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夢興+李泓建
摘要:英國波蘭尼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提出了隱性知識概念,以及對人類知識起著決定性作用,之后隱性知識就被各個領域廣泛應用,在我們平時的教學中,尤其是環境藝術設計這種講究感悟與理解的教學中,教師常常也會感到困惑,盡管他們反復的講解設計原理和設計方案這些基礎知識,但是學生仍然覺得困惑,這是由于教師沒有很好地把隱性知識的作用利用到教學中。在本文中,筆者把隱性知識的概念做出了簡單的概述,并且指出環境藝術設計在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以及隱性知識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作用。[1]
關鍵詞:環境藝術設計;隱性知識;教學;問題;作用
引言:從隱性知識的本質上來看,是一種領會,是一種理解知識的能力和重組經驗,最終得到理性控制的一種能力,這種隱性知識在人們對事物的認知層次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與其他相對傳統專業的教學有著很大的區別,它不單單是學生理解和接受一些簡單的基礎理論就可以對這個專業有所突破,還需要學生利用自己日常的一些經驗去對這個學科進行消化理解,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的設計技巧和設計理念都是依靠隱性知識這種特殊的形式存在的,因而,如果我們能夠在教學中科學合理的融入隱性知識,就可以為我國的教育事業開辟新的道路。[2]
一、 隱性知識
自從英國波蘭尼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提出了隱性知識這一概念,隨著人們對社會知識認知的不斷進步,隱性知識這一理論受到了各界人士對其的廣泛的關注,而且隱性知識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也日漸顯現出來,與隱性知識相相比顯性知識更容易被人們所接受,它的原因就在于顯性知識就是可以通過一些我們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有形傳播介質來傳播知識,而對于隱性知識來說它則是無法用有形介質來進行傳遞。隱性知識的作用在環境藝術設計中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環境藝術設計的構思方法和設計原則、場地的設計指標、空間與元素、材料的特性與構造方式、功能區域的設計數據和使用面積指標等。
我們通過以下幾點來對隱性知識進行理解:①隱性知識是很難做出確切表達的個人知識,他是一種個人的領悟和體驗,它潛在人們的注意力當中,當你的注意力發生轉移,它也就隨之消散了,它主要依附在人們的洞察力、經驗以及直覺,并且從人們的生活行為當中體現出來,它雖然不能被人們通過某些介質有力的體現出來,但是卻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影響人們的情感,并且可以通過它來研究人類的潛在資本。②顯性知識是隱性知識的基礎,隱性知識是把專業的科學知識和人文知識融為一體的一種知識形式,但兩者都是以理解力為基礎的,人的思維從簡單到復雜,在這一過程中隱性知識為事實與價值、人文與科學建立起了溝通的紐帶。③人的終極能力就是隱性知識,對知識理解的能力是它的本質,它建立在認知的基礎上,還蘊含在了文化模式中,所以,它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 環境藝術設計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與環境藝術設計這個專業相關的知識是非常豐富的,這個學科的特點就是它的專業性和實踐性相對其他學科的專業來說都很強,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環境藝術設計這個專業的教學工作在每一所高校表現出的情況都不是很樂觀。很多設計人員不僅在設計上的創新存在嚴重的缺乏,而且且在設計中的實用價值也沒有得到體現,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們做出的設計重復率相當高,這就降低了整個環境藝術設計的水平。學校向社會輸送人才,但從目前的情況看大部分學生畢業后不能滿足社會需求,即使在理論上他們具備相對專業的知識,但缺少實踐,就不能有效地把實踐和理論相結合,面對這樣的情況,高校只有對這個專業的采取新的教學模式,采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和科學的教學方法,才能為學生的學習打造一個良好的教育基礎。[3]
三、 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中隱性知識的應用
環境藝術設計這一專業包含了各種豐富的內容,其中有建筑方面的設計、雕塑設計和園林設計、城市規劃、室內設計等,寬領域的應用可以看出它涉及到了多方面的知識,這就使得這個專業的的教學要根據它自身的特點,采取相應的教學方式。隱性知識在學生設計和學習的過程中,為細節的學習與把握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1. 鼓勵學生敢于設想
在環境藝術設計的教學中,教師要有效的引導學生充分的發揮想象,學生可以把自己看作是項目當中的一名設計人員,或者是把自己看作是一名設計師然后通過各種方法來完成設計,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延伸自己的思維,在充分發揮想象時,學生可以更好地認識到和環境藝術設計相關的方法和原理,通過適當的模仿,可以深入的把握學習內涵。所以,教師通過隱性知識的方式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就可以讓學生更容易地接受知識。
2. 注重細節知識的掌握
在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中,對知識細節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細節知識主要包含有設計的方法與構思、時間和空間之間存在的聯系、空間材料的關系等,在這些細節知識當中,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他們通過間方式和接經驗所獲得的,通過感知細節并且對學習范例的選擇中獲得。這充分的說明了環境藝術設計,可以運用隱性知識中的作用進行教學,這樣學生不僅可以學到理論知識,而且還能將這些理論應用到實踐中。[4]
3. 把多媒體運用到教學中
環境藝術設計在教學上跟其他學科有著很大的區別,在對理論知識的講解上教師經常需要借助圖文,通過圖文講解可以更直觀的讓學生了解范例。通過多媒體這種生動形象的方式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增強學生的印象,這種圖文結合的方式可以促使學生在學習上得到更大的提升。
結語:環境藝術設計設計的范圍非常廣,在日常教學中,老師應該考慮它具有的特點,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學,隱性知識在人們的知識結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種通過經驗得到的知識,在環境藝術設計的學習和平時的教學過程中都起著重要作用,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充分的利用隱性知識,努力探索和研究顯性和隱性知識之間存在的聯系,將兩者合理的應用到教學過程中,不斷改革,以便能夠更好地推教學實踐。
參考文獻:
[1] 蔣蒙. 芻議注重實踐的環境藝術設計課程教學[J]. 成功(教育). 2011(09)
[2] 薛紅娜. 高校設計課堂教學改革初探——以環境藝術設計教學為例[J]. 文教資料. 2011(01)
[3] 海潮. 高校環境藝術設計的教學改革初探[J]. 才智. 2011(03)
[4] 高宇宏.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模塊化教學的探索[J]. 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1(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