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盛,季 延,白仲廉
(巴音郭楞職業技術學院,新疆 庫爾勒 834100)
新疆區域現代紡織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的探索
丁 盛,季 延,白仲廉
(巴音郭楞職業技術學院,新疆 庫爾勒 834100)
在新疆紡織產業鏈短,紡織產業以棉紡企業為主的背景下,現代紡織技術專業課程體系主要依據棉紡企業需求進行構建。本文在遵守課程體系構建原則的基礎上,分析出企業典型工作任務,轉化成學習領域,提煉出專業核心課程,并按照職業發展規律和學生認知規律設計課程體系。
新疆;現代紡織技術專業;課程體系
現代高職教育培養的是高端技能應用型人才,要求學生在具備最基本的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還應掌握本專業對應崗位工作的職業素養,其中著重強調專業技能和職業發展能力。在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談會提出促進百萬人口就業重大戰略后,紡織服裝行業成為解決就業問題的重要突破口被提上發展議程。高職教育如何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如何培養紡織服裝類專業高端技能應用型人才,還需職業教育者不斷探索與研究。本文根據新疆紡織行業特點,探索了現代紡織技術專業的課程體系構建過程與發展方向。
(一)新疆紡織行業背景
紡織行業隨著援疆政策的逐步實施,受到關注和支持的力度越來越大,并以自身高產、高質量棉花資源優勢吸引了眾多內地大型紡織企業。隨著富麗達、利泰絲路、溢達、雅戈爾、華孚等企業的入駐和帶動,新疆紡織行業已逐漸形成規模,并迅速翻倍壯大。由于新疆水質、地理位置等問題造成紡織行業產業鏈一直徘徊在底端,人才需求也多局限于大量的普通擋車工,這些新疆特點未能給企業帶來更多的利益,逐漸形成了當地政府既重視又不重視的局面。
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談會后,國家明確提出了要完善紡織服裝產業鏈的發展目標,新一輪援疆工作圍繞人才、教育和就業三個領域展開。為解決南疆100萬人口就業問題,新疆選擇以發展紡織服裝產業為突破口,紡織服裝產業跨越發展的機遇又要來臨,特別是新疆庫爾勒市將在2020年建成全國中西部最大的紡織服裝城,以完善的產業鏈和巨大的規模傲視全疆,奠定了新疆“三城七園一中心”的新格局,為紡織專業快速發展帶來了曙光。
(二)新疆現代紡織技術專業設置背景
目前,設置現代紡織技術高職專業的院校共有五所,分別是新疆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石河子職業技術學院、阿克蘇職業技術學院、巴音郭楞職業技術學院和新疆應用職業技術學院,今后開設本專業的高職院校還會繼續增加。這些院校中,擁有較好校內實訓條件的學院只有新疆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其他院校實訓設備相對較少,或者實訓室正在建設過程中,還不能滿足高端技能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要求。但在新疆自治區各級政府的支持下,各院校都在積極創建校內紡織服裝實訓基地和深化校企合作等工作。目前,開設現代紡織技術專業的各新疆高職院校都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對課程體系進行探索、構建與調整,但要真正構建出適合于新疆紡織產業特點的課程體系,還需我們教育者繼續探索。
(一)課程設置專業能力緊扣崗位能力
崗位能力就是我們培養人才的目標,它的人才質量需求體現在專業能力上,這就要求我們在進行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的過程中,每門課程都要來源于崗位能力的質量需求,培養過程中以培養崗位能力為直接目的。核心崗位能力對應的培養課程就是專業核心課程。
(二)以就業為導向設置專業方向
專業設置來源于就業需求,在就業需求旺盛的情況下才有設置本專業的必要性。
(三)職業素養的培養
紡織企業需求的人才,不僅要擁有較高的專業技能,還要擁有較高的、更廣泛的職業素養,例如政治立場、職業道德、發展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作為傳統媒體的代表,報紙行業具有一定的發展優勢,在報紙編輯創新的過程中,要注重自身優勢的利用。對于報紙刊物來講,在編輯新聞稿件時,明確的主體、清晰的條理、精練的語言、科學的結論缺一不可,必須保證新聞內容的真實性、實效性、權威性和價值性。與新媒體編輯相比,報紙編輯具有較強的文字功底,在生產新聞時,要保證言論的精辟,并對新聞信息進行深入分析,將整個新聞事件呈現給公眾,利用報紙刊物的媒體公信力,擴大報紙新聞的影響力,以便更好地應對新媒體的沖擊。
課程體系直接反映了人才培養目標,應按照“典型產品為載體、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思路進行設計,做到理論知識適度夠用,突出實踐能力訓練,注重職業素養的培養。
從調研分析可知,現代紡織技術專業設置的目標應是:為新疆地區的紡織生產類、紡織品檢測類和紡織品貿易類等企業與機構培養從事紡織生產技術和管理、紡織原料與產品檢測、紡織品貿易、紡織品設計等工作的高端技能應用型人才。
(一)典型工作任務的提煉
