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帆,康祝婷,孟亮
(云南民族大學,云南 昆明 650500)
?
我國電子政務的發展現狀概述
何帆,康祝婷,孟亮
(云南民族大學,云南 昆明 650500)

康祝婷(1991-),山西太原人,云南民族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行政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
孟亮(1991-),山東威海人,云南民族大學教育學院教育學原理專業碩士研究生。
摘要:本文首先從廣義與狹義兩個方面對電子政務的定義進行了討論,闡明了二者的聯系與區別;在此基礎上,重點說明了電子政務的物質基礎是計算機網絡技術,并對電子政務的三大組成部分進行了描述,澄清了電子政務與其它幾個相關概念的異同。然后結合國外電子政務的發展實踐,分析了我國電子政務的現狀與存在的差距,并提出了改進措施和發展思路。
關鍵詞:電子政務;辦公自動化;電子政府
1電子政務的定義
電子政務是借助電子信息技術而進行的政務活動。由于電子政務是電子信息技術與政務活動的交集,所以它的內涵和外延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電子信息技術和政務活動所下的定義。也就是說,要明確電子政務的概念,首先必須界定“電子信息技術”和“政務”這兩個概念。
政務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其中,廣義的政務泛指各類行政管理活動,而狹義的政務則專指政府部門的管理和服務活動。目前我國在探討電子政務建設的時候,更多地是指政府部門的信息化建設,但實際上黨委、人大、政協、軍隊系統和企事業單位等同樣有一定的行政管理活動,而且這些活動同樣能夠借助電子信息技術來進行。所以,電子信息技術在公共管理中的應用,實際上要遠遠超出政府系統的范圍。
為了避免同狹義的電子政務概念產生沖突,應當把這些新的交集分別命名為電子黨務、電子政協、電子人大等?;蛘吒纱嗫梢赃x用廣義的政務概念,從而把上述這些活動全部并入廣義的電子政務的范疇。無論采取哪種具體的處理方式,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來提高辦公與管理效率,并不是政府部門的專利。因此,在密切注視政府系統的信息化建設的同時,還應當關注信息技術在其它管理領域更為廣泛的應用。
為了分析的方便,下面將采用狹義的政務概念,即政務專門指政府部門的管理和服務活動。與此相對應,我們所認定的電子政務的應用主體,也就局限于各級政府部門。
與“政務”一樣,“電子信息技術”這個概念同樣需要進行界定。并非所有的電子信息技術與政務活動相結合,都能夠稱之為電子政務。電子政務真正作為一個獨立的概念出現,是在計算機網絡技術相對成熟和普及之后。這是因為,只有在網絡技術出現之后,大量政務信息的實時共享和雙向交流才在技術上成為可能,從而使傳統的政務開展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觀。從這個意義上說,電子政務的物質基礎是計算機網絡技術。
根據上述的狹義電子政務定義,電子政務主要包括三大組成部分:一是政府部門內部的電子化和網絡化辦公;二是政府部門之間通過計算機網絡而進行的信息共享和實時通信;三是政府部門通過網絡與民眾之間進行的雙向的信息交流。具體地說,目前各級政府部門所廣泛使用的辦公自動化系統,屬于第一類電子政務的范疇;國家最近建設完成的“三金”工程和電子口岸執法系統,是第二類電子政務的典型例子;政府部門通過自己的互聯網站發布政務信息,以及進行網上招標、網上招聘,接受網上投訴等,則屬于第三類電子政務的范疇。一個完整的電子政務系統,應當是上述這三類系統的有機的結合。
2中國電子政務的現狀與分析
我國從1993年開始建設電子政務網關,但是,我國電子政務與電子商務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現在發展速度慢、地方電子政務建設參差不齊、服務提供有限,遠遠沒有展現出電子政務應有功能。目前我國正抓緊金關、金橋、金卡、金稅和金盾等信息化工程建設。其中,金關工程已經實現銀行、外匯管理機構以及海關的計算機聯網;金稅工程完成了首期工程,形成了增值稅專用發票計算機稽查系統;政府上網工程從1999年開始在我國推行,許多大城市政府網實現了向社會公眾發布政務信息的功能。然而,在這一過程中,電子政務暴露出的問題也十分明顯,由于電子政務建設目標不夠清晰,不少重大工程一波三折,組織機構反復調整,投入巨資項目又推倒重來。電子政務建設缺乏區域宏觀管理,沒有明確地方的發展目標和相應的發展規劃,地方電子政務建設各自為政,不同地區、不同部門以及城鄉間發展很不平衡。已有的政府信息網只注重信息手段而忽視政府業務流程改進,網上公開的信息數量少、質量不高,甚至局限于將國家法律、法規、政策條文搬到網上。許多政府網站僅僅具備介紹宣傳的靜態功能,網頁之間設立鏈接少,更新不及時。實踐中公眾雖然可以從網上了解政務信息,但受制于政府網絡回應障礙,無從與網上政府進行交流,更無從享有政府服務,電子政務不具有操作性而流于形式的現象明顯。
我國基礎軟件大量是從國外購進的,政府信息網絡存在的安全隱患更大,在電子政務推行時,要同步加強國家信息安全,借鑒各國的成功經驗,我國電子政務安全管理,應與政府行政改革結合,建立全國范圍的電子政務信用認證體系,建立統一的公鑰管理,建立各地區應急響應服務中心。在電子政務安全技術上,制定統一技術標準用于實際,加強系統維護和證書安全,注重公共技術研究,并在符合標準的條件下,優先使用國產設備和軟件。
總之,電子政務是各國政府倡導的信息高速公路之首,重要性顯而易見。我國電子政務是在全球化背景下進行的,應更多地了解發達國家電子政務應用動態,學習經驗,移植應用于我國,立足國情地推進電子政務建設。
參考文獻:
[1]陳拂曉. 關于我國電子政務網絡建設的思考. 電子政務, 2007(7):47-52
[2]金江軍. 電子政務在直通民意中的作用、問題及對策. 信息化建設, 2007(6):17-20
[3]楊飛. 談談電子政務的幾個基礎性問題. 電子政務, 2008(8):75-77
[4]穆瑞麗. 再談新加坡電子政務的發展模式. 信息化建設, 2007(6):46-49
[5]王潔. 政府信息資源集成管理策略分析. 電子政務, 2008(9):65-68
中圖分類號:C9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602(2016)02-0115-01
作者簡介:何帆,湖南長沙人,云南民族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2014級行政管理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電子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