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聰莉
(作者單位:鎮巴縣電視臺)
?
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思考
田聰莉
(作者單位:鎮巴縣電視臺)
摘 要:當前,提升國民素質引起了國家重視。伴隨著國民素質的逐漸提升,大多數人的思維模式和價值取向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因而對電視新聞編輯的要求也大大提升。但目前,我國電視新聞編輯還存在很多不足,暫時還沒有獲得國民青睞。因此,我國必須注重培養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從而使電視新聞編輯跟上時代發展步伐。
關鍵詞:電視新聞;編輯創新;思考
隨著社會的發展,信息傳播的方式不斷發生變化,觀眾的心理也隨之產生了很大變化。傳統的電視新聞模式已不能完全滿足觀眾的需求。新穎的電視新聞節目都是電視新聞編輯創新能力的表現。但是,當前的電視新聞編輯還存在思想陳舊,內容老套,形式單一等問題。
1.1 電視新聞內容空泛
電視新聞節目內容大多枯燥空泛,導致觀眾覺得電視新聞無趣,自然對電視新聞的關注度下降。同時,大部分電視新聞節目還采用傳統方式,新聞內容以播報方式傳播,話語僵硬、表情單一,讓觀眾感覺味同嚼蠟、千篇一律。
1.2 自主創新意識不強,模仿現象嚴重
當前,電視新聞內容的布置非常不合理。電視新聞播報方式老套,未靈活運用各種有效方式來吸引觀眾,從而導致電視新聞丟失了大量觀眾。這主要是由于電視新聞編輯自主創新意識非常薄弱,模仿現象十分嚴重。比如,一檔電視新聞節目得到了觀眾青睞,馬上就會招來眾多電視新聞節目對該編輯模式進行模仿。這樣做的結果是在短時間內吸引觀眾注意力,時間一長就會讓觀眾產生視覺疲勞,導致電視新聞節目喪失吸引力,倘若不能及時創新,將會造成電視新聞行業整體收視率下降。這種盲目跟風的電視新聞編輯現象,不僅導致電視新聞編輯工作人員無法保證自身工作質量,而且電視新聞編輯能力也未得到相應提高,對于電視新聞的傳播十分不利。
1.3 電視新聞節目時效性相對較差
保證新聞傳播的真實性和時效性是電視新聞的關鍵,目的是讓廣大觀眾在第一時間了解知道新聞事件的相關信息。即使是一件很普通的新聞事件,電視新聞編輯人員也應努力確定新聞事件的播報點。然而,對電視新聞節目進行調查時發現,很多新聞事件報道的時效性非常差,重復報道的情況偏多,幾乎相同的新聞事件的評判觀點,流水線形式的電視新聞節目,大大降低了觀眾的觀看興趣。
電視新聞編輯工作屬于創造性勞動,創新意識是電視新聞編輯的靈魂所在,這種本質就要求電視新聞編輯工作人員在不斷創新和探索中完善自己。可以說,創新意識不僅是電視新聞編輯的靈魂,而且是所有新聞工作人員的靈魂,是否具有創新意識是一個平庸編輯和一個優秀編輯的本質區別。從更深遠的層次來說,創新意識也是電視新聞編輯生存和發展的根本。
創新意識要體現在電視新聞編輯的每一個細節中,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2.1 組稿要有計劃
組稿是電視新聞編輯的基本工作。電視新聞編輯工作人員要理解當前國家的政策方針與形勢走勢,確定宣傳和報道的核心內容,更快更好地組織新聞稿件,為更好地編排新聞節目做好充足準備。
2.2 嚴格對稿件把關
電視新聞編輯對稿件的把關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首先把好思想政治關。看新聞稿件的內容是否與當今國家政策、路線、方針相符合,能否起到積極的輿論引導作用。其次是把好文字技術關。消除稿件中的文字差錯,一定要對文字、語句進行深層次的處理。電視新聞編輯創新意識的最基本要求就是嚴格把好這兩關。
2.3 進行編排要有目的
就像飯店中的廚師一樣,一桌好的酒席全由他把關選料、搭配、調味和掌勺。一檔高收視率的電視新聞節目則是由電視新聞編輯精心制作。對編排的巧妙布置是新聞節目吸引觀眾最重要的前提條件。這種編排要體現出電視新聞編輯人員的創新意識,體現出輿論導向,從而起到傳遞信息和教育引導的作用。
2.4 發言要有針對性
電視新聞編輯的發言十分重要。短評、編前話、編后話、本臺評論、評述等是電視新聞編輯發言的幾種常見形式。這些發言要有利于深化新聞核心內容,從而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電視新聞編輯工作人員應盡快轉變自己僵化的思維和老套的工作模式,將經驗和總結融入到實際工作中,在日常工作環節中發揮優勢,努力實現創新。創新是永無止境的,電視新聞編輯只有不斷自我超越,大膽突破思維定式,才能創造出好的作品。
參考文獻
[1]胡曉燕.新聞工作者創新能力淺議[J].新聞傳播,2002(6).
[2]劉存寬.論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J].視聽界,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