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舒文
(廣西電視臺 制作部攝像科,廣西 南寧 530022)
?
淺析電視攝像中畫面構圖的特征和技巧
鄧舒文
(廣西電視臺制作部攝像科,廣西南寧530022)
摘要:電視畫面構圖具有一定的連續性,其效果在本質上是一種視覺藝術。電視構圖的畫面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但其視點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在具體的拍攝過程中,前后鏡頭操作要與內容相互協調。本文首先分析了電視攝像中畫面構圖的運動性、整體性和限定性特征,又在此基礎上從合理運用對比、關注畫面的層次感、巧妙運用線條、注意動靜結合、保持畫面的均衡等方面,探究了電視攝像中畫面構圖的技巧。希望以此促進我國電視攝像技術的不斷發展。
關鍵詞:電視攝像;構圖;特征;技巧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攝像機的使用越來越普及,在這種社會背景下,人們對電視攝像的關注也越來越多。電視畫面構圖藝術是電視攝像的重要組成元素,能夠直接反映攝像人員的技術水平。電視攝像畫面構圖其實是一種空間藝術,其實際操作者需要根據作品的主要內容,在特定的畫面空間中合理布局景物、人物,使作品主題更加突出。因此,若要提升電視節目的感染力和宣傳效果,就必須深入探究電視攝像中畫面構圖的特征,并提出更加行之有效的操作技巧。
(一)整體性特征
繪畫通常只需要考慮一幅畫面的效果,因此,在構圖時只需著眼于一幅畫面的空間布局。但電視攝像由于需要反映現實生活,因此,同行時常需要拍攝很多具有連續性的畫面,在畫面構圖時也不能只考慮單個畫面效果,而是要綜合考慮整體效果及各個畫面的關系。顯然,相較于繪畫,電視攝像構圖具有鮮明的整體性和連貫性。
(二)運動性特征
運動性是電視攝像畫面構圖的另一個重要特征,其主要表現在攝像對象的運動、攝像機的運動等方面,這二者的運動會對畫面的透視關系、視覺重點、構圖結構等產生重要影響。不同于攝影和繪畫,電視攝像需要反映和記錄運動過程。由于拍攝對象往往具有運動性,因此,電視攝像人員需要合理安排與布局整個過程畫面,以便獲得理想的構圖效果。這就要求電視攝像人員不僅要能夠準確把握構圖布局,還要對運動過程具備一定的總體掌控能力。
(三)限定性特征
限定性是電視攝像構圖最為鮮明的特征,在攝像過程中要嚴格按照4:3的比例,合理布局畫幅。除此之外,在時間上也具有一定的限定性。通常情況下,電視攝像必須在現場完成拍攝任務,而非像攝影一樣進行后期加工剪輯,或如繪畫一般進行修改、審視。
(一)合理運用對比
合理運用多樣化的造型技巧加強對比效果,可以使電視攝像構圖更富感染力。例如,可以運用藏露對比法,即將部分情節藏在畫面外,畫面中只呈現部分形態與情節。這可以設置懸念,為觀眾預留想象空間,激發觀眾的觀看興趣,并增添電視內容的趣味性。除此之外,還可以采用大小對比、影調對比和虛實對比等手段。所謂的大小對比主要是就體積方面而言,如質地和遠近。影調對比則是就攝像畫面中不同程度的影調來說的。例如,相較于明亮的影調,暗調更能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合理運用影調對比手段可以使電視攝像畫面更加凸顯主體的特點。當然,有時也可以運用光線處理手法實現這種效果。而虛實對比則是為了使主體更加清晰使用的深鏡。這種對比手段可以使電視攝像畫面在空間上更有深度感,增強影調層次,凸顯攝像主體,進而加強情節的意蘊。
(二)關注畫面的層次感
電視攝像畫面構圖的一項重要任務是突出主體,這就要求攝像人員必須科學處理主體與背景、主體與陪體、主體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合理協調色彩、光線、圖形、影調等元素,并選取合適的景別及拍攝角度。一方面,電視攝像人員要明確畫面主體,在此基礎上通過構圖配置、構圖設計等手段準確處理陪體與主體的關系,凸顯畫面結構的主次,更加有效地反映主體形象;另一方面,陪體在電視攝像畫面中能夠對主體進行補充說明。因此,應當合理運用陪體,陪襯和突出主體,展現主體的地方特色、活動區域、季節特點和時代特征,營造特寫氣氛,更加細致地刻畫人物,增強畫面的空間感與概括力。
(三)巧妙運用線條
在電視攝像畫面構圖中,攝像人員應當合理把控主體在環境與運動之間的關系,并從中掌握線條結構,進而構建畫面構圖框架,然后結合攝像對象,形成均衡、和諧的畫面。而電視攝像畫面構圖的線條主要是指物體形象之間的連接線、分界線。就其位置而言,可以將這些線條劃分為內部線條與外部線條。前者是指攝對象輪廓范圍內的線條,后者則是指能夠反映攝對象個性特點的輪廓形狀。根據形狀的差異性來看,這些線條又可以劃分為曲線與直線。后者主要包括水平線、垂直線和斜線。例如,在進行草原拍攝時,應當用水平線作為主要的構圖線條;拍攝海洋時則要采用直線作為主要構圖線條;進行樓房、跑操、軍訓拍攝時,則應當采用垂直線,以便形成修長感。而構圖時為了增強域面的踴躍感則多采用斜線。曲線是由一個點沿著固定方向移動而形成的軌跡,它具有鮮明的流動感,采用曲線可以增強域面的生動活潑感,引導畫面向縱深視線發展。
(四)注意動靜結合
靜態構圖是指電視攝像畫面的構圖結構、造型元素均未呈現明顯的變化。動態構圖則與之相反。而在電視攝像過程中則應當做到動靜結合。例如,拍攝大海和航行中的輪船時,電視攝像人員應當在遠景中放置自由飛翔的海鷗,近景中引入靜止狀態的礁石,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在動靜結合中增添畫面構圖的美感。
(五)保持畫面的均衡
電視攝像畫面構圖的均衡主要包括結構與色彩。其中色彩均衡主要是指不同色彩在面積分布上的均衡性。在畫面色彩布局上應當避免凌亂和對稱,對稱往往給人平淡無味之感,凌亂則易引起人們的厭煩心理。所以,在電視攝像畫面色彩搭配中應當運用黃金律和補白增加均衡性,注意色彩的主次之分和輕重之分,結構均衡則多利用群眾視覺來實現。
參考文獻:
[1] 楊嘉怡.電視攝像技術中的畫面構圖藝術[J].河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341-345.
[2] 劉易雯.淺談電視的攝像心得與技巧的應用[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09(4):156.
[3] 李運林,徐福蔭.電視教材編導與制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0.
[4] 李伯平.淺談電視攝像的畫面構圖[J].有線電視技術,2006(12):62-63+81.
[5] 王亮,彭瑾.電視攝像構圖的藝術性[J].現代電視技術,2008(4):110-111.
中圖分類號:J9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16)10-0155-01
作者簡介:鄧舒文(1976—),男,湖北荊州人,本科,就職于廣西電視臺制作部攝像科,研究方向:影視藝術,技術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