全檢測人才提出了更高的素質要求。為提高教學質量,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以適應社會對人才培養的需求,應該不斷更新實驗內容,構建全新的實驗教學模式。本文在多年課程教學實踐的基礎上,對于傳統的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和如何進行食品檢測實驗教學模式的轉變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和探討。
食品檢驗;教學改革;實驗改革
近年來,食品安全事件頻發,引起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高度關注。食品安全檢測技術作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技術支撐已經成為食品質量安全專業學生的重要專業技能。食品理化檢測實驗是實現這一專業技能的重要教學環節。食品理化檢測同時還是食品工業生產和食品科學研究的基礎,是不可缺少的手段。為此,深化食品分析與檢測課程的教學改革,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高級技能人才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食品理化檢測實驗課程以人們日常生活所必需的食品為主要實驗材料,完全采用國家食品理化檢測標準規定的實驗方法,實驗測定項目涵蓋食品營養成分、食品中的有害元素、食品添加劑、食品功效成分等,實驗對象也非常廣,包括肉制品、蔬菜、飲料、水產品、乳制品等。雖然實驗是按照國家食品理化檢測標準規定的方法進行,學生完全按照標準的規定進行樣品的處理、檢測,能夠較好的鍛煉學生的食品分析能力,但是也存在很多問題。
1.1 內容相對孤立,實驗形式多為驗證性實驗
實驗內容陳舊、重復、簡單,驗證性實驗偏多,而缺乏研究性、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驗證性實驗對學生的要求并不高,僅要求其在規定時間內,根據實驗指導規定的實驗步驟和方法對理論教學知識進行驗證,然后按照規定的格式,無須花費太多時間和精力,按部就班寫出實驗報告。導致學生缺乏創新意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減弱,難以適應學科發展要求,體現在做畢業論文的過程中,學生連最常用的試劑都不會配制,最基本的儀器調試也不會,不知道從何下手獨立開展實驗。
1.2 教學方式程序化,學生沒有真正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
一般地,驗證性實驗都是教師擬定好實驗題目,從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材料與儀器到實驗步驟,以教師講授為主,進行詳細地講解,教師是單純的講授者,不遺余力地教,學生是被動的聽課者,感興趣時就聽,不感興趣時就做別的事,實驗過程中,學生只需按部就班,無須思考,對實驗結果不關心。
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以及學校的儀器設備資源,針對食品檢測實驗教學的現狀進行了以下探索性改革。
2.1 改革實驗內容,突出學科特色
教學內容是上好一門課的基礎,好的實驗教學內容不僅有助于學生理解抽象的理論知識,而且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教學內容應側重對實用技術操作能力的培養。近年來許多先進的儀器設備如原子吸收光譜、原子熒光、氣相色譜、液相色譜儀以及熒光分光光度計已經在食品分析過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根據學科前沿知識的變化靈活地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除了規劃培養操作技能的基礎實驗之外,適當增加反映學科前沿的實驗內容來激發學生的實驗熱情,聯系現實生活或者在新聞報紙中出現的與食品有關的問題進行講解。如果采用儀器分析法,分析的速度和準確度則可以大大提高。此外還可以將書本上沒有出現的知識內容向學生灌輸,將新知識融入到教學實驗之中。
2.2 改革實驗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食品分析實驗教學的傳統模式大都是被動式教學,即實驗之前由老師把實驗目的、原理、步驟、結果及可能出現的問題告訴學生,然后由學生進行實驗,驗證實驗結果。事實證明這種模式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達不到素質教育的要求。通過教學實踐,發現采用“學生自學-課堂提問-學生實驗-討論和總結-撰寫實驗報告”的教學模式,可很好地提高教學效果。
做實驗之前,首先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學實驗內容,并利用圖書館或因特網查詢相關資料,課堂上采用提問的方法對學生的自學程度進行檢查,并讓學生自己講解實驗的目的、原理以及操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充分理解實驗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驗結束后,教師引導學生對整堂實驗課作一個討論和總結,鼓勵學生就本次實驗中遇到的問題做討論,內容包括實驗思路及設計有無缺陷及如何改進、實驗中有哪些因素影響實驗結果及如何改進、實驗中有哪些操作要點要格外注意等等。這種教學模式不僅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能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提高實驗教學質量。
2.3 成立開放實驗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成立開放實驗室,鼓勵學生利用開放實驗室進行實驗研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可在開放實驗室進行一些探索性實驗,可以是自己設計的實驗、指導教師的科研課題、食品分析課程開設的實驗項目等,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步驟、擬定實驗方案,對于實驗出現的問題及時查找原因,研究改進措施,教師在學生實驗過程中給予積極的引導。成立開放實驗室,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極大地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有利于提高實驗教學質量。
隨著食品分析采用的各種分離、分析實驗技術的不斷完善和更新,應根據實驗教學的特點,轉變教育觀念,改革實驗課程教學方法,以適應新時代創新人才的培養與發展,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實際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使食品檢測在保護食品安全中發揮更大作用。
[1] 吳雪輝.堅持以學生為本,深化食品專業實驗教學改革[J].廣州化工,2009-05
[2] 姚福榮等.食品衛生檢驗實驗教學改革整合與探討[J].安徽農業科學,2011-13
葛凌濤(1988.11-),女,內蒙古包頭,本科,助理實驗師,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食品科學與工程。
G712
A
1671-1602(2016)22-023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