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淑環
(江蘇省邳州市官湖鎮周家小學,江蘇 邳州 221300)
?
探究學生心理: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石淑環
(江蘇省邳州市官湖鎮周家小學,江蘇 邳州 221300)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會出現各種不同的心理障礙,阻礙學生的發展,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這應該引起廣大教師和家長的重視。本文主要介紹了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出現的各種心理問題,并提出了相關建議措施,給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幫助。
小學;數學;教學;心理
小學數學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基礎學科,心理學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的基礎理論。學生的學習活動是一種心理活動,它是由動機、需要、興趣、情感、意志與智力等因素決定的。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很好地完成育人的任務,就必須了解小學教學過程中的各種心理現象及其發展變化的規律,把教學與心理聯系起來。以下是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基于學生的心理,嘗試了一系列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會出現很多心理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表現:
(1)畏難心理:大部分小學生有好玩的天性,他們從小享受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面對一系列復雜的數學題目或公式,他們會產生畏懼心理,不肯去鉆研,只想很快得到答案。
(2)厭煩心理:大部分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里嬌生慣養,愛發脾氣,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遇到一點點不順心的事情就有可能產生厭煩心理,他們覺得小學數學極其枯燥,都是千篇一律的數學運算、數學公式,不如別的科目那樣生動有趣。
(3)馬虎心理:很多學校缺乏有效的教學方法,加上教師責任心不夠,導致學生對數學的學習很隨意,容易粗心大意,很簡單的題目也會弄錯。
(4)飽脹心理:很多學校還是以學生成績來評測學生,很多家長給孩子報了一個又一個的輔導班,使孩子很難消化接受的知識,聽了這個忘了那個,不能把知識真正轉化為能力。
(5)自卑心理:很多學校都給學生的成績排名次,甚至有些教師會當眾公布名次,名次靠前的學生會得到比名次靠后的學生更好的待遇,讓那些成績靠后的學生于無形之中產生自卑心理,影響他們的身心發展。
2.1 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
“直面差異是教育智慧的核心”,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時刻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況,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比如,在三年級上學期“用兩步連乘解決實際問題”的教學中,有這樣一道練習題:桃樹有48棵,梨樹的棵數是桃樹的3倍,蘋果樹的棵數是梨樹的2倍。要求學生都掌握的是先算梨樹的棵數48×3=144(棵),再算蘋果的棵數144×2=288(棵)。這種方法思路簡單,數量關系明顯。為了拓展解題思路,教師還可以進一步挖掘:先算蘋果樹的棵數是桃樹的幾倍:3×2=6,再算蘋果樹的棵數48×6=288(棵)。對后一種算法,可以不對全體學生作要求,更不要強加于學生,應該允許學生量力而行,以免對數學產生畏懼心理。
2.2 關注個體策略
傳統教育中,教師處于中心信息源的地位,控制著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學生很少能獲得發表自己見解和展示自己的機會,而現代教育理論認為學生是有獨立人格的個體,處于動態的成長、發展過程中,教師決不能把學生看作是被動的、什么也不懂的、完全受制于人的“小孩子”,而應該從引導個體心理出發,調整好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角色,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自主發展的時間和空間,更要提供充分的個性化學習機會,使學生的數學學習真正成為學生自主構建知識的過程,允許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解決問題,最大限度地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請看“解決問題”的教學片段。
少先隊員在山坡上栽松樹和柏樹共120棵,松樹棵數是柏樹的4倍,松樹和柏樹各多少棵?
解法1:(用整數法解答)120÷(1+4),求出柏樹栽多少棵。
解法2:(用方程解答)設柏樹有x棵,x+4x=120。
解法3:(用分數法解答)120÷(1+1/4),求出松樹栽多少棵。
解法4:(按比例分配法解答)120×4/5,求出松樹多少棵。
這么多種方法是學生思考智慧的結晶,教師再指導學生進行比較,交流自己最喜歡的方法,學生個個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的思考。由于全體學生的主動參與、學習熱情高漲,不同層次的學生都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個性得以張揚,數學學習活動真正成為學生個體活動中積極的一部分。
2.3 賞識教育策略
心理學家認為:人的行為都是強化的結果。成功的獎賞會使學生產生喜悅的情緒,這種成功的喜悅又會轉化為進一步學習的強大動力,激發他們強烈的求知欲望,從而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心。因此,賞識是激發學生學習自信心的有效方法。實施賞識教育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予以強化;第二,賞識要持之以恒,切忌急躁粗暴,大聲呵斥;第三,賞識不能過度。
學生思考沒有結果或者結果是錯誤的,這都是學生成長必經的過程,因此,教師應尊重孩子、賞識孩子。要抓住師生、生生之間每一次交流中的閃光點,運用賞識性評價,使他們的心靈在賞識中得到舒展。這樣,我們就能在評價中為學生的成長搭建一個又一個的臺階,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總之,小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心理障礙是長期積累而成的,想要改變這一狀況,需要不懈努力。教師應該認真對待學生中存在的這種心理問題,認識到這對學生成長的不利影響,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自己的點滴言語和行為幫助他們改變,促進他們成長。
[1] 錢利萍.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的學習障礙心理及其對策[J].考試周刊,2010(28)
[2] 葉四軍.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心理障礙與對策[J].考試,2011(1)
G623.5
A
1671-1602(2016)20-02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