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涵李世成
(1曲阜師范大學 傳媒學院,山東 日照 276800;2日照廣播電視臺,山東 日照 276800)
新媒體背景下突發性新聞傳播的SWOT分析
李文涵1李世成2
(1曲阜師范大學 傳媒學院,山東 日照 276800;2日照廣播電視臺,山東 日照 276800)
突發性事件報道一直是我國新聞界關注和研究的重點。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新媒體在突發性新聞事件的報道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新媒體在突發性新聞事件傳播中的優勢、劣勢、機會、威脅進行深入的剖析,從而充分發揮新媒體在新聞傳播中的優勢,規避其劣勢,將更加科學真實的信息展現給受眾。
新媒體時代;新聞;突發事件;SWOT分析
(一)優勢分析(strength)
1.新媒體的傳播速度更快。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信息的時效性成為信息傳播中的關鍵。對于新聞突發事件而言,更需要在第一時間將相關信息傳遞出去。在新聞突發的第一時間,新媒體憑借光纖網絡和移動互聯網,迅速傳遞出突發事件的狀況,受眾可以在消息發布的瞬間獲得可靠信息,這是傳統媒體不可能完成的。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爆炸事件大部分受眾最早是在微博上看到的,而最早報道這一事件的傳統媒體僅有央視新聞,分別在12日深夜和13日進行了記者連線報道,最早的電視直播是央視在8月13日清晨1點11分播出的,距離首次爆炸已經過去96分鐘。天津港爆炸由網民第一時間在微博上爆出,并配有手機拍攝下的視頻資料,網民自發地進行轉發,一些網民得到消息后自發地參與到救援活動中,為救援爭取了時間。
2.新媒體的覆蓋面更廣。在突發事件的傳播中,新聞來源不再單一,并且網絡媒介消除了傳播者與受眾的界限,轉而囊括了任何有能力加入到信息傳播過程中的主體,普通大眾之間的討論構成了輿論熱點。新媒體時代下,普通大眾加入到傳播中來,信息的接收者同時也成了信息的二次傳播者,打破了傳統媒體通過專業電視媒體工作者經過層層復雜的制作程序再進行信息傳播的格局。
(二)劣勢分析(weakness)
1.新媒體的信息可信度低,信息源不可靠。雖然新媒體給新聞突發事件的傳播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但是這樣的傳播沒有特定的限制,無法甄別匿名用戶發布的謠言信息。尤其是在重大突發事件發生時,有許多人借助這個機會大量散布謠言,使得受眾接收到錯誤的信息。例如,天津港爆炸事件后,一位19歲的小女孩楊彩蘭通過微博賬號“我的心永遠屬于拜仁慕尼黑always”發布了一條虛假微博,謊稱父親在爆炸中身亡,此虛假微博發布后獲得了眾多網友的關注。此后她又發表了第二條、第三條虛假微博,許多網友紛紛捐款幫助,總計獲得捐款接近10萬元。最終經過民警調查核實,依法對其作出了相關判決。
2.缺乏專業信息傳播隊伍,傳播者的專業素質參差不齊。新媒體時代下,越來越多的普通受眾加入到傳播者的行列中,這樣的傳播沒有專業的信息傳播隊伍,對于信息的篩選、驗證、分類缺乏足夠的經驗。而傳統媒體中參與信息傳播工作的都是有足夠經驗的傳媒工作者,新媒體在這一點上與傳統媒體存在極大的差距,直接影響了新聞突發事件的科學傳播效果。
(三)機會分析(opportunity)
1.國家政策和高科技技術的支持。炙手可熱的移動互聯網和新媒體,勢必會給相關的商業開發、風險投資、技術創業以無限的遐想空間。經濟的快速發展、軟件的大量開發,以及各種高科技技術的進步,給新媒體提供了技術支持。尤其是近幾年來,國家政策對新媒體的大力扶持,以及對傳統媒體的種種限制,讓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新媒體這一行列,必將推動新媒體快速發展。
2.新媒體受眾與潛在受眾的增多。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逐漸加快,人們的空閑時間呈現出一種碎片化的趨勢。在這種碎片化的時間里,人們更加注重對個性的表達與情感的交流。而新媒體恰好滿足了受眾的這種需求,人們借助微博、微信等客戶端在短時間內快速瀏覽大量的信息,同時通過評論、轉發等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信息的轉發和分享使得受眾成了信息的二次傳播者,越來越多的受眾體驗到新媒體帶來的便利,從而加入到這一行列中。
(四)威脅分析(threat)
1.政策及法律法規不完善,監管不當。目前,新媒體缺乏嚴格的規章管理制度,造成監管不當,導致大量謠言和錯誤信息被傳播出去。普通人的力量超過了意見領袖,數量巨大的轉發量讓謠言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輿論壓力。例如,在微博傳播的過程中,網民的評論也會成為一種文本重新被傳播出去,這也是微博不同于傳統媒體的地方??偟膩碚f,突發事件在微博中的傳播規律為:發布—評論轉發—發散傳播—評論信息再傳播—引起輿論—官媒關注核實和求證—消亡。缺乏嚴格的管理制度將會給新媒體在突發事件的傳播中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
2.缺乏原創性內容。新媒體在傳播中,缺乏原創性的內容,只是千篇一律的信息復制。如果存在錯誤信息,通過大量的復制轉發,就會擴大錯誤信息的傳播范圍,進而影響人們的判斷。與傳統媒體不同的是,新媒體這種機械的復制轉發缺乏自己的觀點,使得人們的創新意識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逐漸下降。
(一)政府加強控制,建立權威的信息平臺
政府應當發揮引導作用,與手機運營商結合,建立健全新媒體運行機制,確保發出的消息準確無誤,制定新媒體傳播的相關細則,即消息何時發出、通過什么渠道發出以及發出的范圍等。同時,政府還可以借助無線網絡通路,建立數字集群化的綜合運營模式,更好地對新媒體的傳播進行監管。另外,實行手機實名制,確保手機與用戶一對一的對應關系,大大提高了傳播內容的真實性。
(二)傳播者提高自覺自律意識
由于新媒體的傳播者不具備傳統媒體工作者的專業設備與專業知識,同時缺乏一定的專業素養,因此對于信息的篩選以及發布工作缺乏準確的判斷能力,造成錯誤信息的大量傳播。提高傳播者的自覺自律意識,是一項長遠的軟性控制手段,需要傳播者自身加強相關媒體知識的學習和媒體素養的培養,增強篩選信息的能力,對于不太確定的消息避免二次傳播。同時,要求政府、媒體、個人三者相互結合、互相監督,從而加強新媒體在突發新聞事件傳播中的作用。
G206
A
1674-8883(2016)21-0085-01
李文涵,曲阜師范大學傳媒學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