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劍冰
摘要:群眾文化是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陣地,也是社會主義國民文化建設的基礎。文章從群眾文化的內涵入手,闡述了群眾文化活動持續開展的意義和作用,并就如何拓寬群眾文化持續傳播新途徑提出了建設性的建議,以期能為新時期的群眾文化建設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群眾 文化活動 開展 新途徑
群眾文化活動指群眾為主體、以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為目的、由群眾自我參與、自我娛樂、自我開發的社會文化活動。十八大報告提出了“積極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引導群眾在文化建設中自我表現、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要求,這給新時期的群眾文化活動建設指明了新的方向,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深刻理解群眾文化活動的長遠意義,探索群眾文化活動新路徑,也成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關注的重要話題。
1群眾文化活動持續開展的重要意義
群眾文化是面向全體大眾的一種文化形式,群眾文化活動建設的目的是:通過形式多樣的文化實踐活動,提高群眾的身心健康和綜合素質,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促進社會和諧進步;通過群眾文化活動傳播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許多群眾文化如端午賽龍舟、元宵燈會等,都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跨時空的魅力。通過這些聲勢浩大、影響深遠的群眾文化提高民眾文化修養,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對于國民經濟發展和小康社會全面推進來說,有著重要意義。十八大以來,黨和政府更加重視群眾文化建設。利用群眾文化的大眾化、廣泛性特點,在群眾文化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道德文明教育,可以提高整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以群眾文化為載體,弘揚社會主義時代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和諧發展的根本要求,也是滿足各族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選擇。
2群眾文化活動持續開展的新途徑
2.1以人為本,了解群眾喜好
群眾是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和推動者,群眾喜愛、群眾熱愛是群眾文化活動得以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在群眾文化建設和管理中,我們不但要摸清群眾口味,了解群眾喜好,還要結合群眾文化喜好制定文化建設長遠計劃,為群眾文化活動持續開展打好堅實的基礎。只有這樣,才能為群眾文化活動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這就要求地方文化站、文化市場執法部門、社區信息單位、地方文化部門首先做好群眾文化活動調查研究工作,通過收集第一手資料、問卷調查、資料查閱等,了解群眾文化口味,做到心中有數。其次,制定文化建設與指導規劃,并積極發揮居民小組、社會信息員、各類業余文化活動小組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作用,由他們輔助做好群眾文化宣傳工作。再次,積極學習各種成熟的、群眾基礎廣泛的文化活動建設與推廣經驗,認真思考、總結以往群眾文化活動開展方法和經驗,結合社會發展現狀,以滿足群眾文化需求為目的,不斷豐富群眾文化活動的內涵和意義,使群眾文化更具生命力。
2.2突出地方文化特色
結合地方文化特色和文化傳統,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形式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是提高群眾文化建設水平的可行之路。許多群眾文化活動如安塞腰鼓、東北二人轉等,之所以群眾基礎廣泛、長久不衰,就是因為它們植根于地方文化土壤,與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密切相連。在社會主義新時期,要想促進群眾文化活動的可持續發展,地方文化部門和文化單位也要結合地方文化特色,將地方文化建設人力、物力和財力適當向地方文化品牌傾斜,挖掘、提煉、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打造獨具民俗風情的民俗文化品牌,并做好重點文化項目的發展安排、示范建設和開展部署工作,以滿足群眾求樂、求知、求美需求。如許多地方都有著悠久剪紙、風箏、戲劇文化傳統,地方文化部門可結合民間藝術形式,開展各類文化培訓班,做好文化宣傳和服務工作,以更好地傳承和發展優秀民間文化傳統。與此同時,文化工作者要秉承發展理念,對群眾喜聞樂見的、地方深受歡迎的群眾文化活動進行發展創新,創新群眾文化活動的中心內容和傳播形式,賦予地方文化活動更加積極的教育、教化和娛樂功能,定期開展那地方性的群眾文化活動,推動群眾文化活動不斷邁上新的發展臺階。
3創新文化活動發展和傳播載體
文化載體是群眾文化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空間,沒有載體,也就沒有了文化,也談不上文化繁榮。在群眾文化消費需求日益多元化的情況下,群眾文化活動也要創新發展載體,以拓寬群眾文化發展空間。群眾文化活動載體有:地方群眾文化活動,地方校園校園文化、社區、企事業單位文化活動和文化平臺,如校園圖書館、地方文化站等,都屬于地方文化活動硬件平臺;地方文化基礎設施與服務活動,如地方文化站、社區書屋、文化公園、居民劇場等,這些地方都可以為群眾文化活動開展提供場地。此外,在自媒體時代,群眾文化活動載體也要走信息化、多媒體發展道路,積極利用地方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媒介渠道來進行文化傳播和組織。如文化部門和執法單位可以通過微博、微信、QQ群等傳播地方最新文化資訊,并利用自媒體平臺進行文化建設意見收集、文化活動組織和管理工作。這不僅可以提高群眾文化活動組織、宣傳和管理效率,還能提高地方文化建設的現代化水平。
綜上所述,發展和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文化管理部門、文化工作者只有深刻理解群眾文化的內涵,提高群眾文化組織和管理水平,創新文化載體,才能更好地推動群眾文化建設與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昱艷.群眾文化活動持續開展的新途徑[J].四川戲劇,2011,01:138-139.
[2]陳偉強.新時期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有效途徑探討[J].新校園(閱讀),2015,07:190-191.
[3]胡元月.關于基層群眾文化的建設與發展問題探討[J].大眾文藝,2014,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