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恩澤劉麗萍楊寶雯李 民趙維國張 杰
1.扎蘭屯市農技推廣中心;2.內蒙古農業廣播電視學校扎蘭屯分校;3.扎蘭屯市種子技術推廣服務站;3.扎蘭屯市綠色食品辦公室
扎蘭屯市馬鈴薯覆膜栽培技術
劉恩澤1劉麗萍2楊寶雯3李民3趙維國1張杰4
1.扎蘭屯市農技推廣中心;2.內蒙古農業廣播電視學校扎蘭屯分校;3.扎蘭屯市種子技術推廣服務站;3.扎蘭屯市綠色食品辦公室
扎蘭屯市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的一個縣級市,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呼倫貝爾市南端的大興安嶺東麓。地貌以山地、丘陵為主。屬于中溫帶大陸性半濕潤氣候區,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2.4℃,年均降水量480.3毫米,無霜期年均123天。背倚大興安嶺原始森林,無大型工業污染源,是一片天然綠色凈土。這里土層深厚,土質良好,耕層有機質含量3%~5%,具有種植馬鈴薯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馬鈴薯覆膜栽培技術,不僅填補了扎蘭屯市春夏之交沒有新鮮馬鈴薯的空白,減少了蔬菜淡季外調馬鈴薯的麻煩,而且為馬鈴薯早產、高產栽培開辟了新途徑。
1.育苗時間、方法
播種時間以當地氣候定。扎蘭屯市無霜期短,一般在3月末4月初開始育苗,采用中型拱棚育苗,育苗土為面沙土,將種薯切成15~20克,每塊帶芽眼1~2個,用草木灰拌種。
2.苗床的管理
苗棚選擇南北方向為宜,在棚內地面鋪一層3~4厘米厚的細面沙,然后將種薯塊擺放鋪平,芽眼朝上,而后再覆蓋3~4厘米的細面沙,用噴壺撒一層水,保持一定的溫濕度(馬鈴薯發芽的溫度15~18℃,相對濕度60%~70%。在棚內溫濕度都適宜的情況下,這時芽長1~2厘米,20天左右就可以移栽到大田內,此時是移栽的適宜時期。
1.馬鈴薯種植
應選擇地勢較高、土壤疏松、肥沃、土層深厚、不易澇的地塊。注意嚴禁選用在前茬施用過綠黃隆、豆黃隆、普施特等長殘效藥劑地塊。以小麥、玉米、谷子、雜糧茬為好,其次是大豆、高粱茬,忌用甜菜、向日葵、蔬菜等與馬鈴薯有共同病害的地塊。深松整地實行旋耕滅茬、重耙耙地、秋深翻整地、起壟施肥連續作業。
2.合理施肥
大量施用化肥是造成馬鈴薯腐爛,影響馬鈴薯品質和商品率的主要因素,同時易造成土壤板結。多施有機肥不但可改良土壤,而且能提高馬鈴薯品質。一般畝施草木灰6000千克,腐熟人畜尿糞5000千克。配合有機肥,畝施磷肥10千克,尿素5千克。施肥結合播種進行,一般種薯行施有機肥,空行施化肥。
3.適時移栽
當苗棚里的馬鈴薯芽長1~2厘米時,是移栽的適宜時期,移栽時要注意芽朝上,株距30~40厘米,覆土6~10厘米,采用雙壟覆膜方式。畝保苗3000~4000株。
1.及時引苗
當薯苗露出地面后,應在3天內及時破膜引苗,否則易造成燒尖,植株減產。一般應在無風的天氣進行,膜內沒有水滴,引苗出膜用細土壓住苗孔,既可以保苗,又可防止早春低溫凍苗。
2.灌水、追肥
覆膜馬鈴薯栽培,在管理上基本與大田相同,于苗出齊后,進行第一次澆水追肥,促使薯苗莖葉生長發棵,每畝追尿素10千克;進入花蕾期可結合澆水進行第二次追肥。如果氣溫回升的快,在中后期也可撤掉膜,及時趟地松土,降低地溫,增加結薯層,使根系膨大。
3.防治病蟲害
馬鈴薯病蟲害以病害為主。主要有環腐病、晚疫病、病毒病等。環腐病主要通過帶病種薯傳播,切刀消毒是剔除傳染途徑之一。采取運用抗病品種、田間拔除病株與選用低毒農藥防治相結合的綜合措施。再者在苗期和成株期挖除病株,集中處理。晚疫病防治一是選用抗病品種,二是選用無病種薯;三是選用64%殺毒礬400倍液,畝噴施50千克,1周1次,連噴3次。病毒病防治一是推廣脫毒品種,二是防蚜治病,注意蚜蟲防治。病毒病發病初期,用1.5%枯病靈乳油1000倍液,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防。
扎蘭屯市地膜覆蓋馬鈴薯,一般在6月下旬~7月上旬可成熟上市,它一方面填補扎蘭屯市春季缺乏新鮮蔬菜的空白,另一方面空閑的地塊還可以種植秋白菜和栽培大蔥,提高了菜地的復種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