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云虹
【摘要】新聞聚合就是把互聯網上的信息,通過搜索引擎或人工編輯手段匯聚到一起,供受眾選擇。筆者認為新聞聚合有三種模式,分別是傳者主導模式、用戶主導模式、協同模式,本文在闡釋這三種聚合模式內涵的基礎上,分析它們各自的特點。
【關鍵詞】新聞聚合;傳者;用戶;技術
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信息傳播便捷化,受眾對信息的需求也日趨多樣化。單一的信息傳播內容和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用戶多樣化、個性化的信息需求。因此,新聞聚合網站及APP應運而生。這種新的新聞信息生產方式通過搜索引擎或人工集合手段,集納其它媒體的信息、觀點,把四面八方的信息匯聚到一起,為用戶提供豐富多樣的信息,供受眾選擇。
本文依據網絡新聞呈現中傳受雙方作用的不同,把新聞聚合網站分為三種模式:傳者主導模式、用戶主導模式、協同模式。
一、傳者主導模式
這種模式的新聞聚合網站大多是以網絡公司為基礎,用公司名義注冊運營,致力于新聞業務的開發和傳播。這種模式的新聞聚合網站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形式是以搜索引擎為主要功能的網站,如百度、谷歌;另一種是以新浪、騰訊、網易為代表的門戶網站。筆者通過對這兩種形式的分析,總結出該模式的特點及發展困境。
(一)網絡編輯擁有對信息的決定權
傳者主導的新聞聚合網站以四大門戶網站為代表,這種模式新聞內容的生產主要是靠網絡編輯完成的,網絡編輯在后臺對海量的信息進行篩選,判斷新聞價值,把認為有價值的新聞篩選出來發布到受眾能夠進行瀏覽的頁面。新聞發布的先后順序,種類,在網頁中的位置、篇幅大小,呈現的方式,標題的大小、字號的選擇,都由編輯決定,體現了編輯對信息的價值判斷。
(二)注重時效性和用戶需求
該模式與傳統媒體相比,在新聞發布、傳播的時效性上有很大優勢,網站通過設置時間維度對信息進行分類,如百度新聞搜索和新浪新聞中心都通過設置滾動新聞欄目對新聞進行歸類,這種主題生成方式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傳播新聞事件,滿足受眾對新聞時效性的追求。另外,該模式不是不加篩選的向受眾傳遞信息,而是考慮用戶需求,把用戶會感興趣的內容進行獨立的欄目設置,增加用戶點擊、關注的概率。如百度新聞搜索欄目中的欄目設置:熱搜新聞詞、排行榜、熱門文章、熱門點擊、國際熱搜詞、話題(如體育、房產、教育、游戲、探索、健康),新浪新聞中心的熱點追蹤、熱門點擊、熱點話題、新聞排行等。
編輯在該模式中的支配地位使得受眾權利被弱化,然而現在的受眾已經不是被動的信息接受者,而是主動的信息選擇者,如果該模式仍以傳者為中心,忽視受眾的主動性,受眾的流失或者轉移將不可避免,所以,這種模式要想不被淘汰,就必須進行變革,不僅在信息的傳播中滿足受眾興趣,更用高質量的內容鎖住用戶。
二、用戶主導模式
這一模式的新聞聚合網站在我國還沒有出現,但在國外的社交新聞聚合網站中非常多,影響比較大的是BuzzFeed,該網站每天都有超過1300萬的訪問量,用戶來自世界各地,并且用戶每次的停留時間超過5分半鐘。筆者梳理了這種模式的新聞聚合網站,發現有以下特點。
(一)以社交媒體為戰場
門戶網站上的信息主要依靠轉載其它媒體,而用戶主導的新聞聚合網站獲取新聞的方式是社交媒體,例如本文的主要研究對象美國新聞聚合網站的代表BuzzFeed。該數字媒體歸屬《赫芬頓郵報》,2006年由喬納·佩雷蒂創辦于美國紐約,成立初期樣本的選擇有以下步驟,首先通過軟件對100個合作網站上的數據進行掃描,然后根據讀者分享文章的次數進行判斷,找出受用戶歡迎度高的文章,最終選出最有發展希望的樣本。
現在,BuzzFeed率先成立“社交媒體分發部”,英文為BuzzFeed Distributed,將內容制造和信息傳播的陣地擴張到社交媒體,把社交媒體網站和應用開辟為信息傳播的第二戰場,并作為“主戰場”。BuzzFeed Distributed的職責是創造“屬于BuzzFeed,但不在BuzzFeed網站發布(BuzzFeed,off BuzzFeed)”的原創內容。這些內容將僅僅發布在Tumblr、Imgur、Instagram、Sna-pchat、Vine等社交網站及應用上。
