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亞洪
(作者單位:云南省普洱市廣播電視轉播臺)
?
“戶戶通”工程建設過程中的相關問題思考
史亞洪
(作者單位:云南省普洱市廣播電視轉播臺)
摘 要:本文對“戶戶通”工程進行了綜合性闡述,分析“戶戶通”工程在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希望能對未來我國“戶戶通”工程建設有所幫助。
關鍵詞:戶戶通;問題;解決方法
“戶戶通”工程是貫徹黨中央領導指示精神,為解決廣大農村地區群眾長期無法收聽收看廣播電視問題,經中宣部批準,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組織實施的直播衛星廣播電視服務[1]。直播衛星“戶戶通”具備低成本、高速度的特征,從根本上解決了我國農村家庭看電視難的問題。“戶戶通”工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成果之一,它不僅推動了城鄉廣播電視公共服務均等化建設,也為縮小城鄉差距帶來了巨大貢獻。
2.1 地方領導對“戶戶通”工程建設的認識度較低
一些地方政府官員官本位思想較為嚴重,沒有將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作為出發點,而是基于政績和政府利益考慮,將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投放到工期短、見效快的面子工程,對“戶戶通”工程這樣投資周期長、見效速度慢的公共產品關注度明顯不足[2]。“戶戶通”是重要的公共服務設施,它的發展既要社會各界的重視和支持,更離不開政府各級部門的配合。各級部門應充分認識到“戶戶通”的公益性,以促進農村“戶戶通”的發展。
2.2 管理制度存在漏洞
管理制度不健全是造成“戶戶通”工程建設進展緩慢的主要原因,具體體現在以下2點。一是投資主體混亂。部分鄉鎮的戶戶通基站投資既有地方鎮府出資,也有個人出資,這就對電視站的經營、運行和管理造成了阻礙。同時,一些地方政府在未明確產權關系的前提下吸引民間資金投入,造成投資主體不一,容易引起產權糾紛問題。二是管理人員間綜合素質差距較大。一方面,鄉鎮廣播員沒有集中管理,造成大部分鄉鎮廣播員沒有機會參與廣播電視站的管理。另一方面,電視站的實際投資者多來源于社會,他們對廣播電視的相關政策及專業技術知識嚴重不足,造成鄉鎮電視站缺乏統一的管理規范,最終導致服務態度、服務質量、技術指標等不合格的現象頻繁發生。
2.3 技術覆蓋方案不合理
設備選擇和維護是順利開展“戶戶通”工程建設的必要保障。技術問題也是“戶戶通”工程建設中的突出問題。目前,廣播電視信號覆蓋主要有無線、有線、數字微波和衛星接收等,然而哪類地形或經濟發展水平適合選用何種覆蓋方式尚未形成科學依據。在“戶戶通”工程建設中,經常出現考慮了地形問題,但經濟條件不支持或考慮了經濟問題,但實際效果難以令人滿意的現象。同時,地方政府過于在乎硬件設施投入,卻忽視了后續維護工作。部分地區在建設中沒有考慮到未來高質量覆蓋需求,造成大量資金浪費,致使“戶戶通”工程后續建設乏力[3]。
3.1 政府方面加強宏觀調控
各地政府應盡快制定符合“戶戶通”工程建設需要的指導文件,明確電視站的管理和運營主體,并成立相關部門全權負責“戶戶通”工程建設。將戶戶通工程建設情況納入各地方政府工作績效考核中,防止地方政府將過多資金投入到“面子工程”,而忽視了社會民生工程建設。地方政府應重視“戶戶通”工程建設。通過深入分析“戶戶通”工程建設的實際情況,讓地方政府領導從思想上認識到,“戶戶通”是解決“三農”問題、縮小城鄉差距、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工程。
3.2 開展多種方式進行籌資
對于“戶戶通”工程建設資金不足問題,可以通過開展多種渠道的籌資途徑予以解決,具體可以參照企業的籌資方式。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籌資方式主要包括2種:第一是內源籌資,即將企業的留存收益與折舊專戶為投資,由于內源籌資不會對企業現金流量造成影響,因此具有成本低、自主性強、抗風險性強等特點;第二是外源籌資,即將其他經濟主體的儲蓄轉化為企業投資。外源籌資主要有直接投資、發行債券,外源籌資可進一步細化為直接籌資與間接籌資兩種方式。
3.3 完善技術方案
突破過去行政區域管理,根據不同地區的地貌特點,選擇適合的技術覆蓋方案。一是高原、盆底、平原地形可采用無線覆蓋、有線傳輸和衛星覆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大面積覆蓋。二是山地地形可采用無線發射方式進行大面積覆蓋。三是高原和山地的過渡地帶可采用多路微波分配系統或小公里多頻道無線發射技術進行補點式覆蓋。四是山地或丘陵地區可采用有線電視光纜、數字多路微波分配系統、無線覆蓋、衛星接收小前段相結合的覆蓋方式。
“戶戶通”的建設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在建設過程中,政府應充分總結過去的建設經驗,并制定科學的實施方案和管理制度,讓“戶戶通”充分發揮作用,從而為農村居民提供切實、可靠的服務。
參考文獻:
[1]余曉忠.新疆“戶戶通”工程建設中幾個問題的思考[J].西部廣播電視,2015(12).
[2]邢海敏.直播衛星“戶戶通”及推廣實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3).
[3]梁忠.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的建設發展及管理問題[J].科技風,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