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男,魏巍,張瑱
(機械工業第一設計研究院,合肥 230601)
建筑立面探析
申男,魏巍,張瑱
(機械工業第一設計研究院,合肥 230601)
建筑立面反映出建筑的審美傾向、個性風格、功能定位。立面造型構成豐富的天際線,立面色彩和細部設計給人以視覺的沖擊,進而形成建筑環境的視覺背景。在建筑設計中,建筑師應該運用豐富的設計手法,使建筑立面與人產生心靈上的共鳴,創造出富有情感和多元化的作品。
建筑立面;認知;表達
【DOI】10.13616/j.cnki.gcjsysj.2016.06.009
建筑發展經歷了由簡單到復合、由無序到有序的歷程,建筑立面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無論是民用建筑還是工業建筑,都在努力地適應人們的審美需求,為人們不斷地呈現多姿多彩的外觀形態。建筑立面已成為一種既定的概念而深入人心。
建筑立面是建筑在外界環境的表現,在建筑設計中意義重大。建筑的發展史幾乎是建筑立面的變換歷史,建筑立面作為當今建筑創作的重要對象,已得到了建筑師們的普遍認可。在此對建筑立面的一些問題進行初步研究探討。
縱觀建筑立面的發展歷程主要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2.1 樸素的原始建筑立面
建筑立面最單純的目的就是為人們提供一個趨利避害的場所,遮風擋雨,躲避野獸。
2.2 形式性的古典建筑立面
建筑立面融合于結構體系,或偏于承重,或偏于裝飾表現。
2.3 功能性的現代建筑立面
建筑立面從結構中分離出來,形成獨立自由的構件,建筑設計的自由度大大增加。
2.4 傳承性的后現代建筑立面
建筑立面上增加裝飾性,大量使用符號來表現建筑的意義。
2.5 多元性的當代建筑立面
建筑立面圖像化、數字化、美學化。把新技術、新材料結合起來,充分挖掘材料的潛力,給人以全新的體驗。
建筑立面一直具有多重的內涵,它大體可以分為物質性和精神性兩方面的屬性[1]。
從其物質性而言,建筑立面通過圍合來保障建筑內部的使用方便,我們一般把建筑立面理解為建筑空間的外圍護結構。作為建筑內外部空間的范圍界定,立面材料的保溫、采光、通風等物理屬性影響內部空間的使用。立面開敞與否,方位的不同則會起到引導行走路線、遮擋視域、控制朝向的作用??傊?,建筑立面作為建筑物室內與室外的物質中介,起到溝通與調節建筑物室內與室外的樞紐作用。
從其精神性而言,建筑立面通過其自身的形狀、材質、顏色等方面,對人的感官產生著視覺、觸覺的作用與心理的影響。立面的形式上的長與寬,開敞與封閉,會給人帶來收納與限定等不同心理感受。立面材料的色彩、肌理、質感和組合會影響到人們對其的質量、體量、尺度和秩序的感受。另外,立面與使用者的不同位置狀態,立面的工藝、施工等多方面的影響因素,都會給使用者帶來完全不同的感受。
4.1 突出主體建筑
建筑物,無論它的形體如何復雜,都是由一些基本的幾何形體組合而成。體量和構成要達到完整統一,首先要建立起一種次序感。勒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提出“布局是根本”,顯然,要保證良好的體量組合,首先必須使布局具有良好的條理性和次序感。
傳統對稱性的建筑,中心部分比較兩側的地位要突出很多,中央部分成為整個建筑的主題和重心,兩側部分從屬與主題;在不對稱的體量組合中,組成整體的各個要素按照不均衡的原則展開,因而它的重心總是偏于一側。與對稱性建筑一樣,它也是通過加大、提高主題部分的體量或是改變主體部分的形狀以達到主次分明(見圖1)。

圖1 科隆大教堂
4.2 體量的對比與變化
方向性的對比是最基本最常見的對比方式。方向性對比,即是從組成建筑的各個要素由它的長、寬、高比例關系不同,從而求得的變化。長度和寬度具有橫向的感覺,高度具有縱向的感覺,利用方向性對比取得良好的組合形式。
由不同的體量組合成的建筑形體,可以利用各個體量在形狀方面的差異性對比而求得變化,人們比較習慣方方正正的建筑形體,一旦發現特殊形狀的體量不免有幾分新奇的感覺。直線的特點是明確肯定,給人以剛勁挺拔的感覺;曲線的特點是柔軟活潑而富有韻律。在體量組合中,巧妙地運用直線和曲線的對比,可以豐富建筑體型的變化(見圖2)。