目前,在BuzzFeed的總訪問用戶中,超過50%的用戶來自社交網絡。喬納·佩雷蒂說,Bu-zzFeed每月從FaceBook上獲得的流量為4900萬,而BuzzFeed內容每月在FaceBook上獲得的流量是110億。
(二)用戶分享信息而非消費信息的平臺
門戶網站在推出內容之前,首先考慮的是什么樣的內容能夠吸引流量,把獲得流量作為最終目標,他們對受眾的期待是自身消費,所以門戶網站在新聞標題上做文章,推出悚人的標題,甚至與文章內容相差甚遠的標題,用標題吸引受眾眼球,千方百計吸引受眾點擊,獲取流量。而BuzzFeed在推出內容之前,定位在用戶會分享什么樣的內容,會把什么樣的信息分享給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而不僅僅是自己消費。因此,以BuzzFeed為代表的新聞聚合網站對自身的定位是分享信息的平臺而非單純消費信息的平臺,同時,為了增加分享成功的機會,BuzzFe-ed把Facebook、Twitter、Pinterest和郵件分享等按鈕安放到網站最顯眼的位置,充分利用社交網站和搜索引擎向受眾傳遞內容。
(三)以技術為支撐的反饋
BuzzFeed不僅有100多人的專業數據分析團隊,還有自己的核心技術---Pound(網絡傳播優化即理解流程)技術(Process for Optimizingand Understanding Network Diffusion) BuzzFeed上每天更新的信息只有400條左右,專業的數據分析團隊利用Wrike工具追蹤發布出去的信息,并分析已發布出去的信息的傳播效果,及時為編輯提供反饋意見。這種反饋技術能夠為下一步的信息發布提供有效的指引,鎖定最適合病毒式傳播的內容。
三、協同模式
協同模式既有別于以四大門戶網站為代表的傳者主導模式,也不同于社交新聞網站的用戶主導模式,前兩種模式里,編輯和用戶是內容生產的核心,而在協同模式里,技術是內容生產的核心,本文以今日頭條為例來分析這種模式的特點。
今日頭條是一款以挖掘數據為基礎的推薦引擎產品,由張一鳴創建于2012年3月,2012年8月發布第一個版本,截至2015年10月,今日頭條累計激活用戶數達3.1億,日活躍用戶超過3000萬。筆者通過分析今日頭條網站,梳理出該模式的一些特點。
(一)定位于移動信息推薦引擎技術
今日頭條不同于傳統的新聞客戶端,它不是新聞的生產者,而是“新聞的搬運工”。所以今日頭條不像傳統新聞客戶端那樣需要專門編輯加工新聞信息,今日頭條整個團隊沒有編輯記者,它擁有的是兩大技術:智能推薦系統算法、爬蟲技術。這兩種技術都被用來挖掘和分析數據。
今日頭條有100臺被內部員工稱為“機器人”的服務器,工作人員就是通過在這些服務器上撰寫代碼,然后通過代碼去抓取網絡媒體上的信息。抓取完之后,算法開始發揮作用,自動對大數據進行分析,得出熱點資訊。隨后對用戶進行多角度分析,如閱讀行為、時間、場所等,建立用戶的個人模型,智能地向用戶分發信息。
(二)用戶自主性強
今日頭條為用戶提供自主訂閱服務,充分體現了用戶的自主選擇性,用戶在登陸今日頭條網站時,可以編輯我的頻道,把自己想知道、感興趣的內容放到我的頻道中,也可以刪除頻道中為自己提供的最初內容,用戶可以隨時更改自己的頻道內容,今日頭條會優先向用戶發布頻道里的新聞信息,這種設置以用戶興趣為主導,充分考慮用戶的自主選擇性。
(三)個性化內容推薦
今日頭條的宣傳口號是“你關心的,才是頭條”,在這一口號的引導下,今日頭條通過以下步驟向用戶推送他們關心的信息。首先是觀察,觀察用戶的收藏、轉發、評論、在頁面上停留時間的長短;其次是記憶;通過觀察用戶數據,判斷并記憶用戶的興趣點,再次是理解,因為用戶的興趣點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場所用戶的興趣隨時會發生變化,這就需要該系統能夠根據用戶的興趣及時調整推薦信息,即智能化。今日頭條的個性化內容推薦不僅體現在能夠根據用戶的興趣給用戶推薦內容,更能抓取用戶的地理位置,及時為他們推薦當地熱點資訊。
結語
現在,這三種模式并存,每種模式都面臨發展的機遇和挑戰,每一種模式中都有其它模式可以借鑒的地方,如傳者主導的模式可以借鑒另外兩種模式對受眾的態度,充分考慮受眾的興趣,不僅可以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內容,更能提供高質量的個性化內容。用戶主導的模式可以借鑒其它兩種模式的盈利方式。協同模式則可借鑒另外兩種模式在版權處理中的做法和經驗,減少版權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