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莉英
(江蘇省常州高級中學,江蘇 常州 213000)
?
“翻轉課堂”模式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周莉英
(江蘇省常州高級中學,江蘇常州213000)
摘要:針對高中物理學科特點和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將翻轉課堂運用到實際的學生實驗教學中,可有效地解決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普遍存在的教學課時緊、學生動手實踐時間不足、理解實驗深度不夠等問題,為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關鍵詞:翻轉課堂;高中物理;實驗教學
翻轉課堂翻譯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指重新調整課堂內外學習時間,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能更專注于問題和項目的學習,從而獲得更深層次的理解.這種教育模式正在逐步影響著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
高中物理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有利于培養學生積極探索精神、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而物理又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分析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現狀、探索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應用顯得尤為重要.
1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現狀分析
《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意識,使學生自主獨立地去學習、思考和探究.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在高中課程的各個模塊中都安排了一些典型的科學探究實驗.讓學生親身經歷探究實驗的整個過程,有助于鍛煉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提升思維水平,從而更好地達成課堂的學習三維目標.探究實驗是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因此,高中教材中除安排有大量的教師演示實驗外,還穿插安排了許多以探究為主的學生實驗.對學生實驗而言,學生先要了解實驗原理,再完成科學探究的各個環節,這需要大量時間.按一堂課四十五分鐘時間計算,即使壓縮一些探究環節,學生也很難在這么短的時間內真正地進行探究,教師往往用“講實驗”替代學生“做實驗”,留給學生動手實踐的時間有限.這樣做的結果是學生探究實驗經常浮于表面,更不用說探究過后開展更深層次的思維過程.
2翻轉課堂在高中物理學生實驗教學中應用的特點
翻轉課堂有別于傳統課堂,傳統課堂既有知識的傳授,也有學生內化、鞏固知識的環節;而在翻轉課堂模式下,教師不再占用大段課堂時間來講授知識,而是利用視頻或任務單,讓學生在課前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和準備.翻轉課堂對傳統教學最大的沖擊在于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發現和思考問題,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
翻轉課堂體現了學生學習過程完整性.翻轉課堂將課前學習與課中學習有效地相結合,將學生自主學習與講授教學相結合.通過課堂內外的學習,使學生對學習中的重、難點有更加清晰、深刻的認識.完整的高中物理學生實驗學習過程是:課前自主學習→學生實驗→提出問題;課上點撥討論→合作解惑→鞏固應用.總之,課前與課上的各個環節間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體現出學習的完整性.
翻轉課堂具有學生學習方式的交互性.就學生的學習方式而言,翻轉課堂與傳統的學習有所重合.課前,傳統的學習方式通常只有文本學習,而實驗教學的翻轉課堂,不僅有文本學習,還有視頻和實驗.在一定程度上,兼容了傳統課堂的優點.除此之外,更為重要的是,翻轉課堂不僅僅是無約束的預習,而是以“任務單”形式的系統學習.學生除完成任務單的學習之外,還可以將學習過程中的疑惑記錄下來,主動學習和思考.翻轉課堂對傳統學習起到了拓展和延伸的作用.學生實驗課采用翻轉課堂,課前學習實驗原理、實驗操作要點,有條件的還可以先行進行探究實驗,為課堂留出充足的“消化”時間,為更好地深入思考創造了有利條件.
3翻轉課堂教學實踐探索——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
《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實驗是整個高中階段比較重要的實驗之一,有效地開展此學生實驗教學將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思辨能力,提高科學探究能力.
3.1綜合分析,精心設計課堂
教師需在課前研究課程標準、教材和學生.課程標準對此節內容提出的要求是:“注重問題的提出與研究,讓學生經歷實驗探究過程”.由此可見,學生通過實驗,不僅僅要得到結論,還有更高的要求,即要培養學生探究能力、動手能力和觀察、總結的能力.從教材分析,本節課以前是驗證牛頓第二定律,注重的是知識的再現;現在改為探究性實驗,體現了新課標注重培養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指導思想.從學生情況分析,在此實驗之前,高一學生已經掌握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會用打點計時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會用氣墊導軌與光電門測量物體的瞬時速度,且具備一定的實驗操作技能和計算機操作能力,會用Excel軟件處理實驗數據等.
綜合以上三方面分析,筆者制定出切實可行的任務單,將課前、課上和課后有效銜接,通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使學生在課前就已經對所學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從而使學生在知識理解上有足夠的緩沖時間.而課上主要進行典型實驗方案總結、實驗操作要點討論和數據處理方法介紹,從而突出本堂課的重點和難點.
3.2課前和課堂上的教學設計與實施
表1展示了學生實驗翻轉課堂模式的基本學習流程.在翻轉課堂模式下,教師不再占用大段的課堂時間來讓學生探究、完成實驗,而是在課前根據任務單(見表2)上的要求,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實驗原理的學習、實驗方案的制定,并能完成實驗.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引導工作,鼓勵學生思考提問并做好指導,且要求各小組做好實驗過程記錄,包括裝置圖片、過程視頻等,并能記錄實驗數據.

