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革云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國教育事業也取得了較快的發展,近年來,我國基礎教育高中階段學生規模日益擴大,通過單獨招生政策可以為更多的學生提供進入高職院校深造、學習的機會,推進我國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然而,近年來的高職院校單獨招生工作并非一帆風順,在高職院校單獨招生工作中存在著諸多問題,本文就我國高職院校招生政策的發展趨勢進行了簡要的分析探討,對單獨招生的定義、生源特點和培養途徑做了詳細的介紹,就高職院校單招生中存在的問題做了進一步的敘述,并就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提出了幾點措施。
[關鍵詞]高職院校;單獨招生;文化素質;職業技能
高職單招是全國普通高校考試招生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中畢業生的重要選擇之一,為了進一步提高我國高職院校的辦學質量,提高生源質量,建立和完善多樣化的選拔錄取機制,促進我國教育事業健康穩定發展,在2007至2015年,單獨招生在全國高職院校得到了廣泛的推廣,然而,經過這些年的發展,高職院校的單獨招生工作面臨著諸多的問題,首先,在考試的內容和形式上沒有體現出單獨招生的特點,仍然以“一把尺子”來衡量學生,他們并不重視考生的專業技能、心理素質、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單獨招生筆試內容的設置和考試程序不夠科學和嚴謹,有些院校沒有建立合理透明的綜合素質測評系統,無法實現對學生標準化、專業化和規范化的綜合考評和管理,不利于學院的生源發展。還有就是單獨招生存在的公平、公正性問題,很多院校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測評都是根據老師的評語、學生本人的自薦信、獲得的獎項和工作證明等材料,沒有科學的指標來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測評,僅憑主考官的主管評價,這樣就導致了單獨招生工作的不公平和不公正性。這些問題需要通過不斷的實踐管理和總結才能更好的實施院校的單招生工作,解決高職院校單獨招生中存在的諸多問題。
一、單招生的定義和生源特點
為進一步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高職教育體系和高教多元化選拔機制,教育部積極探索,引導高中畢業生和中職畢業生合理流向優質高職院校,提升高職院校生源質量。在每年高考前,高職院校自主命題、考試、評卷、劃定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確定錄取名單,直接報省教育考試院核準備案錄取。這種招生形式就叫做高職院校“單獨招生”。單獨招生的招生模式拋棄了高考“一考定終生”的理念,目前我國單獨招生的考核方式主要有“文化基礎考試+綜合素質測試”模式、“校考+高考降分錄取”模式和“技能大賽獲獎者免試直接升學”。就單招生的生源特點來看,我國單招生成績比統招生差,但單招生在進入學校后比統招生表現得更為活躍,更愿意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級各類社會團體活動。由于單招生在高中或者中職上學時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自制力相對來說比較差。需要教師更多的引導。單招生其本身的素質和特點,更適合培養真正地面向企業生產第一線從事施工、制造、運行、檢測與維護等工作,完全符合我國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這也是我國單招生培養目標的特殊性。
二、我國高職院校單獨招生中存在的問題
(一)宣傳不到位,家長無法理解和認可單獨招生政策
我國高職院校的單獨招生政策出臺相對比較晚,這種單獨招生政策模式在很多院校沒有進行深入的宣傳,致使家長對該政策不完全認同和接受,阻礙了學校的生源。此外,家長對單獨招生的具體報考條件存在錯誤的理解,很多考生錯過了單獨招生的填報志愿時間,無法參加考試,也阻礙了考生的入學選擇。
(二)單獨招生的推行成本較高
單獨招生工作需要嚴格的按照普通高考的標準來進行命題、評卷和錄取,為了確保錄取工作的公平公正,教育部、紀委和保衛部等部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理和財力,此外,招生工作的宣傳、考試地點的選擇等方面也需要額外的花費,增加了高職院校單獨招生工作的成本,也影響了高職院校開展單獨招生工作的積極性。
(三)生源范圍政策有待落實,錄取模式有待創新