圖2 巴西國會大廈
4.3 均衡的原則
在古代,要保證建筑物的穩定,建筑體型要具有安全感。如西安的大雁塔,每升高一層就向內作適當的收縮,最終形成下大上小的金字塔型。
隨著建筑技術的發展,現代某些建筑師把“不穩定”的建筑作為一種目標來追求。運用大范圍的出挑,底層架空,把巨大的體量支撐在細細的柱子上。這類建筑,除非有特殊理由,是不值得提倡的。建筑體型要想具有安全感,就需要遵守穩定與均衡的原則。只有如此,才能使得建筑物的外觀既輕巧通透又堅實有力。
4.4 虛實對比
在建筑的形體與立面中,虛和實是缺一不可的。沒有實整個建筑就會顯得脆弱無力;沒有虛則會使人感到呆板、笨重。只有把這兩點巧妙地結合起來才能使得建筑物的外觀既輕巧又堅實有力。
在體型和立面處理中,為便于對比,需要充分把虛的部分和實的部分相對集中在一起,使得有些部分以虛為主,虛中有實,另外一些部分以實為主,實中有虛。這樣就使得虛實對比比較強烈,從而構成良好的虛實對比關系。另外,虛實部分還應當有相應的穿插。如大面積虛的部分有意識地配置若干實的部分。這樣就使得虛實兩個部分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構成和諧悅目的圖案(見圖3)。

4.5 凹凸對比
凹凸對比可以豐富建筑體型的變化,從而增強建筑物的體積感。向外凸起的部分和向內凹入的部分,在陽光的照射下,都會產生光影的變化,構成美妙的圖案(見圖4)。

圖4 光華路SOHO
4.6 外墻面色彩
根據建筑物功能與性質特征選用不同的色調,通過色調的交叉組織以產生調和,強調色調之間的呼應。色調的對比主要體現在色彩的對比和質感的對比,色彩的對比主要體現在色相、明度、純度之間,質感的對比主要體現在粗細、堅硬柔和以及紋理之間的差異性。另外,根據色彩在心理上給人們的不同感覺,人們將色彩劃分為冷色和暖色。暖色可以使人產生緊張、熱烈、興奮的情緒,冷色則使人涼爽、安靜、優雅。
4.7 細部處理
細部隸屬于主題,并成為主題的一個有機的部分,在細部處理中要從全局出發,從而求得和諧統一。裝飾的疏密、粗細、隆起程度的處理,都必須具有合適的尺度感,雕刻、繪畫、紋樣,以及線腳、花格墻、漏窗等都具有裝飾的性質和作用,對于這些細部都必須認真對待并給予適當的處理。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建筑設計所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多,范圍也越來越廣,建筑設計已經突破了原有的常規設計模式,不再是傳統的那種只強調平面構成、體塊組合、建筑空間的設計思路。經濟技術的高速發展為建筑提供了更多的解決方案,在建筑設計中,通過立面材料的革新及構造的變化,達到建筑形式的更新和建筑意義的多元表達,正成為建筑師們創作的一個重要手段。我們從國內外優秀建筑實例中可以看到,建筑立面的設計研究已經不再局限于古典幾何形式美學的設計,而是對傳統材料的創新使用,對新材料的探索,對新技術的運用,對生態技術手法的關注。建筑立面設計更強調建筑立面的多元化表達,建筑立面與人情感的交流。
研究建筑立面造型與色彩的演變趨勢,可以感受到建筑藝術的時代變遷,建筑技術的進步,從而把握今后設計的方向,有意識地在建筑立面造型與色彩的設計方面大膽創新,引領潮流。
【1】彭一剛.建筑空間組合論[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8.
Analysis of Architechtural Elevation
SHENNan,WEIWei,ZHANGZhen
(FristDesign&ResearchInstitute,Hefei230601,China)
Architechtural elevation reflects aesthetic tendency,personality style and functional orientation.Architechtural elevation compose abundant skyline,color and detail of the building have visual impact.Then,it formed background of building environment. Architectsshoulduseawealthofdesignmethodsinarchitecturaldesign,tocausethefacadetoresonatewithpeople,ithelpscreatemoreworks fullofculturalemotions.
architechtural elevation;cognition;express
TU238.1
A
1007-9467(2016)06-0053-03
2016-03-03
申男(1985~),男,山東金鄉人,工程師,從事建筑設計與研究,(電子信箱)snz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