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馥佐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 湖南婁底 417000)
以機械文明之名
——改革開放后中國包裝平面設計中的幾何美學
李馥佐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 湖南婁底 417000)
在民國初期,構成主義便已傳入并影響了中國設計,改革開放后,隨著機械產業的發展與三大構成教學的引進,幾何形做為構成的主要形式被普遍運用于改革開放后中國包裝中,并成為一種普遍應用的構成形式。
改革開放后;包裝;構成主義;幾何美學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9.100
在民國初期,構成主義便已傳入并影響了中國設計(圖1)。魯迅很早就認識到構成主義魅力,并在一篇介紹構成主義的文章中指出的,構成主義的主要表現形式是幾何學的圖案。
“以產業主義和機械文明之名,…… 既嚴肅,亦堂皇。于是構成派畫家遂往往不描物形,但作幾何學的圖案,比立體派更進一層了?!?/p>
憑借魯迅的解釋,我們得知構成主義的形式主張嚴肅與機械理性,并衍生出一種追求抽象造型與幾何圖案為主的版面特征。

圖1 1936年申時日報社創立十周年紀念特刊,錢君匋

圖2 80年代洗衣粉包裝樣稿
改革開放后的大部分包裝設計中也沿續了這種構成主義構圖,參加 1980 年 5 月15 日上海包裝裝潢展覽會的許多展品在設計中“博采國外流行的‘構成主義’、‘抽象主義’風格”。[1]
高度的功能化和簡潔的幾何視覺表征是主要特征,并在構成形式中喜歡用十分整體簡約的純色塊面進行分割,這或許與文革時期結合了版畫形式的畫面有一些相關性,黑白分明或對比強烈的色彩構圖也十分常見(圖2-圖4)。

圖3 上海圓珠筆總廠,圓珠筆芯

圖4 金獎鞋油
改革開放后,《實用美術》雜志在信息交流不暢通的年代介紹了包豪斯構成教學方法,學院教育傳統工藝美術的基礎上也開始接觸構成教學,1979年開始,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為首,國內院校開始接觸三大構成課程。[2]
“設計構思中,愈抽象的東西,愈要求從具象--自然、生活出發。事物發展的過程,是從具象轉化為抽象的,藝術造型,也是從自然形態轉化到幾何形態?!?/p>
從這一時期工藝美術院校師生作品來看,通過對包豪斯教學思想的整理,包裝圖案非常接近工業美學,裝飾形式變成了更有工業感的幾何形的秩序排列,以極端抽象圖形的重復與秩序性來形成新的裝飾性(圖5)。

圖5 輕工業學院學教師與學生作品。從左至右為;日記本封面設計,周佩娜; 薄型復寫紙盒包裝,樓國總;彩色水筆宣傳卡,王強;卷發筒盒包裝,陳國敏。1983年《裝潢美術》上海輕工業??茖W校裝潢美術專業供稿
構成主義傳入國內已久,并在改革開放后沿續了構成主義的幾何美學,產生了大量包裝作品。從包裝中平面設計的設計面貌來看,國內平面設計對于構成主義的幾何美學是積級吸納和兼并融和的。
在工業文明的影響下,包裝中平面設計的面貌呈現強烈的機械理性,并衍生出一種追求抽象造型與幾何圖案為主的版面特征,商業作品與學院作品或者有所區別,但總體來說,在這一時期的包裝平面設計中,構成中的幾何形式的確在當時的中國設計中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
注釋:
[1]“博采國外流行的‘構成主義’、‘抽象主義’風格,同時又發揚了我國固有的、獨特的民族風情,開創了我國特有的新型包裝裝潢道路。”《足跡》上海市包裝技術協會 主編,上海包裝雜志社,2008年,p.14
[2]“1979 年初春,香港大一藝術學院院長呂立勛應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邀請來京作學術交流,他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講授兩門課程:平面設計基礎和立體設計基礎……中國設計界開始接受西方的影響、建立現代設計觀念,還是起到了橋梁的作用?!薄对O計:另一種啟蒙——改革開放三十年來設計思想與實踐的演進》杭間、曹小鷗,《文藝研究》2009年01期
[1]魯迅,《新俄畫選》專輯《藝苑朝華》,[J],上海,朝華社,1930年,第一期第五輯
[2]翁逸之編,裝潢美術——上海輕工業??茖W校裝潢美術專業供稿,[M],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3.02
[3]姜今、姜慧慧著,設計藝術,[M],湖南美術出版社,1995
[4]杭間、曹小鷗,《設計:另一種啟蒙——改革開放三十年來設計思想與實踐的演進》,[J],《文藝研究》2009年01期
[4]中國裝飾雜志社編輯部主 編,《裝飾》雜志,[J],中國裝飾雜志社1986-1989年刊
[5]李馥佐,《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小商品包裝中的平面設計風格初探》,[D],中央美術學院,2016
李馥佐(1986—)女,湖南省婁底市人,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碩士,現任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助教,研究方向是平面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