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瑩瑩
(蛟河市廣播電視臺,吉林 蛟河 132500)
探討電視臺新聞編輯工作如何創新以滿足群眾需求
周瑩瑩
(蛟河市廣播電視臺,吉林 蛟河 132500)
電視節目不僅要追求經濟效益,還要兼顧社會效益。隨著時代的發展,受眾對新聞的要求也逐漸提高。因此,電視臺一定要根據受眾的需求開展新聞編輯工作,樹立品牌意識,進而讓電視臺獲得更多受眾的認可,在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增強電視臺的社會效益。本文主要針對受眾需求視域下的電視臺新聞編輯創新進行研究,希望給予我國電視臺以參考和借鑒。
受眾需求;電視臺;新聞編輯創新;研究
新時代下,我國傳媒行業迅速發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電視臺想要獲得競爭優勢,一定要通過新聞編輯創新來提高自身的實力。新聞編輯屬于一項思維創造工作,其通過對新聞的組織、加工以及篩選,將信息傳播給受眾。當前,我國的社會文化逐漸呈現出多元化特征,受眾的價值取向以及社會心態也隨之改變,其思維方式和心理需求也出現了新的特征。因此,受眾對新聞編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受眾是新聞傳播流程的最后一環,是其終端。當前,互聯網技術發展迅速,受眾的心理需求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此,電視臺一定要充分了解受眾的需求,才能獲取市場競爭優勢。受眾對新聞傳播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對信息的需求,受眾收看電視節目就是想獲取感興趣的信息,進而滿足自身了解國家形勢、世界大事、新知識的需求;第二,對快捷獲取信息的需求,隨著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受眾希望自己可以第一時間獲取最新的信息;第三,對真實性的需求,受眾希望通過電視節目獲取真實的信息,同時這也是對新聞的基本要求,向受眾傳播準確真實的信息是電視臺的責任。
(一)創新新聞內容
新聞是向受眾提供信息需求的關鍵載體,因此,創新新聞內容需要從以下幾點開展:
第一,在新聞編輯過程中,一定要合理整合新聞稿件,并以此為基礎合理搭配內容。新聞內容不宜過于強硬和生硬,否則難以引發受眾的共鳴。同時,在編輯中,要不斷嘗試以及探索新形式,在內容中加入一些情感元素,進而引發受眾的情感共鳴。
第二,傳播新聞的目的是讓受眾充分了解信息內容,因此,新聞稿件要避免出現大量的書面語言以及一些生僻的用語,應盡量使用大眾化以及口語化的語言。根據社會現狀對播音稿進行創新,使其符合受眾的習慣和認知。
第三,稿件語言要態度明確、邏輯性強、思路清晰,讓受眾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信息內容。在新聞編輯過程中,還要注意添加一些親切的解說詞和會議畫面,讓新聞變得通俗易懂,贏得受眾的喜愛。電視臺還要拓展新聞源,吸納不同渠道的新聞素材和報道,關注民生以及社會熱點、焦點問題,滿足不同受眾的需求。
(二)創新新聞形式
創新是提高電視臺市場競爭力、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前提。
首先,在制作方面,要積極創新新聞形式,主要集中在對文字、圖標以及聲音的處理上,靈活運用各種元素,并且與數碼配圖、動畫和畫面等傳播符號融合在一起,提高新聞畫面的質感,提高受眾的收看興趣。
其次,在互動形式方面,要增強與受眾的互動和交流,隨著社會人權意識的加強,人們希望發出屬于自己的聲音。同時,隨著新媒體的發展,人們也有更多的渠道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因此,新聞編輯一定要利用各種有利條件,通過短信、微博、網絡平臺以及電話等多種途徑與受眾實現交流互動,提高受眾參與節目的熱情,讓受眾表達自己對新聞事件的看法。
再次,在節目形式方面,電視臺可以運用“單元式”新聞報道的形式,將新聞進行分類。例如,設置世界新聞、國家新聞、會議新聞、娛樂新聞以及社會新聞等單元。受眾可以根據需求自由選擇新聞單元,運用這種方式在給受眾帶來方便的同時,還能提高信息傳播效率。
最后,在表現形式方面,要以受眾對美、新、變的要求為創新依據,實現新聞播報多元化以及立體化才能有效抓住受眾的眼球。因此,電視臺可以通過組織報道、獨家報道、訪談、演播室以及動態新聞的形式進行創新。例如,在播報社會熱點事件的過程中,電視臺可以通過直播的方式,為受眾同步傳輸信息。在播放新聞的同時還可以通過電話連線以及微博活動的方式,吸引受眾參與到節目中,加強和受眾的交流與互動。
(三)創新新聞觀念
隨著時代的發展,受眾的思想觀念以及價值觀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因此,電視臺一定要根據受眾的實際需求創新新聞觀念。
首先,新時代下,網絡技術以及信息技術發展迅速,社會仿佛進入了一個快車時代,極強的時效性是新聞的一個重要特征。受眾希望第一時間獲取最新的新聞信息,在滿足自身好奇心的同時,也可以充分體現自身獲取信息的能力,進而獲得心理上的愉悅感、成就感以及滿足感。同時,受眾掌握了最新的新聞信息,在與人交談和溝通的過程中,也可以獲取他人的重視和尊重,當外部環境出現變化時,還可以提前做好準備工作。
其次,報紙新聞的特征決定了受眾可以隨時隨地選擇瀏覽各種信息,并且還可以自由選擇略讀、細讀或者復讀的閱讀方式,但是電視新聞稍縱即逝,受眾很難對感興趣的信息反復閱讀。因此,新聞編輯一定要將受眾習慣的閱讀方式和播放方式進行科學整合,有效處理新聞內容,明確信息的中心內容,讓新聞給受眾留下深刻的印象,令受眾快速掌握新聞內容,進而體現新聞價值。
受眾是新聞信息的最終接收者,同時也是電視臺提供服務的對象,其不僅是新聞的接收者,也是節目的檢驗者。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電視臺想要繼續健康穩定地發展下去,一定要立足于受眾以及社會現實的需求,以服務受眾為核心和目的,圍繞受眾最迫切想要了解以及最關心的話題開展新聞報道。與此同時,還要做到與時俱進、順應潮流,對新聞的觀念、形式以及內容進行研究和創新,推動新聞編輯網絡化和信息化,充分發揮自身的媒介作用,讓受眾在接收信息的同時,擴大電視臺的社會影響力,進而獲取更加長久和穩定的發展空間。
[1] 閆莉娟.從受眾需求角度看電視新聞編輯如何創新[J].新聞傳播,2015(03):83.
[2] 劉軼男.受眾需求視域下的電視臺新聞編輯創新研究[J].科技傳播,2015(02):39-40.
[3] 吳梅花.電視臺新聞編輯基于受眾需求角度的創新研究[J].新聞傳播,2014(08):13.
[4] 吳信訓,吳小坤,高紅波,王建磊,李珠,靳子亭,江凌,宋超.互聯網與傳統媒體融合趨勢研究[A].《世界傳媒產業評論》第七輯[C]. 2011:69.
G222
A
1674-8883(2016)21-0140-01