通過企業調研、畢業生跟蹤和實踐專家座談會等方式,確定目前新疆紡織產業所急需的工作崗位,分析出崗位職責及任務要求,以此提煉出各崗位必須具備的核心能力和典型工作任務。主要核心能力有:棉花檢測能力、紡織半成品及成品的檢測與質量控制能力、工藝設計能力、紡織設備管理與維護能力、紡織品營銷與外貿能力。主要典型工作任務有:原料與產品檢測、紡織生產運轉操作管理、紡織機電技術應用及紡織生產現場管理等。
(二)專業核心課程的確定
通過專業調研及召開實踐專家訪談會,分析提煉出本專業典型工作任務,轉化成與核心崗位技術相應的學習領域(專業核心課程),這些課程緊貼當前新疆市場需求、企業生產和崗位要求。專業核心課程有紡織材料檢測、紡紗工藝設計與實施、紡紗生產質量控制、紡織設備維護與管理及紡織企業生產管理。
(一)專業課程體系的形成與實施
將典型工作任務轉化為行動領域,最終形成專業課程體系。課程體系應該按照企業工作人員的職業發展規律進行系統設計,按照學生學習認知規律,由易到難進行課程授課時間排列,形成具有一定層次結構的體系。

圖1 現代紡織技術專業課體系形成圖
上圖是設計出的現代紡織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形成圖,該圖依據新疆目前紡織產業鏈不完善且多為紡紗企業等特點來設計。按照職業能力要求,由易到難排列出工作領域的典型工作任務,轉化出專業課程,并提煉出專業核心課程(上圖顏色加重方框為專業核心課程),最終形成現代紡織技術專業課體系。該專業課體系的專業課程排列順序符合職業能力逐漸增強和學習難度逐漸增加的設計要求,符合學生的學習認知規律,也體現了新疆的區域特點。
在課程體系實施過程中,應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密切結合,增加實踐教學比例,采用任務驅動、項目教學、行動導向等教學方法進行整體課程設計和單元課程設計,讓學生在實踐中準備理論知識,鍛煉專業技能,提升職業素養。在校內實訓條件不能滿足的條件下,要充分利用企業車間真實的教學資源,使學生熟悉真實的工作環境,實現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另外,在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同時,應更加注重學生團結協作精神、創新發展能力等職業素養的培養,使所掌握的知識、技能真正與實踐結合起來,真正成為具有發展能力的職業人。
(二)整體課程體系的構建
課程體系應按照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對高職教育的要求進行構建,將課程分為公共基礎課、專業課與專業實踐課三大部分。在公共基礎課設置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是由新疆自身特點決定的,思政課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實現思想認識的正確與統一,要求每一位學生對新疆歷史、新疆民族史和新疆宗教史應有正確的認知。在專業課設置中,按照工作領域中的地位可細化分為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和專業拓展課三部分。在新疆區域內,紡織產業主要集中在產業鏈的前端,以棉花加工、紡紗和毛紡為主。因此,現階段的專業核心課程應側重紡紗技術這一領域,專業拓展課程應兼顧毛紡、針織、貿易、棉花檢驗與加工等方面的課程,專業基礎課應考慮學生生源特點,有針對性地開設一年預科和紡織漢語課程。
由于新疆棉花價格較高,一般采用純棉和傳統舊設備的棉紡企業都入不敷出,即使采用新設備、新技術的企業,所得利益也非常低,因此,新疆生產純棉的紡織企業大都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狀態,很難快速發展。這種現狀造成今后會有更多的紡紗企業會生產純黏膠紗線或生產棉花與黏膠纖維等化學纖維的混紡紗,這種工藝也將是今后課程中著重增加的內容。
在國家對新疆紡織產業大力支持的背景下,新疆紡織產業鏈將逐步完善,機織、針織、印染等中末端產業規模也將快速擴大,對高端技能應用型人才的需求也會逐年增加。因此,機織工藝設計與實施、織物組織分析與設計、針織產品設計等專業基礎性課程也會變成現代紡織技術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
綜上所述,現代紡織技術專業課程體系要緊緊圍繞新疆區域經濟發展水平與需求來構建,不斷深化校企合作,明確人才培養目標,不斷探索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對專業課程體系及課程內容進行改革,以保證培養出真正具有良好職業素養和較強專業技能的紡織人才,為新疆紡織產業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服務。

圖2 現代紡織技術專業課程體系
[1]陳瑋,胡穎梅.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的紡織類高職課程體系建構[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4(2).
[2]全瓊瑛.現代紡織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研究[J].職業,2012(2).
[3]李曉英.高職現代紡織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的探究[J].濱州職業學院學報,2011(11).
G642
A
1673-0046(2016)12-01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