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榮 崔向東
大安市四棵樹鄉農業技術推廣站
玉米螟綜合防治技術
李桂榮崔向東
大安市四棵樹鄉農業技術推廣站
玉米螟在吉林一年發生1~2代。不論一年發生幾代,都是以最后一代的老熟幼蟲在寄主的秸稈、穗軸、根茬及雜草里越冬,其中75%以上幼蟲在玉米秸稈內越冬。越冬幼蟲春季化蛹、羽化、飛到田間產卵。
玉米螟發生的輕重和為害程度與越冬基數、氣候、天敵及寄主植物的種類、品種和生育期等有著密切的關系。
1.越冬基數
一般幼蟲越冬基數大的年份,田間卵量和被害率就高。如果百稈越冬活蟲量在50頭以下發生輕;在50~100頭發生中等;在100頭以上幼蟲死亡率在10%以下發生較重。
2.氣候條件
溫度和濕度影響玉米螟最大,適于玉米螟各蟲態發生的溫度范圍在15~30℃之間、平均相對濕度在60%以上。在玉米生長期間溫度可以達到要求,這時各地玉米螟發生數量常與當地濕度和降水有密切關系。
春季復蘇的越冬幼蟲必須咬嚼潮濕的秸稈和吸食雨水,取得足夠的含水食物后才能化蛹。成蟲羽化后,也必須飲水才能正常產卵。
成蟲產卵后,卵的孵化、初孵幼蟲都要求較高的相對濕度。調查統計,相對濕度在25%以下,玉米螟成蟲不產卵或極少產卵;相對濕度在40%以上時產卵量增加;相對濕度在80%以上時產卵達到高峰;相對濕度在90%時卵的孵化率達100%。因此5、6月份雨水充足,相對濕度高,氣候溫和,常有利于玉米螟的大發生;如果5、6月份干旱少雨,不利于玉米螟發生。如果5月份降雨日過多、雨量大、氣溫低、造成越冬幼蟲死亡率增加,就抑制了玉米螟的發生危害。
3.天敵
玉米螟的天敵種類很多,主要有寄生卵赤眼蜂、黑卵蜂,寄生幼蟲的寄生蠅、白僵菌、細菌和病毒等。捕食性天敵有瓢蟲、步行蟲和草蜻蛉等,都對蟲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4.抗蟲品種
不同品系的玉米對玉米螟抗性強弱不同,玉米螟發生強弱也不同。近年研究抗螟玉米品系在心葉期的心葉中含有抗螟素,抑制初齡幼蟲的發育,甚至引起死亡。通過雜交育種培育出心葉期抗蟲新品種,對減輕心葉期螟害將起到重要作用。
防治玉米螟應采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措施,在玉米螟生長的各個時期采取對應的有效防治方法,在全縣的各村屯聯防,一定會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具體方法如下:
1.滅越冬幼蟲
在玉米螟冬后幼蟲化蛹前期,處理秸稈(燒柴)。機械滅茬、白僵菌封垛等方法來壓低蟲源,減少化蛹羽化的數量。白僵菌封垛的方法是:越冬幼蟲化蛹前(4月中旬),把剩余的秸稈垛按每立方米2兩白僵菌粉,每立方米垛面噴一個點,噴到垛面飛出白煙(菌粉)即可。一般垛內殺蟲效果可達80%左右。
2.滅成蟲
因為玉米螟成蟲在夜間活動,有很強的趨光性,所以設頻振式殺蟲燈、黑光燈和高壓汞燈等誘殺玉米螟成蟲,一般在5月下旬開始誘殺7月末結束,晚上太陽落下開燈,早晨太陽出來閉燈,不但誘殺玉米螟成蟲,還能誘殺所有具有趨光性害蟲。
3.滅蟲卵
利用赤眼蜂卵寄生在玉米螟的卵內吸收其營養,致使玉米螟卵破壞死亡而孵化出赤眼蜂,以消滅玉米螟蟲卵來達到防治玉米螟的目的。方法是:在玉米螟化蛹率達20%后推10天,就是第一次放蜂的最佳時期,約6月末到7月初、隔5天第二次放蜂期,兩次每畝放1.5萬頭,放2萬頭效果更好。
4.滅田間幼蟲
可用自制顆粒劑投撒玉米心葉內殺死玉米螟幼蟲。
(1)玉米心葉中期,用白僵菌粉0.5千克拌過篩的細砂 5千克制成顆粒劑,投撒玉米心葉內,白僵菌就寄生在為害心葉的玉米螟幼蟲體內,來殺死田間幼蟲。
(2)在心葉末期,用50%辛硫磷乳油1千克,拌50~75千克過篩的細砂制成顆粒劑,投撒玉米心葉內殺死幼蟲,1公頃1.5~2千克辛硫磷即可。也可用自制溴氰菊酯顆粒劑、殺滅菊酯顆粒劑投放在玉米心葉內,每株1~2克。
(3)在玉米心葉期,用超低量電動噴霧器,把藥液噴施在玉米植株上部葉片,殺死為害心葉的玉米螟幼蟲。可用藥劑為:40%氧化樂果加4.5%高效氯氰菊酯(或2.5%氟氯氰菊酯)或者30%速克斃等菊酯類、有機磷類殺蟲劑30~5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