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博,徐加宇
(湖南工程學院管理學院,湖南 湘潭 411100)
?
論校園貸風險防范
黎博,徐加宇
(湖南工程學院管理學院,湖南 湘潭 411100)
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智能手機的普及、互聯網金融的出現,都給大學生校園借貸平臺創造了有利的生存條件。2016年以來校園貸危害事件頻發,各大媒體為博大眾眼球對各種校園貸事件添油加醋,引起輿論不斷,屆時社會各界對校園貸的關注與日俱增。處在這樣的風口浪尖之上,校園貸給中國政府和各大高校帶來了許多壓力。為了防范和解決校園貸所帶來的風險,我國政府機構也先后下發《教育部辦公廳中國銀監會辦公廳關于加強校園不良網絡借貸風險防范和教育引導工作的通知》及《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等文件。
校園貸;大學生
有人會問校園貸到底是什么?為何各大高校談之色變,為何政府都只能做好打持久站的準備,為何其如同牛皮癬小廣告一樣難以從各大高校消失殆盡,又是什么原因讓它可以不斷滲透到大學生的身邊。那些通過網絡平臺、手機APP可以貸款給大學生的所謂校園借貸平臺就是校園貸,無法驅散的校園貸。他們打著低利率,無抵押的旗號,在大學生之間廣為流傳。就是這么一個看似給大學生帶來無限希望和幻想的機構,早已默默藏好了自己的尖刀,待到利益足夠之時,他們才會兇相畢露。
其實校園貸的內涵遠不止于此,校園貸其實包涵了四種機構,而其中造成危害事件最多、新聞曝光最嚴重的就是P2P平臺。各種形式校園貸并不能一概而論,他們之間有許多不同,經過不斷發展校園貸目前出現了四種模式;一是分期購物平臺,如趣分期、分期樂等;二是阿里巴巴、京東等傳統電商平臺提供的信貸服務,如螞蟻花唄,京東白條等;三是P2P貸款平臺,按照借貸人的不同它還可以分為用于大學生助學和創業的平臺和提供借貸信息的中介平臺。前者有投投貸、名校貸等,這類平臺就是各種校園貸危機的罪魁禍首,后者的代表是借貸寶,這類平臺所引發的民間連環貸現象也讓許多人深受其害。
校園貸的盈利模式其實說來也十分簡單,其收入主要依靠收取貸款利息及各種逾期處罰金。校園貸最為有爭議的就是其利息率,而部分平臺利息率的不透明和不明確就是校園危害事件的重要誘因,同時其無抵押借貸的特殊性,平臺借貸審核的不嚴謹都是校園危害事件的誘因。這些對于涉世未深的大學生們來說都是巨大的風險,各種各樣的校園借貸事件也讓我們不得不打起精神,因此我們希望能夠通過大學生自身、學校、政府機構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來把校園貸的風險降到最低。
就大學生自身而言,校園貸的危害主要來源于其高額的逾期懲罰,而大學生因為自身安全意識差,常常被推銷人員所描述種種好處迷得暈頭轉向。因此想要根治校園貸,我們不光要對校園借貸平臺進行規范,對于大學生的教育也是十分重要。大學生如果能培養好良好的自我安全保護意識,面對推銷人員的種種誘惑而面不改色,那么P2P校園貸將很難繼續維持其現在的風光。分期消費平臺和傳統電商所提供的信貸服務給大學生們傳播了一種不健康的消費觀——超前消費,這樣一種享受在前、付款在后的消費方式會給社會帶來GDP的增長是沒錯,但是這樣的消費觀對于根本沒有太多收入來源的大學生來說并不合適。大學生如果能意識到這一點,只消費自己能力范圍內的商品,那么校園貸就基本告別校園了。當然了,想讓所有大學生都做到這樣是極難的,所以我們需要學校的幫助。
學校作為校園貸的消費者集中地,是整治和防范校園貸風險的根源地。學校可以開展一些培養大學生健康消費觀活動,例如:廢物利用大賽。通過這樣的活動可以讓大學生意識到攀比的可悲,明白實用才是正確的消費觀念。同時,學校可以在平時的教學環節中增加金融素養的相關課程,有意識地進行金融知識的普及,提高學生的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防范意識。
加強學前教育的培訓力度。目前的高等教育學院,普遍存在沒有學前教育或者學前教育培訓力度不夠的情況。在大學生正式入學前展開學前教育是十分必要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學前教育可以給高中那些埋頭苦讀的學生迅速適應大學生活;也能使其明白大學與高中的差異性;變相的減少了大學生的成長時間;讓大學生能更快的成長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為大學生畢業找到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先決條件。所以開啟學前教育是每個學校的責任和義務,學校如能嚴格的實施下去,大學生們也就可以很好的保護自己,免受許多社會上不法分子的傷害。
幫扶使用了校園貸的學生。對于使用校園貸的學生,學校可以優先給他們提供兼職信息。這些兼職信息對于挽救使用校園貸的學生至關重要,因為這樣使他們具有了還貸的資格,減輕了其家庭的經濟壓力。當然兼職經歷也能讓他們明白金錢的來之不易,使其對自己的不合理消費能夠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從而對校園貸產生拒絕心理,養成良好的消費觀。
政府在防范校園貸風險的過程中擔任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政府機構如能盡快完善健全互聯網金融相關法律法規,那么不法校園貸將難以將魔爪伸向大學生。同時建立完善的互聯網金融投訴機構勢在必行,目前互聯網金融是全世界都很難去監管的部分,最為重要的就是其數目過多完全統計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有了完善的互聯網金融投訴機構,通過全民一起進行監管,就能把大量的不法平臺給繩之以法。
目前看來大學生校園借貸平臺即將迎來大改,因為不光國家出臺了相關政策,而且其行業已經接近飽和,各平臺的競爭壓力與日俱增。想要在未來的校園貸領域占領一席之地,平臺就需要有穩定的用戶。而用戶所追求的低利率,高品質服務態度,就將成為各大平臺競爭的資本。未來的大學生校園借貸平臺為了幫助大學生順利還貸可能會提供就業信息,通過這樣的形式,平臺不但籠絡了一大群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償還債務的大學生,而且還能收到不錯的利息避免壞賬的產生。
未來校園貸和學生之間的矛盾會逐漸被行業的壓力所緩解,各大平臺最終都會降低其利率和逾期懲罰。校園貸最終的走向必是由巨大利益為目標轉換為以長期利益為目標。真到了那時,校園借貸平臺也將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一大支柱產業。
[1] 肖岳.失控的校園貸山[J].法人,2016(5)
[2] 郭紅敏.愛恨交加“校園貸.檢察風云,2016(9)
[3] 周俊生.建議監管部門果斷叫停“校園貸”.貴州政協報,2016-4-14(03)
[4] 候賽.警惕校園貸案背后的風險.檢察風云,2016(9)
G40-054
A
1671-1602(2016)20-01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