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慧,全海燕
(湖南財經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衡陽 421002)
?
問題教學在課堂中的應用
孫慧,全海燕
(湖南財經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衡陽 421002)
課堂教學中的教學方法,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依據自己的教學習慣,不拘一格,層出不窮,有講授式、問題探究式、訓練實踐式等等。而學生學習的興趣一直是任何教育、教學都關注的重要問題。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其中問題探究式中的問題教學法,是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教學方法;學習興趣;問題教學法
所謂問題教學,實際上就是或然性命題教學。
通常我們把判斷一件事情的句子稱為命題,平時大家說的一段一段的話,就是一個一個的句子,實質上就是一個一個的命題。命題有不同的類型,大致可分為三大類:實然性命題、應然性命題、或然性命題。實然性命題是事情真正的、按常規發展必須要發生的現象(例: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而應然性命題是指一個人對事情結果的揣測判斷、是應該發生的(例:經濟基礎應當會決定上層建筑。),或然性命題則對事情的結論表示疑惑、不確定的(例:經濟基礎是決定上層建筑嗎?)。在這三類命題的學習中,實然性命題是基礎,在實然性命題的基礎上去提出應然性命題和或然性命題。
學生學習的興趣在任何教學中都被時刻關注,不同學生的興趣一般并不相同,有的學生比較喜歡應然性命題,有的則比較喜歡實然性問題。有調查資料表明,對于同一問題的這三類命題中,學生最喜歡的是或然性命題,其次是實然性命題,再次才是應然性命題。學生為何在喜好上有這種差別呢?它有其天然的合理性。相對而言,或然性命題給人留下的思想空間最大,在這種命題面前,人的主動性也最大,對于這類命題,是可以自己去思考、自己去作答的;實然性命題次之,相比之下,應然性命題是斷然的、命令的,因而,留下的思想空間更小,被動性更大。
或然性命題,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問題”,是指一個人不能用已有的知識經驗直接加以處理并感到疑難的情境,是“疑難”或“難題”?!皢栴}”的類型,根據問題的明確程度可將問題分為界定清晰的問題和界定含糊的問題。一般而言,界定清晰的問題相對容易解決,可以用實然性命題或應然性命題來回答,而界定含糊的問題較難解決,通常我們會用或然性命題來提出問題,解決這類問題需要創造性的思維,對問題的解決者的能力要求比較高。問題的創設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所在,好的問題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加快學生的思維速度。如何創設問題的情境呢?問題的創設可以是教師的提問,也可以是學生經過學習、思考提出問題。
教師的提問應該是學生經常所關注的、感興趣的、有價值的、難易程度適當的。為了緩解學生面對教師提問的緊張情緒,在上課之前可以用一些輕松的、學生感興趣的、敏感的問題讓他們自由討論,這可以使學生較快地活躍思維,自然輕松地進入當天的學習情境;教師在開始上課后,可能將課程內容分為相關聯的兩部分問題提供給學生去思考。一部分問題應與前面學過的知識緊密聯系,讓學生運用已有知識先行分析,從而引出對新的課程內容的學習,這也就是教師上新課之前的復習提問,而另一部分需要用到當天講到的課程才能解決的問題,應事先向學生說明,學生在聽課的時候就可以有針對性聽取和思考。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應盡量避免簡單的“一問一答”的方式,可采取小組集體討論、選代表回答的模式,讓學生有一個相對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教師不應以教給學生現有知識為目的,而應采取以啟發學生思維為主的理念;不能讓學生掌握的知識僅僅限于表面膚淺的理解,而應使他們能夠透過問題的表面看到其本質的聯系,為培養其探究性思維品質營造良好的學習情境;教師還應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進行因材施教來激發不同層次學生的積極性,比如對基礎稍差的學生,應提一些簡單易懂的問題,答對了要及時表揚,以增強其興趣和自信,鼓勵其不斷進步,對理解能力強的學生,就可提一些難度較大的、邏輯性較強的問題,事后在表揚他們的同時,要及時指出不足之處,防止驕傲情緒,對不會回答或回答不正確的學生,要及時指正或不要過于指責,同時對他們提出新的問題,在下次課堂上繼續回答??傊?,要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自己的水平上進行探究,都能得到提高。
可以用學生的提問來代替教師的提問。教師可以在一堂課結束時,布置學生預習下一堂課的新課內容,要求學生分小組并記錄預習過程中的問題。上課開始時,把學生把預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類整理并分別羅列在黑板上,把重復的、重要的問題單獨列出,由教師統一詳細講解,其余問題由各小組對抗挑戰回答對方問題,要求每個學生均要參與其中。這種讓學生把問題提出來并讓學生自己去探究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增強學生參與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能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變被動地接受性的學習為自主地學習,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學生是否常問,是否愛問,是否會問,極大地影響著他們的學習效果;教師是否常教問,是否愛教問,是否善教問,又極大地影響著學生的問題意識、問題習慣、問題技巧。所以說教師的教問水平直接影響學生的學問水平。結束一堂課時,教師還可以給基礎較好的學生留下一個與課程內容有關的但需要更深入去思考的問題,這樣可以讓學生的探究活動在課堂外得到延伸。
總之,問題教學法是以教師所創設的問題情境為導向,引導學生從事自主探索活動,促進全體學生的一般發展并注重培養創新能力的教學模式。其中,指導學生自主探索是問題教學法的核心。我們常說的“授之以魚,不若授之以漁”,學會思考、學會學習才是教學所要追求的最終目標。
[1] 汪維佳.從問題教學到問題意識培養——“公共政策分析”課堂教學方法改革[J].南昌師范學院學報.2016(04)
[2] 烏靜.問題教學模式在實踐中的應用與反思[J].鄂州大學學報.2015(12)
孫慧(1970-),女,漢族,湖南益陽人,本科,學士,教師,高級講師,研究方向:職業教育和機械(數控技術) 全海燕(1970-),女,漢族,湖南衡南人,本科,學士,教師,高級講師,研究方向:職業教育。
G622
A
1671-1602(2016)20-0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