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省鎮江市總工會 王照龍
推進鎮街區域和諧勞動關系建設全覆蓋
□ 江蘇省鎮江市總工會 王照龍
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了關于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意見,對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為進一步推動和諧勞動關系建設由企業層面向鎮、街道區域推進,近期,鎮江市總工會民主管理部對鎮江市7個轄市區的54個鎮、街道區域勞動關系現狀進行了專題調研,形成如下分析和建議——
企業數量眾多但規模企業數量較少。近幾年來,隨著全民創業熱潮的涌現,鎮、街道企業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本次調查所涉及的54個鎮、街道共有7346家企業,平均每個鎮、街道擁有企業數136家,但規模以小微企業為主,其中百人以下的小微企業達到6727家,占到所有企業數量的91.6%。
職工隊伍總量較大但分散在小微企業。鎮、街道企業用工規模不斷擴大,本次調查的7346家企業共有職工313439人,從職工人數分布來看,多分布在面廣量大的小微企業中,平均每個企業職工為43人,54個鎮、街道企業中百人以上的只有619家。
職工入會率較高但獨立建會企業數較少。隨著工會組建力度的加大,職工加入工會的比例不斷提高,313439職工中有294446人加入工會,入會率達到93.9%。依照工會法規定,25人以上企業可獨立建立工會, 7346家企業中有2589家獨立建立工會組織,所占比例為35.2%,其余25人以下小微企業一般被吸納到村(社區)聯合工會中。

江蘇省鎮江市總工會召開企業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座談會
鎮江市從2005年開始在全市開展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創建工作,通過10年的創建推進,全市各級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已超過1700家,從本次調查了解的情況看,分布在54個鎮、街道的省、市、轄市區、鎮、街道各級勞動關系和諧企業1186家,其中獲得江蘇省、鎮江市、轄市區、鎮街道四級勞動關系和諧企業的數量分別有20家、286家、556家和325家。調查顯示,在推進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創建中,鎮、街道的協調勞動關系制度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54個鎮、街道中,52個鎮、街道成立了創建勞動關系和諧企業領導小組和工作機構,51個建立了協調勞動關系三方委員會機構,52個建立了勞動保障監察和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機構,勞動關系和諧企業的創建,有效地推動了鎮、街道區域企業保障職工切身利益水平的持續改進和提高,主要體現在以下七個方面:
職工勞動合同簽訂率逐步提高。調查顯示,企業主動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的比例不斷提高,共有5436家企業與278737位職工簽訂了書面勞動合同,占企業總數的74%,簽訂勞動合同的職工數已達到88.9%的比例。
職工社會保障覆蓋面逐步提高。調查顯示,鎮、街道企業為職工辦理社會保險的比例不斷提高,其中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費五險(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的企業數量達到4625家,參加社會保險的職工總數達到233249人,占職工總數比率達到74.4%。
職工工資水平通過集體協商逐步提高。通過多年推進,職工工資調整通過集體協商方式確定的比例不斷提高,調查發現,共有2454家建會企業通過集體協商簽訂了工資集體協商協議,覆蓋面達獨立建會企業數的94.8%,其余未獨立建會的小微企業也基本被行業、區域工資集體協商協議所覆蓋,企業職工的工資水平逐步得到提高。
職工生活保障水平得到有效提高。開展困難職工幫扶活動是企業工會的一項重要職能,調查顯示,鎮街道已有1942家獨立建會企業開展困難職工幫扶工作,所占比例達到75%,在進一步提高職工的保障水平上,有988家建會企業為76275位職工辦理了互助互濟保障,每年繳納30-50元,一旦患大病、住院或發生意外傷害,最多可得到16800元的賠付,為職工增加了一道保障線。
企業民主管理制度建設逐步健全。企業實行民主管理是保障職工合法權益的有效的制度,從調查來看,已有2056家建會企業建立了職代會制度,占獨立建會企業數的79.4%,1964家建會企業建立了廠務公開制度,所占比例達到75.9%。
企業職工文化活動開展面逐步提高。開展職工業余文化活動有助于提高職工的活力,增強職工的凝聚力和工作積極性,調查顯示,共有1880家建會企業開展了各種形式的職工業余文化活動,占獨立建會企業數的72.6%。
企業勞動爭議調解組織逐步健全。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是企業內部化解勞資矛盾的有效機構,從調查看,已有2404家建會企業建立了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所占比例達到92.3%。企業勞調委在調處勞資矛盾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一些勞資矛盾不出圍墻得到妥善解決。
鎮江市鎮、街道區域企業和諧勞動關系雖然取得長足的進步,但對照中共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新要求,對照《江蘇省勞動關系和諧企業評價標準》,在職工的權益保障落實上,還存在薄弱環節,一些與職工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矛盾和問題還沒有得到完全解決,主要表現在:
企業欠薪情況依然存在,職工勞動報酬權受到侵害。從調查看,2015年共有分布在5個轄市區的10個鎮、街道的79家企業發生欠薪事件,欠薪職工總量達到6644人,所欠薪總額達8142.8萬元,人均欠薪額1.23萬元,其中揚中的2個鎮、街道的企業欠薪職工數均超過千人、欠薪額超過1000萬元,鎮江新區的1個街道欠薪額也超過了1000萬元。