教育部有關文件指出:今年參加高職單獨招生生源范圍擴大到高考的應、往屆畢業生,或具有相當于高中學歷的中專、中職、中技畢業生,具有高中學歷的復轉軍人也可報考。但絕大多數院校單獨招生只針對當年取得高考資格的考生,生源范圍政策執行不到位。只要經過培養且培養對象是企業用得上、留得住、能為企業和社會做貢獻的技能人才,就不必像本科招生錄取程序那樣。
三、改進我國高職院校單獨招生問題的具體措施
(一)加強單獨招生的宣傳工作
針對以上我國高職院校單獨招生存在的問題,需要對相關的單獨招生政策加大宣傳,讓考生家長能夠認可單獨招生的用意,了解單獨招生的定義和好處,對學院的相關專業、技能培養和學生就業情況向家長進行介紹,通常這種宣傳工作盡量提早準備,相關政策文件下發越晚越不利于單獨招生工作的開展,要讓更多的家長閱讀相關的文件,提前做好單獨招生的申報計劃,指出單獨招生和普通高職招生的區別,讓考生和家長清楚相關的概念,做到自覺填報志愿,從而擴大生源。高職院校也只有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出過硬的專業人才,才能吸引更多的考生積極踴躍的報考。
(二)節約單獨招生考試成本
為了節約單獨招生的成本,減輕國家和各高職院校的負擔,各高職院校在堅持往年電話咨詢、張貼標語等宣傳模式的基礎上,還要采取現代化的宣傳辦法,例如,結合考生的特點,開通微博、微信、QQ群、網上答疑平臺等多種新興媒體宣傳途徑,這樣會吸引更多考生的注意力,使更多的考生關注并了解單獨招生的模式,積極報考。同時,各高職院校還要爭取省教育廳及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讓教育廳和相關部門出臺相關政策保證單獨招生的順利進行。
(三)招考錄取模式需要改革和創新
改革與創新的思路應當是以考為主,過渡到考評結合,以評為主。以智力測驗和學生學科成績考核為重點的考試模式;以對學生實踐能力、操作能力、專業傾向等多種素質考核為主的考試模式。首先,可以組成招考聯盟,建立統一的筆試試題庫,招生專業按專業歸類,建立考核學生實踐操作能力、職業傾向的專業類試題庫。考核時,在試題庫中抽題,可以解決單個院校單打獨斗的成本高問題和考核公平問題。其次,由教育廳帶頭,在各類高校及企業參與下,制定社會認可的考試評價指標體系。對口的中職學校的課程內容要與高職銜接,明確中、高等職業教育的各個專業在職業知識、技能和能力上應達到的標準和程度,使得中、高職教育的課程體系形成系統性和連貫性。最后,實行高職單獨招生注冊入校制。近年來江蘇、福建等省高職已經實行了注冊入校,雖然實施的具體措施和步驟還不完善,卻促進了高職單獨招生的改革工作。
此外,高職單招應采取“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為主的評價方式,考生要參加文化素質和職業技能兩部分測試。文化素質測試部分主要涵蓋中學所學的語文、數學、英語、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以及信息技術等學科的基礎知識。普通文理科考生,在報考院校指定的地點參加考試。對口高職考生,由單招院校根據報名情況,按照相對集中、就近參考的原則,安排在相應區縣考點參加考試。職業技能測試部分由各單招院校自主開展,主要考查專業潛能、職業傾向及專業實踐動手能力,還可考查考生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知識兩門高中技術學科掌握情況。
綜上所述,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對我國的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在人才的選拔和培養方面更加多樣化和專業化,針對本文所提到的高職院校單獨招生問題,還需要我們結合日常的實踐工作做進一步的分析,通過對社會的需要和學生的實際能力做綜合的調整,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平穩發展。
參考文獻:
[1] 羅愛云.湖南省高職院校單獨招生現狀與對策研究[J].電子世界,2014,(3):219-220.
[2] 李軍喜,蘇志東,史小英.高職院校單獨招生問題的瓶頸及對策研究[J].2011,(5):4-7.
[3] 雷引周,楊衛軍.高職院校單獨招生現狀研究———以陜西省為例[J].價值工程,2011,(2):238-239.
[4] 戴誠斌.高職院校自主招生的現狀與對策[J].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4):27-29.
[5] 樊本富.高職自主招生:敢問路在何方[J].教育與職業,2009,(10):44-47.
[6] 王文濤.高職院校單獨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09,(8):86-87.
(責任編輯 陳始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