表1 學生實驗翻轉課堂模式學習流程

表2 學生實驗翻轉課堂模式課前學習任務單
針對課前學習的基礎,在課堂上,主要以點撥討論(小組交流)實驗原理、合作解惑實驗要點和鞏固應用、找尋其他實驗方案幾個環節展開.在點撥討論環節,摒棄了原來以教師為主導的探究模式,代替以小組交流的方式.當然,交流的方案在課前教師已經做好了把關,既有教材方案展示,也有其他方案展示.每個小組在展示自己實驗方案的同時,也能學習其他小組的實驗方案,體現了有效教學思想;同時,小組交流時,其他小組同學還能提問,組員不能解決時,教師可以從旁協助.合作解惑環節,主要是圍繞各個實驗方案中的要點展開的,有些問題是同學們在做實驗時碰到的,有些問題是教師適時補充的,能很好地解決本堂課的重點和難點.在鞏固應用環節,教師可以通過相應的習題,用以檢驗學習效果,便于學生發現學習過程中的不足.在實際的課堂上,同學們一共分7組,交流了各自的實驗方案及存在問題,具體內容在表3中呈現.

表3 各小組課中交流的實驗方案

續表
在教學實踐中,基本能得到預期實驗結論的有六組,大致分為三種方案.但即使方案原理相似,依然有值得借鑒的地方.每個小組提出的平衡摩擦、圖像處理數據的問題,是本堂課的重點,當然也有未涉及到的問題,例如當鉤碼質量逐漸增大時,不能滿足遠小于小車質量,導致產生系統誤差.此問題是本堂課的難點,學生很難獨立提出,此時,教師可以現場演示提醒同學留意,并利用表格數據作圖完成,從而更好地解決此問題.最后一組同學的展示,雖未得到最后的實驗結論,但分析失敗原因本身也是有價值的,讓同學們在“碰壁”過程中學會成長.綜上所述,利用翻轉課堂模式教學,把大量學生做實驗的時間放在了課前,而課堂提供給學生一個交流互動的平臺,一個有足夠時間思考消化的舞臺,集中更多的時間處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3.3課堂后的學習與延伸
課后的學習和延伸既要注重學習效果的檢測,也要注重引導學生思考的深入.探究加速度與力和質量關系實驗在具體實踐中,可供考查的知識要點多,且經常會出現變形,不會提供原有的實驗方案,這就需要引導學生如何從本質上理解實驗原理,從而為后續的學習和探究埋下了伏筆.因此,課后請同學們歸納和整理實驗的各種方案,比較各方案的異同點,從而使學習更加系統化,同時也有助于提高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
4結語
實驗教學是高中物理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實驗也是提高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徑.在現實的教學中,由于課時的限制,探究很多時候會淪為表面現象.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運用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課時緊張、探究深度不夠等突出問題,給學生留足探究的時間,真正把時間還給學生,突出了學生在科學探究環節中的主體地位,從而更好地促進了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參考文獻:
[1] 張海燕.基于翻轉課堂的物理科學探究教學設計的探討[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4,(8).
[2] 劉炳昇.走進新課改——物理教師必讀[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