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博(遼陽職業技術學院 遼寧遼陽 111000)
學分制下高等學校學生管理模式的研究
岳博(遼陽職業技術學院 遼寧遼陽 111000)
近年來,高等院校的全面擴招使得高校的學生人數激增,同時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使各高校進入快速發展與變革的轉型期,而這都給高等學校的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問題與挑戰。舊的學生管理方式和管理體制很難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需要更高效、更科學的運作模式。本文即探討了在高等學校實行學分制教學模式后,學生管理模式隨著改變的迫切性以及改變的可行性與必要性。
學分制;學生管理;宿舍
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是一項系統而復雜的工程。而如何在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中做出迅速應對并切實做好學生管理工作已經成為學生管理工作者需要首先考慮的議題。本文即探討了當下隨著學分制教學模式的逐步推行,給建立在班級制基礎上的傳統學生管理模式帶來的難題以及解決方案。因為在學分制下,學生在自己修學上的自由度加大,每個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選課計劃自主地參加教學活動,而不再是傳統的同教室同教師授課,如此,由于上課時間地點不同,同班的學生現在也很難同時出現在一個教室內,原有的班級管理制名存實亡。因此,學分制下的教學管理模式不僅給傳統的計劃式教學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也給傳統的學生管理模式帶來了難題。在此情況下,可以考慮以宿舍取代教室作為未來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工作地點。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宿舍管理基本是學生管理工作中趨于忽視的地方,本就有待于進一步強化。一般來說,宿舍主要由學生工作處、后勤管理處和安全保衛處負責。其中學生工作處負責學生寢室及寢室床位等的分配,宿舍的衛生和門衛則由后勤管理處和安全保衛處進行管理。宿舍常駐的一般工作人員普遍受教育水平不高,僅能為學生提供最基本的保潔或安全類服務,無法承擔更深層次的教育、教學、心理輔導等工作。而高職院校給學生宿舍的功能定位也完全單一化,僅為學生提供就寢場所,而非育人環境,這使得學生也僅僅把寢室當作了休息和休閑場所。在學分制教學模式下,由于選課不同,同班同學一天下來可能也見不到面,班級概念逐漸淡化,這時班主任無法再像從前那樣進行統一教學管理,比如簡單的查課,從前同班同學在一起上課,查課非常便利,但學分制后,學生上課地點分散,給班主任查課造成了很大的困難。因此,班主任對本班學生的學習情況、課堂表現情況的不再像從前一樣了解。而對于學生管理工作者來說,失去了班級這個集體思想交流平臺,不利于開展思想教育工作,比如因為同班同學間不在一處上課,平時少交流少溝通,甚至不熟悉,可能連組織班級集體活動都很困難。這時教學工作者和學生管理工作者可以考慮將未來工作的重心從教室轉移到宿舍。因為宿舍作為學生重要的日常生活場所,是學生間聯系密切、交往頻繁的場所,對于學生的重要性并不亞于教室。當然,在寢室的分配中,應盡量將相同院系的學生分配到一起,然后考慮將班級建在宿舍,按照實際情況,將幾個寢室劃分為一個班級作為單位進行統一管理。在人員的配備上,除了班主任和輔導員,宜按實際情況加設專業教師代表作為學術導師。并在宿舍內為導師、班主任和輔導員設立專門的辦公室。這樣,學生有學業上的困惑時,隨時有本專業的教師進行答疑或指導,導師的即時幫助可以增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同時學生還可以就自己專業的發展向導師進行咨詢;班主任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業進展情況,但是與以往不同的是,因為每個學生的學習計劃不盡相同,培養目標只能因人而異,則學生的學習成績也就沒了可比性,
班主任需要放棄過去對學生成績的統一要求,而是為每一位學生分別定做學習目標和學習方案;學生管理工作者也可以及時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可以統一時間在宿舍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召開主題班會、開展其它活動等。此外,導師、班主任、輔導員等負責學生教育教學的人員可以聯合辦公,針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管理,可以立足學生的多個角度,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能力差異,為學生量身打造適合該生的培養方案,以充分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同時,導師、班主任、輔導員的教育、教學、管理、服務職能的整合,又避開了職能角色重疊的部分,使管理資源得以充分利用,可以及時發現學生的各方面的問題。總之,宿舍管理的作用在學生管理工作中長期被忽視,隨著學分制教學模式的盛行,傳統學生管理地點教室無法再承擔學生管理的職能,高校需及時轉變對學生宿舍的管理理念,發掘出宿舍的服務、育人職能,將班級管理的重心轉移到宿舍,將宿舍作為未來學生管理工作的重點,這既有利于學生工作的綜合開展,又有利于改善宿舍管理這塊學生管理工作的短板區域。
