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甜 張園園
(北京體育大學武術學院 北京 100084)
預防武術運動員腰部損傷的專門性功能訓練①
王甜 張園園
(北京體育大學武術學院 北京 100084)
武術運動員腰部損傷主要是由于局部負擔過重、疲勞積累、腰肌力量薄弱等原因造成的,因此可以通過專門性功能訓練來預防腰部損傷。該研究旨在探究針對腰部肌肉進行的動力性訓練、靜力性訓練與柔韌訓練3種專門性功能訓練對增強運動員腰背肌肌肉力量、核心區穩定性的影響,并以此推測這3種專門性功能訓練對預防武術運動員腰部損傷的作用。
武術運動員 腰部損傷 專門性功能訓練
近年來,隨著武術套路的迅速發展,競技比賽日益激烈,尤其是“高、難、美、新”的發展方向,對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取得優異的競賽成績,運動員不得不進行超負荷的訓練,加大動作的難度。運動員在練習高難度動作過程中容易發生機體損傷,尤其是腰部。腰部損傷不僅影響運動員的正常鍛煉和身體健康,同時也影響運動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提高。通過有針對性的功能性訓練能主動減少和避免運動損傷,并在有效預防運動損傷發生的同時,很好地幫助運動員提高競技能力、延長運動壽命。
預防運動損傷有三大關鍵因素:一是力量,二是平衡,三是柔韌性。力量素質是所有其他素質的基礎,也是預防運動損傷最重要的基礎,可以提高機體的控制能力和關節的穩定性,延緩運動疲勞,從而大大減少損傷的發生。良好的柔韌性可增加運動時關節的活動幅度,使運動員對動作的隨意支配能力更加精確;既能提高運動的效率,也能降低運動損傷的易發性,特別是肌肉拉傷。該研究旨在探究針對腰部肌肉進行的動力性訓練、靜力性訓練與柔韌性訓練三種專門性功能訓練對增強運動員腰背肌肌肉力量、核心區穩定性的影響,并以此推測這3種專門性功能訓練對預防武術運動員腰部損傷的作用。
1.1 研究對象
北京體育大學武術學院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大三、大四學生共60名,其中男生45名,女生15名。
1.2 實驗步驟
該實驗采用NACA俯橋測試對受試者腰部力量進行測評,通過對比前測與后測實驗結果,對三種專門性功能訓練效果進行分析。
第一步:對所有實驗對象采用NACA俯橋測試進行前測。
NACA俯橋測試基本步驟及要求:(1)以腳尖和肘部作為支點,將身體撐起,保持60 s;(2)抬起右臂,保持15 s;(3)收回右臂,抬起左臂,保持15 s;(4)收回左臂,抬起右腿,保持15 s;(5)收回右腿,抬起左腿,保持15 s;(6)抬起左腿和右臂,保持15 s;(7)收回左腿和右臂,抬起右腿和左臂,保持15 s;(8)回到初始姿勢,保持30 s。
男生NACA俯橋測試評價標準:優秀:300 s+;良好:240~300 s;平均:180~240 s;較差:120~180 s;很差:120 s以下。女生NACA俯橋測試評價標準:優秀:180 s+;良好:120~180s;平均: 60~120 s;較差:45~60 s;很差:45 s以下。(引自NSCA 2007—2008講座中的指標)

