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東,張萌
(大連工業大學,遼寧 大連 116023)
?
現代少數民族婚嫁服飾創新設計
劉曉東,張萌
(大連工業大學,遼寧 大連 116023)
少數民族的服飾對于自然紋樣的提取,來源于生活中美麗的自然風景。作為一種素材呈現出生活中各種美好和祝愿。自然崇拜源于原始崇拜、宗教崇拜,在漫長的紋樣文化歷史中形成了元素各自的吉祥象征寓意。而正是這些千姿百態的元素恰恰在民族婚嫁服飾中得到了完美的體現。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自然崇拜元素應用于生活中,呈現出不同的藝術審美情趣。自然審美基礎不同,會引發不同的審美作品。反映不同閱歷和經歷、認識和理解。元素從生活中的提取、運用和繪制,婚嫁服飾同樣是傳統文化繼承和外在表現。
婚慶服飾中具有親和力的動物紋樣提取,受傳統和喜慶文化寓意的影響,反映出元素運用的局限性。如:龍、鳳、麒麟、孔雀、喜鵲、丹頂鶴等,但少數民族的元素紋樣繁多,傳統的服飾運用動物元素表達熱愛生活,平安祥和的樸實心里,在現在民族服飾中表現元素的傳承與工藝的發展。現代婚慶服飾中有用到角紋,對動物紋樣的應用,也表現出歷史時代的差異。
在具體應用中,一般以添加(簡化型的局部添加、線條添加、強調視覺重點的添加和整體輪廓的添加)、重疊、裝飾加強的工藝選擇辦法。而在現代婚嫁服飾創新設計中,第一:思維變化和角度變化是設計的靈感來源。現代服飾中注重圓角、連續紋樣裝飾組合美觀。典型的民間角紋紋樣證明了紋樣的提取,演變和應用,當代服飾角紋特點走勢連貫、組合分明、色彩分割布局明顯,也有局部的變化裝飾;第二:抽象變化、豐富多樣地吉祥元素和情景模式的豐富變化設計。如現代服飾中記錄自然瞬間的吉祥元素鳥類元素,并且與植物紋等其他紋樣組合裝飾應用,表現瞬間優美姿態;第三:工藝選擇可以特殊變化。在婚慶服飾裝飾工藝應用的不同,圖案和色彩的裝飾性表現明顯不同,裝飾工藝選擇在吉祥基礎上可以特殊變化。
并在設計中以三大特點為依據,造型美、適形美和吉祥寓意。尤為突出蒙古族女士服中的牡丹、纏枝、團花、對稱紋樣、連續紋樣、適合紋樣表現出各自的裝飾規律和法則,分別描述了不同的花團錦繡吉祥寓意,用于領、袖、衣襟邊緣、衣襟整體。同時表達不同的生活背景、生活環境、和地位差別,形成不同地區、不同地位獨有的裝飾風格和裝飾特點的表現。
服裝結構和材料搭配組合的民族風格設計形式豐富多樣。
立體服裝剪裁工藝實用性特點,表現在婚禮中的花卉、紋樣題材立體裝飾及在禮服款式中的運用。如禮服中的疊加材料、肌理效果,運用面料的柔軟度和立體剪裁。立體鏤空、形態等立體表現,起到裝點效果的元素設計。特點如花卉自身的審美風格多樣表現,不宜太多,細小和局部裝飾有利于表現個性的民族禮服效果。褶和結構分割的應用以實際的禮服效果需求為依據,起到明確主題的設計效果。設計中的層次繁簡長短的變化多樣,當代的面料再造設計、不同材質的裝飾工藝設計都適用婚禮服的發展變化。
平面設計的多樣性在少數民族婚禮服中的應用,包括作為設計元素的點和繁簡疏密層次變化可以應用。如運用層次效果表現傳統繪畫裝飾題材及圖案面料在民族婚禮服中的應用,寫實寫意的人文風景、符號描述等繪畫題材,達到精神文化內涵表現、生活方式傳承表現的目的。服飾主題設計以面料色彩為核心,圍繞核心想法以主題為依據對婚禮服進行裝飾、分割、疊加、拼貼、編結等手法的變化,應用在外景服飾的簡潔和色彩的固定搭配選擇、室內服飾的莊重和色彩絢麗,現代設計手法的應用,會使設計形式、服裝風格多變豐富。
此系列服裝設計是自然紋樣動物元素與鳳鳥元素基礎理解角度下的主題設計,線面視覺構思,表現為傳統元素變化再進行設計。靈感來源于對瞬間自然風景的反思,目的在于表達一種對自然、特定情境和不同經歷的人文世故的印象,服飾塑造典雅端莊沉穩高貴的效果。本系列服裝設計主要以紋樣和鑲邊變化為主,把對風景與動物的理解進行重新表現使之與服裝相結合、相融合,并力圖通過對服裝圖案線面表現的運用來體現對自然元素在服飾中的認識理解變化。
概念方面:主題跳躍的風景服飾設計,表現生活中對自然的贊美、動物元素動態瞬間風景的美好。生活中很多事物選擇一種平和的心態對待,對很多人來說就是一道風景,婚嫁本身就是獨特的人文景觀。但是生活中又總是處處出現跳躍的精彩,總能引起很多人的好奇和欣喜。特殊的環境、不同的生活習慣,贊美符合情理的平和風景。
顏色方面:根據多個文獻收集分析紅粉色和藍色是有史以來有應用的顏色,據實踐分析紅粉色是現代應用常見的顏色。該系列服裝的色彩設計采用紅粉色為主色調,用簡單單色和紋理與面料的統一來突出服裝的簡潔、整體大方、平和的特殊。在制作過程中通過平面剪裁、紋樣樣板打版、縫制等工藝手法,選用線條裝飾與常見色彩外造型的搭配,添加與服裝相適應的配飾色彩。跳躍的風景,同樣是很多人眼中瞬間舒適的平和風景,寬廣、一望無際的透明,同樣色彩斑斕,美好向往。
紋樣方面:紋樣元素云勾紋,造型細節局部表現,體現與傳統服飾的一種不同。將基本款式與設計素材對比結合,局部細節規劃整體造型和服飾所表現的內在美形象。
工藝方面:本系列設計在工藝制作上使用平面剪裁的手法,關于平面效果,主要是紋理的表現,運用疊加的面料裝飾表現。立體效果運用色彩的對比表現,紋樣方向的視覺引導、服飾局部內外和材質對比效果。并使用手工繪制紋樣樣板,版型設計主要注意與服裝外輪廓的協調,尤其是服裝要求上提腰線、懸垂性較好。在制作方面,使用立體裁剪方法解決不同的袖型、領型、肩部造型要求的效果,在制作完成的過程中結合立體修改,不斷修正整體視覺注意點,已達到理想的效果。
少數民族婚嫁服飾是嫁衣行列的民族文化部分,具有特殊的信仰和視角。少數民族婚嫁服飾具有不可取代性,獨特性,使婚嫁服飾文化獨特,有發展前景。它是有生命力的、系統性的、可發展的傳統民族事物,并且目前傳統婚嫁服飾市場又得到保留和發展。少數民族婚嫁服飾是民族文化習俗的重要組成部分,豐富著民族服飾文化和婚嫁禮儀服飾背景和內容,是民族文化的外在呈現。
劉曉東(1994.08-),男,漢族,山東人,本科,大連工業大學服裝學院,研究方向:服裝與服飾設計。
TS941.2
A
1671-1602(2016)18-0048-01
張萌,大連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研究方向:美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