校園文化作為一種文化形態,囊括了學校的歷史沿革、校風、校訓、學風、學校的基本規章制度等為全校師生所共識共知的學校精神教育理念,能夠反映出一所學校的教育價值觀。因此,校園文化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有著潛移默化、不可替代的影響,比如每周一早上的升旗儀式,莊嚴肅穆的場景下愛國情懷就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學生。因此,宿舍作為學生自然聚集的場所,順理成章地成為學生管理工作者進行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基地。但從前,宿舍這種文化載體功能被忽略了,而僅僅被看作是學生的不重要的棲息場所,宿舍文化生活貧瘠,男生多在寢室打游戲,女生多在宿舍上網。因此,可以考慮開發宿舍的文化職能,在宿舍內增設圖書室、社團活動室以及能進行班級活動的活動室等,并在活動室內設置能開展文化娛樂等多功能活動的設施。宿舍樓內,可以懸掛寫有校風、校訓的書法作品,或學校特有的文化標識,這樣,在日常的生活中就可以將學校的價值觀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學生。在宿舍樓內開展以班級為單位的衛生評比活動,既可以引導學生親手打造舒適、和諧的生活氛圍,為自己和他人創造清潔、優美的住宿環境,又可以培養學生為他人服務的意識,可以構筑學生的健康人格,因為這類實踐活動對學生的良好品行的形成具有滲透性。在宿舍的圖書室內,學生既可以進行專業知識的學習或溫習功課,又可以對其它學科領域的知識有所涉獵,從而拓寬知識面,既可以與同學進行學術交流,又可以提升人文素養。在社團活動室,學生可以策劃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比如組建詩社、樂隊、體育社團等,這些社團一方面為學生展示才智和特長提供了舞臺,使學生的課余生活變得多姿多彩,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組織、策劃、溝通、協作、創新等多方面能力、團隊協作意識和進取精神,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同時又可以營造欣欣向榮的校園文化氛圍,為校園增添無盡活力。而宿舍內的班級活動室,則取代了傳統意義上的教室,成為班級活動的主要場所。相較于傳統的教室,宿舍內的班級活動室更加讓學生放松,可以更加投入地參與到班級的活動中來。學生工作辦公室,學生可以進行課業咨詢、學業咨詢等,可以與導師、與班主任和輔導員等直接溝通,將辦公室直接設在宿舍,無形間縮短了師生間的距離,為師生提供了教學與交流的機會,有助于師生互動,并取得互信。值得一提的是,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因為越來越普遍而逐年受到關注,但學生又往往因為擔心熟悉的人看到而羞于造訪學校的專職心理咨詢室,這時,宿舍內的學生工作室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校心理咨詢室的初步替代作用,因為宿舍是學生感到安全的地方,在身心放松的地方很容易與學生工作者產生互信,進而吐露心聲,比如學習壓力大、人際關系問題、與父母的代溝、情感問題等,學生暢所欲言,傾訴煩惱、教師理解、引導,及時幫助學生解決異常的心理問題,可以幫助學生有效避免因為心理異常又長時間無法得到紓解而發展形成重大的心理疾病的可能,因此,宿舍內的教師工作室對學生心理疾病的產生可以有積極的預防作用。總之,以宿舍為依托的校園文化建設具有先天的優勢,因為校園文化建設需要創建一種氛圍,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地教育與引導,而宿舍相當于學生的“家”,學校打造這樣一個輕松、愜意的環境中,融生活、學習、教育、服務、娛樂于一體,學生即在不知不覺間接受了這些道德教育。
無論是學分制教學模式對傳統教學模式的取代,還是宿舍學生管理模式對教室學生管理模式的取代,都需要學生管理工作者不墨守成規,而是不斷調整工作思路與觀念,不斷創新管理模式,使學生管理工作可以順應時代的需求,在校園得以順利開展。
[1]朱以財.基于人本主義教育理念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J].職業技術教育.2008,(26):75-75.
[2]林麗萍.教育生態學視野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創新[J].中國高教研究.2006,(8):63-64.
[3]曠永青,王再新.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專業化[J].高教論壇.2004,(1):10-13.
[4]洪運良.淺析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青年科學月刊,2014,(8):172-172.
[5]龍進寶.新時期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市場,2015,(7):51-52.
[6]陳鋼.新時期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創新探析[J].現代企業教育,2014,(14):217-218.
岳博(1981--),遼陽職業技術學院,助教,主要從事學生管理研究。
10.19312/j.cnki.61-1499/c.2016.1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