企業破產歇業成批關閉,職工再就業不容忽視。經濟新常態下,企業發生破產歇業關閉的情況時有發生。調查顯示,2015年共有涉及5個轄市區的21家鎮、街道的94家企業因經營不善而導致破產、歇業關閉,4127名職工失去工作崗位,其中丹陽、丹徒等轄市區因企業破產歇業關閉涉及到的職工超過1000人,失業職工的再就業如不能妥善解決,易給他們的正常生活和社會穩定帶來不安定因素。
企業公積金覆蓋率低,職工不能享受應有的權利。相比于社會保險費“五險”繳納的較高比率,鎮、街道區域企業繳納住房公積金——“一金”的職工只有64578人,所占比率只有20.2%,其中轄市繳納率明顯低于轄區,職工公積金覆蓋面低的“瘸腿”現象,使多數職工未能享受應有的合法權益。
此外,鎮、街道企業在實現職工勞動合同應簽盡簽、社會保險費應保盡保,企業民主管理制度應建盡建實現全覆蓋上還有一定的差距,一些影響勞動關系和諧的不安定因素還在一定范圍內存在,如影響職工生命健康的安全生產事故時有發生, 2015年有7個鎮、街道的企業發生了12起重傷亡人事故。企業安排職工超時加班及未按規定支付加班費的現象依然存在,由此引發勞動爭議,職工提請鎮、街道勞動仲裁機構仲裁的案件達到11起。
上述存在的問題,一方面與當前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各地經濟發展的形勢有關,與各地所處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有關。另一方面是與當前鎮、街道企業和諧勞動關系所占比例較低、標準較低現狀有關。目前鎮、街道區域各級勞動關系和諧企業覆蓋面只占到獨立建會企業比例的45.8%,占到全部企業比例的16%。上述調查發現的問題主要存在于小微企業中,成為和諧勞動關系建設的薄弱環節,需要靠開展鎮、街道區域整體創建來帶動。同時已經達標的勞動關系和諧企業以低層次的居多。如在達標的1186家各級勞動關系和諧企業中,達到轄市區和鎮、街道較低標準的有881家,所占比例達四分之三,這部分企業職工的各項權益保障水平還不高,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因此,需要通過鎮、街道區域整體創建來進一步提升質效,從而實現鎮、街道區域企業和諧勞動關系水平得到整體提高,促進企業穩定發展、職工合法權益得到充分保障。
鎮江市的和諧勞動關系創建工作在新形勢、新要求下有必要在工作思路上實現三個轉變:一是創建活動由推進百人以上規模企業為主轉變為與小微企業創建兩手同時抓,使和諧勞動關系建設覆蓋到盡可能多的企業;二是創建活動由推進企業開展為主轉變為與鎮、街道區域整體開展兩手同時抓,使和諧勞動關系建設惠及到盡可能多的職工;三是由推進企業和諧達標為主轉變為與鎮、街道區域整體達標兩手同時抓,使和諧勞動關系建設由點上開花發展到面上全覆蓋。
進一步加強領導,突出黨政主導的創建格局。構建區域和諧勞動關系,要按照中央“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企業和職工參與、法治保障”的要求形成良好的工作格局。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統攬全局,加強對構建區域和諧勞動關系工作的領導,健全完善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領導機制,把構建區域和諧勞動關系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政府目標責任考核體系,抓好總體部署,制定具體實施意見,強化激勵約束機制,落實職能部門責任,推進區域和諧勞動關系建設全面開展。
進一步創新載體,開展勞動關系和諧鎮、街道創建。在鎮江市前幾年開展和諧勞動關系工業園區建設的基礎上,擴大區域和諧勞動關系建設的范圍,從工業園區延伸到鎮、街道,覆蓋區域內的小微企業,推進“勞動關系和諧鎮、街道”創建工作與勞動關系和諧工業園區同步開展,相互促進,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創建格局。二是研究制定鎮江市勞動關系和諧鎮、街道達標標準,圍繞保障職工合法權益的重點內容,確定區域創建達標具體內容和分值,既全面反映勞動關系各項工作內容,又有所側重,突出解決存在的主要問題,既具體明確,又簡便易行,便于操作。三是實施勞動關系和諧鎮、街道達標認證,對參加和諧勞動關系創建的鎮、街道,定期進行評價,評價結果納入對鎮、街道年度綜合績效考核目標中,對達到合格、示范標準的鎮、街道由上級給予命名表彰。
進一步形成合力,著力解決存在的主要問題。推進鎮、街道區域和諧勞動關系建設,各級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創建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要圍繞各自職責,明確責任,分工協作。一是人力資源保障部門要建立源頭治理欠薪的長效機制,開展專項行動,不斷提高職工勞動合同簽訂率,社會保險覆蓋面,提高職工的保障水平。二是工會組織要加大企業獨立建立工會組建率,發揮企業、村社區(聯合)職代會作用,通過區域、行業、企業集體協商,不斷提升集體協商的質效,依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三是企業家協會、工商聯要引導企業依法經營,加快轉型升級步伐,不斷提升企業競爭力,為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創造物質條件。四是公積金管理部門要積極推進公積金擴面征繳,逐步擴大公積金制度的覆蓋面。五是安全生產監管部門要積極推進企業實現安全生產,努力降低事故發生率,保障職工生命健康權。
進一步加大宣傳,營造全社會廣泛關注的氛圍。開展區域和諧勞動關系建設是一項推動區域勞動關系和諧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創新性工作,需要加大對活動的輿論宣傳,擴大活動的社會影響。要對創建活動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的宣傳報道,提高全社會的認同度、參與度和支持度,對開展創建活動的典型進行宣傳,形成典型引路的示范帶動作用,總結推廣創建活動的好經驗、好做法,引導各地形成比學趕幫超的良好創建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