表1 男生各組NACA俯橋測試前測與后側評價結果對比分析

表2 女生各組NACA俯橋測試前測與后側評價結果對比分析

圖1 男生各組NACA俯橋測試平均加時間對比

圖2 女生各組NACA俯橋測試平均加時間對比
第二步:前測結束后開始進行實驗,根據受試者武術專項課課程安排,將實驗對象分成3組,受試者武術專項課結束后立即進行實驗訓練,每周進行四次實驗訓練,共進行20次。
第一組進行動力性練習:仰臥起坐+俯臥背肌練習(仰臥起坐30個+俯臥背肌練習50個/組,一組),要求:(1)仰臥起坐:處仰臥位,以臀部為支撐,軀干上肢與下肢同時用力,盡力抬高。(2)俯臥背肌練習:頭、頸、胸及雙腿同時后伸,盡力抬起。
第二組進行靜力性訓練:俯臥支撐+左側臥支撐+右側臥支撐+仰臥支撐(俯臥支撐30 s+左側臥支撐30 s+右側臥支撐30 s+仰臥支撐30 s/組,一組),要求:背部挺直,不可彎腰。
第三組進行柔韌性訓練:立體位前傾+左側傾+右側傾+后仰(立體位前傾30 s+左側傾30s+右側傾30 s+后仰30 s/組,一組),要求:立體位前傾時要求前傾90°,手盡量向遠處伸展且背部盡量保持不彎曲狀態,側傾時角度為本人最大限度,手盡量向遠處伸展,后仰時后仰角度為本人最大限度。
第三步,對所有實驗對象采用NACA俯橋測試進行訓練效果測試并將所有數據進行對比分析。
2.1 各組NACA俯橋測試評價結果分析
將各組NACA俯橋測試前測與后側的評價結果進行對比。(表1、表2)
由表1可以看出,男運動員經過相應組的練習,NACA俯橋測試成績均有所提高,說明動力性練習、靜力性訓練、柔韌性訓練都可以提高腰部肌肉力量,增強核心區穩定性。
由表2可以看出,第一組與第三組女運動員經過相應組的練習,NACA俯橋測試成績均有所提高,說明動力性練習、柔韌性訓練都可以提高腰部肌肉力量,增強核心區穩定性。第2 組受試者由于前測結果好于其他組,訓練效果在表2中并未體現出來。
2.2 各組NACA俯橋測試平均增加時間對比分析
將各組NACA俯橋測試前測與后側對比產生的平均增加時間(單位:秒)進行對比分析。
由圖1可知:第1組整體實驗效果最明顯,NACA俯橋測試平均增加時間為34.71 s,第2組NACA俯橋測試平均增加時間為25.63 s,第3組NACA俯橋測試平均增加時間為25.33 s。雖然第2組整體實驗效果略好于第三組,但是兩組并沒有明顯的差異。
由圖2可知:第1組整體實驗效果最明顯,NACA俯橋測試平均增加時間為32.40s,其次是第2組,NACA俯橋測試平均增加時間22 s,第3組NACA俯橋測試平均增加時間為15 s,整體實驗效果低于其他兩組。
該實驗本著“動作簡單,時間短,限制少”的原則,第1組動力性練習以仰臥起坐+俯臥背肌練習作為實驗動作,第2組靜力性訓練選取俯臥支撐+左側臥支撐+右側臥支撐+仰臥支撐作為實驗動作,第3組柔韌性訓練選取立體位前傾+左側傾+右側傾+后仰作為實驗動作。通過對5周實驗訓練記錄數據的總結分析發現:第1組動力性練習的實驗效果最好,第2組靜力性訓練與第3組柔韌性訓練的實驗效果雖弱于第1組動力性練習,但也取得了較好的實驗效果。每次實驗訓練,從組織訓練到記錄數據再到訓練結束,總共不超過5 min。因此完全可以將其融入到日常的專項訓練課中。武術專項老師還可以根據學生訓練情況選取其他動作形式,使訓練方式更加靈活多變,從而增加學生學習興趣,同時“防患于未然”,降低運動員腰部損傷的機率。
[1]朱海楠.武術套路運動員腰部損傷的預防[J].青春歲月,2011 (24):346.
[2]董德龍,王衛星,梁建平.振動、核心及功能性力量訓練的認識[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5):105-109.
[3]李勇,任浩,易鵬.湖北省高校高水平武術運動員運動損傷的現狀分析及預防對策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09(6):673,691-692.
[4]韓充,吉家文,梁劍明.淺析武術套路中的運動損傷與預防[J].才智,2012(32):274-275.
[5]趙文龍.武術套路訓練中的損傷特點及預防[J].韶關學院學報,2012(6):53-57.
[6]王建琴.功能性訓練與預防運動損傷探析[J].運動,2011(4):14,44-45.
[7]王安利.“運動損傷預防”講座②身體訓練與運動損傷預防(上) [J].中國學校體育,2003(2):47-48.
[8]王安利.“運動損傷預防”講座③身體訓練與運動損傷預防(下) [J].中國學校體育,2003(3):45-47.
G80-32
A
2095-2813(2016)12(c)-000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6.008
王甜(1991—),女,漢,河南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傳統體育。
張園園(1991—),女,漢,河北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傳統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