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振敏
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泡子鎮農科農機服務中心
玉米收獲應注意的問題
費振敏
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泡子鎮農科農機服務中心
遼寧玉米收獲期一般在每年10月1日以后,玉米收獲的早晚對產量和品質都有影響,所以要根據當地的栽培制度、氣象條件、品種熟性和田間長勢靈活掌握收獲時期。
玉米完全成熟的標志是籽粒乳線消失,籽粒變硬,微干縮凹陷,果穗苞葉干枯發白、松散。籽粒乳線是玉米開花授粉后28~30天出現的。當淀粉在籽粒頂部充實沉積,開始形成固體時,下部仍為乳漿狀液體時,形成的固體和液體的交界面,從外部看界面形成一條線,這就是乳線。乳線從出現到消失,玉米要歷經形成期、半乳線期和乳線消失期三個時期,共計20天左右。
玉米收獲的早晚對玉米的產量和品質的影響很大。一般情況下,人們習慣在玉米果穗包葉發黃、上部籽粒變硬時收獲。研究表明,這時的玉米正處在臘熟期,還沒有完全成熟,此時收獲,玉米要減產8%~10%,且出粉率低,品質差。
目前,很多農民收獲玉米的時間都是在半乳線期,此時玉米籽粒只有完全成熟的90%。半乳線期后,玉米籽粒繼續灌漿,一般7~10天后乳線才消失,這時玉米籽粒的千粒重達到最大值,此時收獲玉米的產量最高,質量最好。生產實踐表明,適時晚收,有利于玉米秸稈和葉片中的養分、干物質向籽粒中轉移、輸送。據統計,玉米適當晚收1周,可實現畝增產30~50千克左右。
適時晚收,也有利于降低玉米籽粒中的含水量,為使用具有脫粒功能的玉米收獲機械創造條件。
大型玉米收割機自重達7噸以上,作業時容易造成土壤板結,影響下一年整地。如果農時、機具條件允許,盡可能選用小型收割機,或土壤水分比較小的時段進行收割作業。機收后的地塊,進行整地作業,要選擇大型聯合整地機,進行深松、滅茬、旋耕和鎮壓聯合作業。
玉米收割機屬于大型農業機械,其構造比較復雜,作業環境惡劣,如果操作不當,操作要求嚴格,不進行日常的維護和保養,就會造成一些故障的發生,影響到生產作業,造成經濟損失。以下兩種問題一定要引起機主和機具操作手注意:
1.機械對人身的傷害事故
玉米收割機作業時,其割臺部分極容易被秸稈堵塞使割臺部分停止作業。出現這種狀況,機手一定要首先熄火,切斷動力。防止機械突然轉動傷及手臂。類似事故時有發生。
2.收割機火災事故
(1)其主要原因是忽視對電器線路的檢查,亂接線,排除電氣故障不及時引起電氣設備短路。
(2)長時間超負荷作業或發動機供油時間過晚導致排氣管噴火或過熱。
(3)增壓器或汽油啟動機化油器故障。
(4)作業或維修不慎。機手在維修時搭鐵產生很強的火花,易引燃柴油或周圍的易燃物。
目前,玉米種植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適于機械作業的地塊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作業。國產玉米收獲機械的長足發展,為玉米收獲作業提供了重要基礎。具有脫粒功能的玉米收獲機械已開始推廣使用。因此,從春播作業開始,就要為秋季收獲作業打好基礎。選擇株高、穗位合適,抗倒性好的玉米品種,以利于適應收獲機割臺的高低;調整播種行距,以適應收獲機收獲行距;選擇生育積溫合適、降水性好的品種,也有利于收獲機械作業。
總之,玉米生產各個環節,均能對收獲作業產生影響,只有在各個生產作業環節都考慮到對秋季收獲作業的影響,才能保證收獲作業順利進行,作業效率更高、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