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第二小學,甘肅 秦安 741600)
學生認知過程始終伴隨著情感。學習情感是學生對學習環境是否滿足自身求知欲望需求的一種積極態度的體驗。積極的學習情感表現為愛學、好學、樂學;消極的學習情感表現為厭學、棄學、逃學。情感本身就是動力,學習的內驅力只有經過情感的放大才有動力作用。因此,健康的學習情感是學生積極參與認知活動的動力。如何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學習情感呢?
教師的愛能促使學生積極的情緒體驗,使學生感到溫暖,受到鼓勵與鼓舞。愛因斯坦說過:“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一名教師對教育事業的忠誠,對本職工作的熱愛,都是通過對教育對象的愛來體現的。大多數學生極為重視教師的愛,甚至超過追求父母對自己的愛。他們的喜怒哀樂,學習情感的變化、學習成績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均與教師的愛有著密切的關系。
感情是雙向的,教師熱愛學生,學生也會熱愛教師。學生對教師愛是極為敏感的,真可以達到心有靈犀一點通的程度。教師要把愛灑向全體學生,特別是學習后進的學生,要給他們更多的愛,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愛。融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培養學生健康的學習情感。
教學也是一門藝術,教師既是導演也是演員。課堂教學是教師與學生雙邊活動,教師主導作用應體現在組織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學習活動中。要著力把學生推到主人的位置,讓學生去思考、發問、答問、動手操作。自己創造性地探索知識,發現規律,歸納結論,總結問題。只有滿足了學生精神世界中探索與創造的需求,健康的學習情感才能得到保持。
教師還要根據教學目的與要求,恰當的組織教學內容,精心地設計教學過程,巧妙的選擇教學手段,機智的處理教學矛盾。讓學生在群體的學習環境中,充分地體驗探索知識時的神秘與新奇,獲得成功時的愉悅與自信。。創新能力要有一定的知識和智慧作基礎,但是不可低估情感對知識、智慧的作用。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常常設計這樣的環節,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展示自己的創造成果。同學們用不同的畫面在百格圖中表示50%,風格各異。教室四周貼滿了同學們的作品,師生共同欣賞著、品位著、評論著。我滿腔熱情地去贊揚同學們自己思考的一切結論,竭盡全力地去肯定同學們的一切努力,去保護和激勵同學們所有的創造欲望和嘗試。我用自己對學生良好的情感去引發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同學們在40分鐘的課堂活動中常常體驗著參與的快樂,思維的興趣,創造的愉悅。當教師正確的發揮教學的主導作用時,有利于學生保持積極、健康的學習情感。
各門學科都蘊藏著美。就數學而言,數學學科中的數、形、定律、法則等等,蘊藏著抽象的美、對稱的美、序列的美、平衡的美、規律的美。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發現美,充分的體現美,引導學生去主動地欣賞美。還要從構建美、創造美的高度,提高教學素養,做到儀表端莊,教態和藹,舉止自然,語言簡潔、幽美,板書規范,字跡美觀,教具、學具制作精美等等。讓學生在美的熏陶下,進一步陶冶對數學學習的情感。譬如:從小學生入學后上第一節數學課開始,教師就著意通過教學的每一步去展現教學的美,指導學生寫阿拉伯數字時如何起筆、運筆、收筆才能把數字寫的規范美觀。脫式計算題,除題目應計算正確外,書寫格式上:左側等號對齊,等號的大小統一。出示幾何圖形,從線條、色彩、大小等方面都要規范、協調,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學生的作業也要做到解題思路科學合理,書寫工整美觀,讓學生自覺地參與到創造美的行列中來。用科學的“美”陶冶學生的學習情感。
學生學習,生活在班級,學校的群體中,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能及時獲得集體的評價。集體輿論是學校教育效果遠遠超過家庭教育效果的重要原因。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培養集體的正確輿論,并利用集體輿論鼓勵學生積極向上,強化健康的學習情感。譬如:當學生正確的回答了某一個問題時,教師不但要用熱情洋溢的語言加以肯定,還要引導學生進行“情感交流”,讓全體學生給予掌聲鼓勵,給予贊許的評價。因為集體的贊揚最能溫暖孩子的心,最能強化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情感。故教師要為學生創造一個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使每一位學生在集體的關心與鼓勵下不斷強化學習情感。
總之,在教學的全過程,必須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引起積極健康的情緒共鳴。教師情感對學生有著直接的感染力,尤其是對低年級學生,這種感染作用更為明顯。學生對老師尊敬、熱愛的情感,也常常會遷移到教師所授的學科上,因此,教師要著力于創造良好、愉悅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學習情感,增強學習的驅動力與效應,提高育人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