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麗麗(長春大學旅游學院 吉林長春 130117)
運用紅色旅游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策略
牛麗麗(長春大學旅游學院 吉林長春 130117)
紅色旅游是一種把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以及現代休閑方式有效結合的方式,具有較強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對于旅游專業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有效地運用紅色旅游當中所具備的較強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同時,促進學生旅游專業知識水平得到提升。下文筆者探討了運用紅色旅游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策略。
紅色旅游;旅游專業;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9.066
近年來,隨著我國獨生子女的日益增多,很多90后和00后的學生從小都是嬌生慣養,個人主義,利己主義,自私自利的思想意識普遍存在,民族主義、愛國主義意識比較淡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來說,向當代大學生宣揚革命歷史傳統教育并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我們肩負的重要職責。對于旅游專業的學生來說,運用紅色旅游能夠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同時,促進學生旅游專業知識水平得到提升。
當前,我國大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仍然是課堂,思想理論課程依然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紅色旅游關鍵在于紅色與旅游的有效結合,通過旅游休閑的外在形式進行紅色文化的實質性傳播,屬于寓教于樂的一種教育形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所以,把紅色旅游知識引入到高校的思想教育課堂當中,可以活化并豐富大學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活動。傳統思想理論知識教育理論化、概念化比較嚴重,脫離生活和實際的情況比較明顯,所以學生往往會表現出學習興趣不高,感覺知識枯燥乏味。但是通過紅色旅游知識較強的情節性以及故事性,并在現代多媒體教育設備的幫助下,通過聲音、圖像、動畫、影像、視頻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的作用下,將趣味性、知識性以及娛樂性有效地融為一體,將思想政治課本當中枯燥的理論以及史料變得有趣且形象生動,使學生更易于理解。學生在這種環境下,可以掌握很多旅游景區的歷史知識以及情節生動的小故事,不僅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學生的旅游知識水平也可以得到有效地提升。
有效地教學情境可以將學生帶入到學習情境當中,提升教學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一樣的,在課堂教學當中,創設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將學生帶入到教學情境當中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在情境當中受到影響,可以有效地優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實踐教學當中,筆者運用紅色旅游資源構建旅游情境,并由學生分別扮演導游和游客,構建良好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可以對自己導游及游客的角色進行定位,產生相互的認同感,實現情感的傳遞以及知識的傳輸,在紅色旅游情境下,學生在導游及游客的真實情境當中,學生更易于接受這種潛意識下的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形成強烈的民族認同感以及愛國主義精神,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顯著提升。作為教師,我們要做的就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并按照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內容及教學目的,將某一紅色旅游中蘊含的教育情境移植到思想政治課堂當中,精心的設計課堂教學情境,使學生在良好的教學情境下不斷升華自己的愛國主義熱情。
在運用紅色旅游教學當中,也會有文字圖片展示、語言講解等各種教育形式,但是,要想真正讓學生以游客的身份親身體驗并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除了創設情境之外,教師還要以活動為媒體創設動態紅色文化主題活動,使學生在活動當中體驗并感受紅色旅游文化。因為行動的體驗比語言的描述更加鮮活、形象和生動,也會使學生的印象更加深刻。高校在開展紅色文化活動時,往往是靜態的方式,例如:紅色圖片展覽、播放紅色經典影片、開展紅色征文等方式,這種活動的方式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對于大學生思想的影響較小,也比較單一。筆者認為,高校可以多開展能夠使大學生親身參與體驗,并能夠產生共感共情的動態紅色文化主題活動。例如:可運用感人的革命事跡,編排成系列的話劇,并在全校的活動當中演出,還可以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到當地的革命紅軍老戰士家里去慰問,聽他們講述親身經歷的革命歷史等。通過動態的紅色主題文化活動,學生不再是旁觀者,也不再只是走馬觀花的看看電影和圖片,學生能夠以參與者的身份去體驗那段革命的歷史,有效地激起了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并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構建了良好的教育氛圍。
作為高校必須加強與當地就近紅色影響的交流與合作,構建良好的合作平臺為高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創造良好的條件,還能夠使紅色景區的影響力以及宣傳范圍擴大,促進其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得到全面提升。作為高校,我們要想讓每名學生都去紅色景區去參觀學習是難以實現的,但是,高校可以將就近紅色景區的專家、老革命家、優秀的導游請進來,讓他們走到思想政治課堂為學生們演講和授課,并為高校開展的紅色主題文化活動進行指導。高校還可以將思想政治教師安排到紅色旅游景區去參加實地的學習和培訓,增強實踐教學經驗并豐富思想政治教師的感性教學資源。另外,高校還可以組織學生運用假期到紅色景區去做志愿者,使學生可以更近地去接觸并參與紅色旅游活動,尤其是旅游專業的學生在這樣的活動當中,不僅能夠提升自己的民族正義感以及愛國主義精神,還可以在這樣的實踐平臺中提升自己的旅游專業知識以及實踐能力,為紅色旅游事業培養并儲備優秀的旅游專業人才,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提升的同時,實現與紅色旅游景區的互利與共贏。
綜上所述,紅色旅游是一種把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以及現代休閑方式有效結合的方式,具有較強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紅色旅游有效地結合到一起,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使紅色旅游成為提升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水平的重要載體,并通過高校與景區互惠互利的方式,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學有效性的同時,促進紅色旅游景區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全面提升。
[1]楊朝暉.紅色旅游的整體化思想滲透性發展路徑[J].求實,2011,07:93-96.
[2]劉黨英.我國大學生紅色教育研究文獻綜述[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5:73-78.
牛麗麗(1984-)女 ,長春人,講師,長春大學旅游學院教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